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大會在滬啟動

2018-09-11 08:57:18|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大會在滬啟動

  科技如何助力美好生活?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量子通信等前沿科學,正逐漸涉及到公眾的“衣、食、住、行”。如何讓公眾了解未來智慧生活的巨大影響,促使他們理解、接受和應用高科技?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勢在必行,而起點就是青少年。

  作為“2018全國科普日”系列聯合行動,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大會日前在復旦大學醫學院召開。大會圍繞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發展對青少年科普教育的意義、思路、方法等,邀請産、學、研各方領導和專家,通過科普講座、圓桌對話等方式,介紹人工智能背景下的科普教育發展。

  大會上,中國電子學會向上海青藝童創青少年發展中心授牌,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科普創新教育基地和全國電子信息人才能力提升工程培訓基地掛牌成立。上海青藝童創青少年發展中心還與徐匯區斜土路街道辦事處,簽署全國青少年科普創新教育基地社區共建合作的協議。上海臻展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與上海市南洋中學簽署校企合作協議。

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大會在滬啟動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幹頻,中科院院士、上海市科學副主席褚君浩,中國電子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楊晉,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小康,徐匯區科協副主席楊蓉,共同上臺,啟動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大會。

  今年的“全國科普日”活動要求發動院士專家加入科學傳播行動,通過科普講座、論壇等形式,聚焦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智慧生活系統等民生重點環節和關鍵領域的科技進步成果,面向社會大眾開展創新性、示範性科普活動,發出權威聲音,倡導公眾貼近科學、融入科學,提升公眾對新時代智慧生活的認知度。而在今天的大會現場,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長江學者、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小康等一批專家學者就帶來了高品質的講座。

  中國科學院院士褚君浩帶來了《人工智能與未來教育》主題報告,他在論壇上表示,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園、機器人老師等是探索智慧化教育的形式、模式和手段,毋庸置疑的是,人工智能能夠提高教育品質。“智慧自適應學習系統可以將知識內容進行拆分,就是把課本中的內容變成精細的知識點,並將其一一連接,形成知識圖譜。同時建立學習者模型和教學者模型,一方面實時測評學生對每個知識點的掌握水準,另一方面老師則能根據學生的最新能力水準,提供相應的反饋,匹配出最為合適的學習內容。”他認為,在未來世界用機器學習的方式能夠實現更迅速更有效的技術迭代,人類發明瞭這些機器,又必須依靠不斷提升自身對於智慧工具的應用能力,跟上時代的發展。

  長江學者、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楊小康演講的題目是《人工智能堵住了應試教育的華容道》。他表示,在人工智能時代,應試教育已經沒有前途了。因為人工智能天生就是刷題高手,在演算法、算力、大數據應用等方面,人工智能在應付應試教育上具有人類學生望塵莫及的優勢。而我國在發展人工智能上具有優勢,據統計43%相關論文是中國人寫的,我國超算能力領先,智慧手機普及大數據資源豐富。在此基礎上,智慧時代的學科教育也應有所改革,他提到,現有的數學教育強調計算、題型和公式套用,缺少邏輯推理訓練,智慧時代的學生不僅要具備“算”的技能,更要具備“數”的邏輯,不僅懂得“解空間”的求解,更要懂得“問題空間”的求索。“孩子們要懂一點人工智能,具備與人工智能攜手工作、共同創造的能力。”

  二胎政策開放後龐大的親子市場開始在幼小階段顯露,國務院發佈《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要求人工智能進高中,機器人、少兒編程、無人機、3D列印等新技術都成為了實踐科技教育的良好載體,再加上教育部規範校外培訓,培訓機構面臨轉型或流程改造,這些因素都為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帶來利好。作為承辦方之一,上海青藝童創青少年發展中心副理事長呂良岳認為,在AI時代,科技素養是未來必備的技能,而這也給百億級的人工智能教育行業帶來年均30%以上的增速。

  如何讓更多的孩子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科技教育?建設産學研一體化的青少年科技教育服務機構是解決之道。呂良岳表示,青藝童創集合課程、器材、師資、活動、研學、能力測評等各種資源為一體,在線下科普基地和線上服務平臺為政府、學校和機構提供高品質的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已開展的活動有暑托班、興趣課、科普公益活動等。“我們將在浦東、浦西各建一個機器人和人工智能科普基地,致力於人工智能的啟蒙、普及和推廣,做領先全國的青少年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教育的服務機構。”

  而在觀點分享環節,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教研組組長信息中心副主任袁中果介紹了“人大附中人工智能課程設置與實踐”。威盛嵌入式及物聯網事業部總經理吳億盼介紹了“中國兒童青少年計算機表演賽暨威盛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戰略”。上海交通大學學生創新中心副教授冷春濤介紹了“上海交通大學VEX機器人大賽”。真格基金董事總經理顧旻曼介紹了“人工智能的現狀及未來”。

  隨後,中國電子學會普及工作委員會副秘書長楊晉、上海市南洋中學黨委書記、校長陳宏觀、創新工場戰略發展副總裁兼上海公司總經理王世忠、滬江教育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人工智能科學家夏海榮、上海交大昂立STEM創始人崔顯耿、上海青藝童創青少年發展中心理事長方展,就“跨界融合,共築青少年人工智能和機器人科普教育生態圈”的主題展開圓桌對話。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