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是以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為中心、包括東亞(琉球、日本及東南亞)沿海地區的海神信仰,又稱天上聖母、天聖聖母、天后、天后娘娘、天妃、天妃娘娘、湄洲娘媽等。

 

媽祖的影響力由福建湄洲傳播開來,歷經千百年,對於東亞海洋文化及中國沿海文化産生重大的影響,被學者們稱為媽祖文化。

 

 

媽祖原型姓林,名字不清楚,“默娘”不載于正典,歷史考證確實有此人,出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或五代末年)福建路莆田縣湄洲島東螺村(宋太宗年間曾改為興化軍)。民間傳説一齣生則不哭不鬧,因而取名為默,小名默娘。

 

媽祖的生卒年與家世,史料中也存在多種記載。現存關於媽祖最早的文獻,是南宋廖鵬飛于紹興廿年(1150年)所寫的〈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謂:“世傳通天神女也。姓林氏,湄洲嶼人。初以巫祝為事,能預知人禍福……”

 

據此,媽祖生前是一個女巫。文中並提到:宣和五年(1123年),“給事中路允迪出使高麗,道東海。值風浪震蕩,舳艫相衝者八,而覆溺者七。獨公所乘舟,有女神登檣竿為旋舞狀,俄獲安濟……”船員説這是湄州女神顯靈,於是路允迪返國後上奏朝廷請封,詔賜順濟廟額。

 

研究指出,媽祖是從中國閩越地區的巫覡信仰演化而來,在發展過程中吸收了其它民間信仰(千里眼順風耳)。隨著影響力的擴大,又納入儒家、佛教和道教的因素,最後逐漸從諸多海神中脫穎而出,成為閩臺海洋文化及東亞海洋文化的重要元素。

 

媽祖的誕生地福建是媽祖信仰最盛的地方,僅在媽祖的家鄉莆田一地,就有不下百座的媽祖廟,在民國以前,福建沿海各府縣,每縣都有幾十座媽祖廟。如今,福建各地的媽祖廟數量仍十分龐大,香火旺盛。

 

 

客家人與遷徙途經地和定居地人民交流,吸收各地文化的精華,從而形成了獨特的客家文化,其中媽祖信仰的傳統也深刻地影響著閩西一帶的客家人。

 

客家的林氏居民常稱媽祖為“姑婆太”、“姑婆”,把媽祖廟稱為“姑婆廟”。

 

客家人所居的地方屬於綿延千里的大山區,生活環境惡劣,交通閉塞落後。南宋理宗紹定年間,著名法醫學家宋慈任長汀縣令,為縮短運鹽路程,溝通汀潮經貿往來,打通了汀江韓江間的商業航道。

 

由於祈求在江河航行安全,在航道上的官吏、商人、船工接受了沿海一帶崇祀盛行的媽祖信仰。據《臨汀志》載,那時運送食鹽等貨物的人已經很崇奉媽祖。從此媽祖信仰就融入了汀州民眾民俗信仰的大潮,成為民間十分崇敬和信仰的“媽祖女神”。

 

經過自南宋後期至明代數百年的歷史發展以後,隨著媽祖神性的增強與神格的提高,以及閩西客家地區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明中葉以後,媽祖信仰在閩西客家地區獲得了迅速發展,供奉媽祖的廟宇四處出現。

 

 

對於客家文化中的媽祖信仰內涵來説,人們既為了滿足精神慰藉的需要(祈求媽祖保祐),又為了滿足實際生活的需要(利用媽祖廟作為長途航運的船工、排工棲息之所)。

 

客家人在傳播媽祖信仰的過程中,把媽祖信仰與當地文化傳統聯繫在一起,與他們的實際生活需求融合,賦予媽祖新的職能。

 

如武平縣武東鄉袁田太平山天后廟的創建,傳説是因媽祖顯靈撲滅山林火災,人們為了感謝其恩德而建造此廟。可見當地民眾一開始就是把媽祖作為在山區救火的神靈來崇奉的。

 

就在武平縣太平山天后廟中,有28首媽祖簽詩,涉及面很廣泛,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備,但最集中的話題是國泰民安、功名順遂、婚姻美滿、家庭幸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知足安分、行仁守義等。

 

客家山鄉人民善於豐富媽祖信仰內涵,給媽祖信仰添加了許多神性和功能。他們不是漫無邊際地憑空臆造,而是受到生活環境、生活方式的制約,按照客家山區人民的生活風貌和現實願望來重塑媽祖形象,豐富媽祖信仰內涵。

 

客家的媽祖信仰獨特性就在於不僅把媽祖當作傳統的海神、水神來崇拜,而且也把媽祖當作山鄉守護神來信仰。

 

如今,全世界已有媽祖廟近5000座,信奉者近2億人。這些媽祖廟位於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法國、美國和日本等,串聯起海上絲綢之路上的華人信仰。可以説,媽祖不僅僅是千年來中國人心中的海上保護神,更是將全球華人緊緊聯繫在一起的文化符號。

 

(選自微信公眾號“客家新故事”)

傳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