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成立中小學德育工作聯盟 推進更高起點育人格局

2018-11-23 11:08:24|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開心菜園”“家長學校”拓展德育新視野

 長三角成立中小學德育工作聯盟 推進更高起點育人格局

  奉賢區洪廟小學的“開心菜園”帶給孩子們很多樂趣。(資料)

  如何在行走課程中實踐育人?怎樣構建“立德樹人”一體化實施機制?前天,由市教委、奉賢區政府主辦的“新時代@德育新視野——教育綜合改革背景下的中小學德育創新論壇”在奉賢區舉行。長三角地區中小學德育工作聯盟同時成立,構建“長三角德育一體化”教育共同體。

  創新課程打造“賢文化”升級版

  思言小學的學生們在言子像前,誦讀《i奉賢?賢文化》讀本上的古詩文歌曲,在詩意的閱讀中汲取賢文化精神食糧。學校設立“言子學堂”,讓學生感受“導之以德、齊之以禮”的文化魅力。近年來,奉賢區打造“賢文化”育人升級版。“教有標準,學有內容,評有依據,拓展‘一體化’德育新視野。”奉賢區教育局局長施文龍説。

  2015年起,以“人文蘊育”為主旨的“名家進校園”項目,融合道德、人文、藝術、科技教育等多元育人內容,區校聯動,在奉賢區廣泛開展。王蒙、余秋雨、錢文忠、白岩松等文化學者在“言子講壇”開講,于漪、劉彭芝、黃豆豆、酈波等名家名人走進校園、走近師生,帶來豐富的文化大餐。

  怎樣用互聯網思維,創新德育載體和途徑,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奉賢地處郊區,不少學校擁有一片“開心菜園”,成為“賢文化”教育的天然基地。各校因地制宜,開發了百果園、法布爾實驗室、“開心菜園”創新實驗室等勞動課程,讓孩子們走出校園、親近自然,讓書本與實踐的學習在時間和空間上銜接,充分體驗到勞動帶來的樂趣。

  在安徽省合肥市,傳統文化與學校課程相結合,《廉潔文化教育讀本》《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普及教材》等地方教材,以“課程超市”的形式,增設傳統面塑、泥塑、刺繡、皮影等課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效融入課堂教學。

  “‘課程德育’是加強德育的重要路徑。”市教育學會會長尹後慶説,教育要尊重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改變重理論知識傳授、輕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忽視德育實效的現狀。立德樹人、以德為先,真正將德育落到實處,促進“德育”與“智育”深度融合,最大限度發揮所有課程的德育功能,實現從“德育課程”到“課程德育”的邁進。

  家校協同育人

  如何加強資源整合,創新育人的途徑與載體?家校社合力育人,是新形勢下構建德育新生態的重要途徑。

  孩子的成長,爸爸要到位。在奉賢區教育學院附屬實驗小學,“爸爸俱樂部”活動很豐富,成了學校一張新名片。區域層面最新成立的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服務中心,其觸角和抓手落到德育的每個神經末梢。一方面,建立一體化家教指導服務體系,打造家校共育“生態場”;另一方面,發揮一線力量,延伸家教指導團“觸角”功能。由教師和優秀家長志願者組成的奉賢區家庭教育指導團,首批150名成員深入家庭、學校和社區,義務提供家教指導服務。

  在浙江省杭州市,也建立和完善了家校合力育人機制。杭州市教育局德體衛藝處處長孫葉方説,目前全市所有中小學校都已建立“家長學校”,會同婦聯組建“家庭教育指導講師團”,負責對基層“家長學校”師資的培訓,“家庭教育熱線”向社會、向家長提供家庭教育諮詢服務。杭州市積極打造的青少年學生“第二課堂”,通過“一館一課程”項目建設和星級場館認定機制,拓寬中小學生校外教育渠道。

  更為關鍵的是,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同頻共振”,協同育人。在江蘇省蘇州市,正興起一件時尚事——假日裏,不去補習班,去“e路成長”。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人手一本“e路成長”體驗護照,通過預約,雙休日、節假日、寒暑假可以暢遊100多個主題場館,實行免費入場體驗。教育部門還為每個體驗站選派1所小學和1所中學,結成課程開發站校聯盟,讓前來體驗的學生在互動中有所收穫。

  構建長三角德育發展新機制

  構建“立德樹人”一體化,離不開更多創新機制。未來,在“互聯網+”時代,學校德育如何進一步創新突破,還面臨更多挑戰和思考。

  前天,由奉賢區教育局發起,長三角地區有關教育部門自願參與,成立長三角地區中小學德育工作聯盟,首批15家成員單位簽署了《長三角中小學德育聯盟合作備忘錄》。聯盟成員單位分享了德育工作的新視角、新理念和新方法,建立推進長三角地區德育工作改革發展的有效新機制,探索形成新時代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新思路。

  今後,聯盟成員單位還將提供人才支撐、促進資源共享、實現共同發展,在更大範圍、更高水準、更深層次廣泛開展德育合作交流,建立推進長三角地區德育工作改革發展的有效新機制,推進更高起點的育人格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