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在傳統繪畫和醫學領域有較為完整而集中的體現。中國繪畫的“應物象形、氣韻生動”和傳統醫學的“天人合一、辨證論治”思想與境界,是那樣的完美和諧地唱出了中國人“天人合一、中庸和諧、普渡眾生”的道、儒、佛思想。吳北午與任鳶夫婦,一位是清代太醫院院使的第三代傳人,一位是用油畫技法表現中國傳統題材的青年畫家。在巨變的時代,傳統文化面臨全方位的拷問質疑和傳承復興的今天,他們一邊學習一邊了悟,在實踐中國繪畫與醫道中安心生活。

 

北鳶:“六字畫家”的畫和家

鳳凰牡丹(北鳶提供)

 

北鳶:“六字畫家”的畫和家

任鳶

 

在北京東北部郊區的一個住宅區,吳北午和任鳶夫婦雙雙在位於一樓的家門口迎接我們。這是6 月一個悶熱的午後,他們家的門一直大敞著,進屋後發現小區統一安裝的中央空調並沒有打開。任鳶看著攝影師小王已經汗濕的上衣,隨手遞上了一把中國文人特有的折扇。

 

在一般人家放置電視的客廳顯要位置,正立著任鳶剛剛完成的大幅作品:用油畫方式重新演繹的唐代名作《虢國夫人春遊圖》,足有五米長,一米八高。

 

對於生活與創作,夫婦二人常常各自思考、共同討論,這樣的情景充滿在他們三餐的飯桌上,或直至深夜的晚上,然後由畫家落實在畫面上。於是一件件出人意料的繪畫作品接連問世,在這些作品上常常刻有他們的合名印章:北鳶。

 

在常人看來,這樣一對夫婦的生活應該是忙得腳不沾地,在各大醫院的專家門診坐鎮、上各類養生節目講述皇家醫學秘要、出席各種藝術展和雅集……

 

但事實上,他們偏安京城一隅,種菜、讀書、畫畫、冥想。

 

北鳶:“六字畫家”的畫和家

吳北午與任鳶

 

吳北午/ 北京市人,中醫專家,文化學者。受業于北京名醫王明海大夫,北京中醫藥

大學史進泉教授,及清朝太醫院使趙文魁之子、著名中國傳統醫學大師趙紹琴先生。曾臨床應診十五年。2000 年後致力於中醫體系的新病因學説的研究,2005 年完成了具有當代環境及人群特徵的新病因學説的研究,並逐步建立了以該學説為核心理論和實踐體系。

任鳶/ 北京市人,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畫家。曾于清華美院、中央美院、徐悲鴻藝術學院等進行美術教育工作數年。之後作為自由畫家,獨立進行藝術創作工作。任鳶作品致力於將中國古典名畫演繹為現代油畫作品。代表作有大幅作品《乾隆大閱圖》、《虢國夫人遊春圖》及山水油畫。系列出版的畫冊有《華夏和風》、《天下福祿》及《紅金茶侍》等。

北鳶:“六字畫家”的畫和家

北鳶茶侍組合(北鳶提供)

 

六字的畫家

 

任鳶畢業于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她目前的生活狀態惹來很多同學的艷羨。《世界現代設計史》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美學室副研究員梁梅曾執教過任鳶,在她看來,“任鳶畫著自己想畫的畫,在畫布上、扇面上、葫蘆上不拘一格地涂著油彩,在藝術創作上的大膽和隨性讓我讚嘆。”“……任鳶執壺,那茶裏有一種遠離俗世的從容和淡定。如果任鳶再為我們吹一曲簫,恍惚中就覺得已經思接唐宋,樂而忘歸了。”

 

但在任鳶自己看來,日子不過六個字:畫畫、看書、“喂牛”,平淡安靜,記得起每年的花開花落,看得見每天的雲卷雲舒。

 

“喂牛”其實是個玩笑話,意指照顧先生的生活起居。“在扇面上畫油畫的主意就源於我家先生。所以先生喜歡什麼、要求什麼,我就畫什麼。你看我家沒有空調,也不看電視,夏天最熱的時候,他就在床邊的躺椅上納涼,扇子是必不可少的。上面總得有點什麼吧,我們就決定畫點什麼。”

 

畫點什麼呢?看北午手裏的扇子上,畫的是《紅衣出診圖》。他一邊搖著一邊滿意地説:“我是大夫,又愛騎馬。所以她就畫了這樣一位古代騎著馬出診的大夫。”

北鳶:“六字畫家”的畫和家

喜鵲登枝(北鳶提供)

 

但是在中國的折扇上畫油畫的想法,兩人還是經過很多交流和討論,最終他們認為,油畫是一種技術、一種語言,可以用來重新演繹中國傳統題材。一旦發願,技術上的困難,比如扇面不平整、弧形佈局,油彩會使扇面不乾淨等等都被一一攻克,任鳶的油畫作品集《華夏和風》就此誕生,裏面的題材多與人、馬有關。

 

