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19名家政“雲嫂”入滬 超八成選擇留下

2018-11-15 09:15:15|來源:東方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剛剛落下帷幕,穿著民族服飾的“雲嫂”亮相“進博食堂”,成為進博會“後勤部隊”的一份子,為進博的用餐保障提供服務。記者了解到,今年是滬、滇商務領域勞務協作“雲嫂入滬”試點的第一年。通過“家政扶貧”解決就業,今年首批入滬的“雲嫂”中,多數人選擇了留下,希望為上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一次來上海,便有幸服務進博會

  “8月5日從香格里拉出發,輾轉至8日到達上海,這也是我第一次來到這座繁華的大城市。”今年才18歲的羅艷,頭一回離開家鄉,成為一名“雲嫂”的同時,她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就是服務“進博食堂”。

  香格里拉是人間仙境,但她也逐漸愛上了上海的繁華。“最初的一個月特別想家,極度不適應。上海城市很大,城市管理精細,生活環境特別好但節奏卻特別快。”羅艷説,為“進博”服務的這段時間,也讓她慢慢適應上海的節奏,把對家的思念化為融入這座城市的動力。

  在學校時學習的是護理專業,技校剛畢業即通過“雲嫂入滬”項目成為今年第一批來到上海的“雲嫂”。包吃住,除去“四金”,月收入能夠達到4200元至5000元,羅艷説自己對這一現狀感到“滿意”。“進博後,逐漸由餐飲向家政轉型,希望能學到更多,也希望能在上海紮根。”

  和羅艷一樣,來自雲南省迪慶州香格里拉市洛吉鄉尼汝村的央卓楚姆,也是第一次來到上海,就經由滬上家政企業悅管家培訓後送到了“進博食堂”。這個22歲的女孩兒把她美麗的家鄉短視頻通過微信發給記者,這一次從她如“桃花源”般的家鄉來到上海的一行共有4人,而她則幸運有了為“進博”服務的機會。

  “環境的轉變,還有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需要慢慢適應。”央卓楚姆告訴記者,自己初中畢業後僅有洗車行業等學習從業的經驗,但對家政行業原先並不熟悉。來到上海,她有了進一步學習的願望。“想繼續留下來,想學到更多,也想把雲南的朋友帶到上海,有機會能夠為上海這座城市服務。”

  19名來滬家政“雲嫂”,超八成選擇留下

  除了服務“進博”,第一批來到上海的“雲嫂”如今生活得如何?黃秋蘭從雲南文山通過“雲嫂入滬”的培訓項目來到上海後,因為做月嫂期間表現優異,僱主邀請她成為一名住家保姆,專職“帶娃”。現在,黃秋蘭每個月的凈收入能夠達到7千元,未來她想在上海能夠有更多實習和就業的機會。

  記者從上海市家庭服務業行業協會了解到,今年由行業協會帶領入滬就業的19人中,除了3人因身體原因而回到家鄉,其餘的16人都留下了,比例超過了84%。而通過“家政扶貧”,今年前後共解決了50位“雲嫂”的就業問題,除了來滬就業外,也包括當地就業和區域就業。此外,今年,靜安區人社局也通過“雲嫂入滬”項目引入了4位“雲嫂”,實現多元化、多渠道“就業扶貧”。

  “第一次來到上海,以前也沒有過做家政的經驗。”陳萍蘭從雲南保山市龍陵縣來到上海,今年44歲的她是頭一回來到上海。從1997年開始,陳萍蘭夫婦就在中緬邊境做生意,直到2016年才回到雲南。陳萍蘭也曾開過小吃店,但終因高額的房租而放棄。機緣巧合,她通過“扶貧”項目來到上海,成為一名“雲嫂”。陳萍蘭告訴記者,如今干家政做保潔,她除去社保外,每個月的凈收入能夠達到4千多元。

  對於來到上海,陳萍蘭説許多人既想來又走不出來,而她選擇大膽踏出這一步。“因為做家政保潔,這幾天還上了電視節目,以前從來不敢想。”陳萍蘭靠雙手努力在上海紮根、並當好一顆“螺絲釘”。如今陳萍蘭的大女兒已經大學畢業、二女兒上高三、小兒子上高二,她説通過勞動來努力培養出三個大學生,是她的驕傲。

  精準幫扶分段補貼:上海實打實拿出百萬元預算

  上海人獨有雲南“情結”,有一定的淵源。而滬滇協作,則是再結“情誼”。記者注意到,根據市商務委和雲南省商務廳《商務領域勞務協作(“雲嫂入滬”)項目試點方案》,滬、滇兩地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戰略部署,正發揮商務領域的資源優勢,立足生活服務業吸納就業人員多的特點,在試點“雲嫂入滬”的同時,探索“雲嫂”就業脫貧“快車道”的新模式。

  記者了解到,滬、滇兩地對家政就業扶貧的承辦主體要求嚴格,例如對雲南招募的承辦主體要求承辦單位組織開展培訓後,需達到70%以上的就業率;而上海就業承辦主體則需要具備在滬安置“雲嫂”的就業能力,承諾來滬從事家政的“雲嫂”員工制用工,並簽訂不少於1年的勞動合同,同時還要具有滬、滇家政扶貧工作經驗,且須為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家政持證上門服務企業,承諾對來滬就業“雲嫂”辦理“家政持證上門服務證”,實現持證上門。

  為實現精準幫扶,發揮上海就業崗位優勢,“雲嫂入滬”的資金預算達到100萬元,首先用於家政就業扶貧,並逐步擴大試點支持定向輸入上海的生活性服務企業。據披露,家政就業扶貧專項資金因涉及滬滇兩地,分別由兩地省級商務主管部門對雲南招募主體、上海就業主體進行監管,資金“切塊”使用,分階段補給。其中,在上海的就業補貼中,在家政技能實訓階段,按每月0.2萬元/人標準給予補貼,補貼2個月;在穩定就業階段,按每月0.1萬元/人標準給予社保補貼,補貼6個月,經費支持上限為70萬元。

  98%家政業者係外來,打造“雲嫂”新名片

  目前,上海有近50萬名家政從業人員,98%的從業者係外來人員。家政從業人員經濟待遇穩步提高,現已成為外來人員就業的“重要渠道”之一。而雲南也並非首個與上海“結緣”並展開家政扶貧對接的省市。據悉,此前,上海市作為商務部“百城萬村”家政扶貧試點城市,承擔與安徽、四川、湖南、陜西、貴州、甘肅6個省33個貧困縣(區)開展家政扶貧對接任務。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上海家政市場需求多元化、服務快捷化、消費年輕化“三化”特徵明顯,這就倒逼上海家政服務市場要呈細分化、專業化、信息化發展,這也對家政扶貧工作提供了精準供需對接的客觀要求和有利條件。未來,引進“雲嫂”來到上海,從事家政服務,兼顧餐飲等生活服務業,把“雲嫂”打造成上海家政的新名片。

  “實現引進‘雲嫂入滬’的同時,也幫助部分經過培訓的合格‘雲嫂’實現當地就業、區域就業。鼓勵和呼籲更多‘雲嫂’來到上海,最終,通過培訓帶動就業,通過就業帶動創業。”市家庭服務業協會秘書長張寶霞告訴記者,從首批入滬的“雲嫂”來看,她們中多數人選擇了留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