“《華夏和風》説的人和馬,跨越了很多的時代,唐宋元明清,這很正常。但還跨越了種族,這就很有意味。比如這幅《元世祖出獵圖》裏,有黑人騎著白馬、白人騎著灰馬。這説明當時的中國就是各民族融合在一起的,而且這些都是有圖像記錄下來的,這些東西如果細心地觀察,蠻有意思的。再比如《虢國夫人遊春圖》,有很多古代女士穿著很薄的絲綢,帶著小孩騎在馬上。這種生活哪怕在現在也無法想像的:女士們衣袂飄飄、佩戴著珠寶金飾、優良的駿馬、馬上還有豐富的裝飾……我們可以通過一幅圖窺見當時的經濟發展、文明的程度、人們的狀態,都處在一個非常高的高度,每幅圖記錄著我們曾有的歷史。當我們回頭再看,這些主流思想能使廣闊的地域、不同的民族集中起來。”任鳶説。

 

吳北午是《華夏和風》及《天下福祿》系列油畫作品的策劃者,他説:“為什麼取名《華夏和風》?中華文明中的‘和’文化是解決人類爭端的根本出路。風就像無處不在的生命力。以‘和’為核心的文化價值觀,用風的方式展現出來。”

 

雖然偶爾也有“二馬圖”這樣針砭時弊的作品,任鳶更喜歡的還是把生活裏朝夕相處的東西盡可能地美化,比如在T 恤上印版畫、在煙斗上刻章,受益人北午大夫美滋滋地將此稱為“藝術為工農兵服務”。這些非同質化的作品,讓生活變得有滋味,也讓創作者本身得到了比電視裏、網絡上更好的娛樂。

 

《天下福祿》作品集裏的葫蘆讓很多讀者驚呼:從來沒見過這麼漂亮的葫蘆!“葫蘆的諧音是‘福祿’嘛,我在上面畫一些老百姓的嚮往和希望:福祿雙全、抬頭見喜、花開富貴……花開了就有果實,果實就是收穫,有收穫就衣食無憂,這些東西綜合起來形成畫面,形成了傳統,形成了人們視覺可見的東西。直觀很重要,過年為什麼要貼春聯、福字、窗花?你直觀地給人們看到好,大家就會向好,激起大家心中的希望,克服一些困難。這就是傳統文化給我們帶來的非常好的正面力量的東西。”這位年輕的自由畫家自謙地説,她對傳統文化並沒有系統的認識,只是在先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下,在生活中認識傳統。

 

北午大夫更是把自己的生活自況為“一個字也沒有”:“她還有六個字,我一個字也沒有,就是坦誠寧靜,隨波逐流吧。誰遇到了我,找到了我,我就認真地把我知道的分享出來。世間萬物自有其道,人力何所為呀?你只去做你能做的事就好了。”

 

至於什麼是“能做的事”?北鳶夫婦已經創作並出版了三本作品集《天下福祿》、《華夏和風》、《紅金茶侍》,後面還有《九州錦繡》和《偉大復興》畫冊正在出版中。

 

北鳶:“六字畫家”的畫和家

 

大愛的醫道

 

對社會現象,對生活難題,吳北午無不能用淺顯的語言化解,他就像深諳讀心術,能把你的下一個問題提前回答了。説到精彩處,讓記者頓覺雲開霧散、神清氣爽,就像喝了一碗老火參湯。

 

而一旦談起中醫和自己的醫學傳承,始終笑意盈盈的北午大夫臉色頓時深遠平靜起來。“皇家傳承非常可貴,是民族和人類共同的財富。但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如果把時間和精力都花在看一個一個具體的病人上,一年最多也就看300 個病人,一輩子説多了看50 年,也不過看好一兩萬人。這有違重托,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北鳶:“六字畫家”的畫和家

 

醫院建得越來越大,儀器越來越先進,醫生越來越多,但是病人的人數上升得更快,百分之八十的人都亞健康,為什麼?帶著這個疑問,在懸壺十五年後,2000 年,吳北午大夫離開了臨床崗位,用取類比象和冥想推衍的方法研究當下中國人健康和醫療的狀況,並於2005 年基本建立起“新病因學説”的核心理論和實踐體系,即:新病因學説——小環境污染治理——無毒生活體系的建立。

 

新病因學説的核心內容是:污染是影響人類健康的新致病成因。這種污染因包括化學污染、物理污染和精神污染。“公開資料説的是,我們食品中的添加劑竟然有2000 多種之多,每個人每天攝入的添加劑有100 種以上,還不演算法律不允許的在內。當然每個研究添加劑的實驗室都有報告説在多少數值以內的添加是無害的,但是100 種、300 種或更多的添加劑,同時在人體裏會怎樣呢?有人報告過、保證過嗎?沒有。這些成百上千的添加劑在人體裏積存3 年、5 年、10 年會是怎樣的呢?有人報告過、保證過嗎?沒有。”北午大夫説。

 

北鳶:“六字畫家”的畫和家

 

戰國至秦漢時期問世的《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等醫學典籍,標誌著中醫學理論體系的確立。但是,近一個世紀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在物質生活得到徹底改善的同時,生命觀念和個體健康也在時代的巨變中經受前所未有的動蕩和考驗。

 

“以前我們所有醫療原則都是建立在陰陽平衡和五行傳變理論基礎之上的,現在有一個新的因素‘毒’,它已經在你生活裏,無時無刻不在,空氣裏邊的毒霧是人造的吧?喝的水裏邊有鉻有鎘不是天然的吧?吃的東西裏的添加劑哪兒來的?所以我們不能僅僅在陰陽和五行兩大自然理論體系裏來考慮問題了,現在新的問題已經在運行了,而且已經産生新的運行結果了。”北午大夫認為,正因為出現了“毒”這個“第六行”,傳統中醫學迎來了一次必要的審視和補充,所有的治療原則、解決辦法都因為這個新的元素,需要重新考慮了。如傳統的治則“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在今天是否應加上“緩急斷其毒”的原則呢。這樣的修改和補充還有很多很多。

 

針對這一理論,北午大夫提倡民眾對“家庭、辦公室和汽車”三個“毒盒子”進行小環境治理。“因為大環境我們可能一時改變不了,但是大家可以改變養生的理念,把我們的小環境變好。”但是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應該説大家的健康意識、養生意願越來越強了,為什麼效果不佳呢?北午大夫覺得,很多偏差的理念,引導著人們越走越遠:“吃天然的食物、穿棉麻的衣服、進行適量的真正能愉悅身心的娛樂,我們應該牢記是自然孕育生命,而不是機器和工廠。”

 

北午大夫還在北京發起並建立“無毒生活體系”。這是一個市民互助體系,我家養雞,你家種蔬菜,他家烤麵包,然後大家自願地加入並在這個體系裏交換東西。這個體系究竟有多少商家和個人,每天交換了多少筆?沒有人掌握這些數據,因為沒有人對這個體系有商業追求,因此也沒人經營它。北午大夫認為,沒有商業追求才能真正長久,和中醫一樣,這是充滿大愛的東西。

 

北鳶:“六字畫家”的畫和家

霞是雲魂魄茶是國精神

 

霞是天地的畫卷,茶是中國人理想人格的物語。外人也許很難理解,這一片苦澀的樹葉,中國人是如何從中發展出如此繁複的禮儀、品出如此複雜的人生況味和如此超脫的哲學智慧?

 

茶在中國人家裏,是極普遍的存在。北午和任鳶也是愛茶之人,每天早晨一睜眼,第一件事就是泡茶、喝茶,然後才能做別的事。當任鳶在茶桌旁坐定、執壺為我們泡茶時,我才感覺茶是她最好的注解。

 

其實家中的茶桌及茶器並不特別,任鳶泡茶的過程也不繁複,他們對茶的喜愛,並不表現在這些外在形式上。正如北午大夫所言,“茶,侍候了我們幾千年,也許不止幾千年,它曾經滋養著我們民族的安康,至今仍在啟發著修行者的覺悟。除了充滿意境的歌咏,我們還應該為茶做些事。”

北鳶:“六字畫家”的畫和家

紅衣出診圖(北鳶提供)

 

這就是“紅金茶侍”誕生的初衷。2012 年深秋,北鳶夫婦收穫了院子裏的葫蘆,決定用它們設計一套茶器,於是北午大夫找來工具開始製作,任鳶在每一件作品上作畫。

 

在北鳶的手中,普通農産品化身為藝術品,讓茶桌變得生機盎然、體貼而親切。也許因為親自躬身勞作,讓他們和這些葫蘆有了更多的默契,分叉和枝蔓都能化身為飛天的仙女。哪怕是蟲咬的疙瘩或冰雹敲打的創面,都能賦予他們靈感,創作出最極致的美感。

 

“你看這個‘嘎達梅林’,原來這只葫蘆是棄物,也不圓,立不住,都是蟲子吃的坑,一刮又鼓包。按我是要扔掉的。但是任老師不讓,她説不能扔,你一定會想出辦法來的。那就擱著吧,老擱著我就老想,後來旁邊的這個蓮花茶桶做好了,多漂亮啊。我就來精神了,鋸條鋸,砂紙蹭。任老師把所有的蟲坑畫成了樹榦,鼓包的地方畫成了花心,沒想到成了所有的東西裏最精緻的一樣。”北午大夫舉著他的最愛“嘎達梅林”愛不釋手。因為把那些蟲咬的“疙瘩”都畫成了“梅樹”,於是他們取諧音為其起名“嘎達梅林”,這是一個內蒙古地區家喻戶曉的英雄的名字,還有由其改編的電影和歌曲。

 

變廢為寶是常事,茶鈴是另一個例子。本來是鋸下來的邊角料,因為捨不得扔,擱著擱著又多了一件讓茶桌充滿趣味的物品。“一草一物盡有其用。我們中國人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廢物,所有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和優點,只有你沒用好的東西。”

 

傍晚,當夏日的微風吹起的時候,我們辭別北鳶夫婦。但與他們的談話仿佛仍在我的心中兀自繼續進行著,“致廣大而盡精微”、“大象無形”、“明心見性”……這些中國人不懈追求的美好詞語縈繞心頭、揮之不去,至今,仍如是。

 

北鳶:“六字畫家”的畫和家

傳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