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至1978年,徐小虎就中國書畫筆墨問題對旅美書畫收藏家、鑒賞家、畫家王季遷先生進行了一場馬拉松式的採訪。在徐小虎的巧妙追問下,王季遷盡最大努力解釋了中國傳統書畫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大問題。二人以時而犀利時而風趣的問答,對中國古代書畫的時代風格、筆墨特質、用筆技法、構圖佈局提出了各種精闢的觀點。

 

“小虎的確笨,但如果您老先生不能解釋得讓我懂,那豈不是更笨了嗎?”

 

當旅美收藏家王季遷説徐小虎區分不出來“圓筆”和“扁筆”很笨時,小虎如此反問。

 

一直以來,中國傳統書畫中“圓筆”、“扁筆”等筆墨的鑒定問題,都靠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口傳心授,王季遷的老師吳湖帆亦如此,只説哪個好,哪個不好,從來不説原因。

 

正是徐小虎這一次直言不諱的“天真”反問,促成她與王季遷的愉悅對談,提問者精心準備步步深入又不時從中跳脫,回答者則諄諄教導善於引譬取喻,他們一起將中國筆墨好壞的基本元素,用生動而精確的語言描述出來,即便是沒有書畫學習經驗的“外行人”也能知其所以然。

 

相對於書畫的形式與結構,乃至構圖而言,筆墨是其中最小、最基本的構成。王季遷喜歡用歌劇做類比,他認為歌聲(即筆墨)最重要,而熟悉的劇情(即畫作)正有助於將注意力聚焦於此風格元素:“筆墨像人的聲音一樣,它們有各自的特性,而互不相似。雖然人們沒有受過筆跡測驗的訓練,但奇怪的是,總能憑著一些筆畫來區別不同的作者,對外行人而言,筆畫都是一樣的,但是對我而言,筆墨則顯出個人的聲音。”

 

以筆墨作為主線,王季遷和徐小虎在《畫語錄》中談論的對象,涵蓋紙、絹、墨、顏料、毛筆等書畫的材料,以及沈周、倪瓚、石濤、八大山人等中國書畫史上的名家,他們評判不同筆墨的“軟硬”、“濃淡”和“氣韻”,也不時引申到對“雅俗”、“美醜”等抽象概念的理解:

 

“俗”可能不是人與生俱來的,初生下來時並不“俗”,只是學得愈多就變得愈不自然,愈“俗”了。人的天性是美好的,生來就具有純凈、天真無邪的本質,不論是哭、是笑,都是自然而美的。但是當他長大,知道物質的誘惑,出現了做作與工於心計的習慣時,可能就開始變俗了。

……

有些東西只是非常漂亮而吸引人而已,那只能算是較低等的美,這種美容易使人察覺到,但它還是美。含蓄、細微、樸拙的美,需要更多的訓練才能發現。美之所以多變,關鍵在於觀察者而非美本身,美一直在那兒,發現它則是觀察者的責任。

 

作為提問者,徐小虎並非書畫專業出身,然而她犀利而敏銳的觀察以及巧妙提問彌補了未能親身實踐的不足,相信每一位讀者都能感受到她與王季遷先生精彩對談的奇妙“化學反應”。

 

今年,那個常常從普林斯頓跑到紐約,向王季遷請教筆墨的徐小虎就要八十歲啦。時光並沒有改變她,她仍是隨性自然的。理想國書屋接受筆者專訪時,小虎脫了鞋盤腿坐在沙發上,説“我們可以舒舒服服地坐,用不著穿鞋,這個地方很乾淨”;喝咖啡要放雙份的糖,因為“孩子都喜歡吃糖”。

 

徐小虎可謂名門之後,祖父系北洋名將徐樹錚,父親徐道鄰是國際法學家,蔣經國和蔣緯國的家教老師,母親徐碧君為德國人,台灣“故宮博物院”前院長蔣復璁是徐小虎父母跨國婚姻的證婚人,週末時常去小虎的姑姑家唱崑曲。

 

具有中德雙重文化背景的徐小虎,既受教于培養創造力、提倡“從做中學”美國班寧頓學院,又在具有嚴謹學術傳統的普林斯頓大學深造過,她獨創了一套中國古畫的鑒定方法,使用三個來源不同、體系各異的方法綜合判斷。

 

方法之一是《畫語錄——聽王季遷談中國書畫的筆墨》涉及的“筆墨”;其次則是她另一部著作《被遺忘的真跡——吳鎮書畫重鑒》提及的結構分析法,相對於直接與觀者視覺經驗相關的“筆墨”感受,這個來源於德奧傳統的方法很邏輯:“因為中國繪畫的範圍是這麼拘謹,畫來畫去只有石頭、樹還有水三樣東西,顏色也只有兩三種,所以很單調啦,你畫一千年的山跟水,當然容易分析如何演變。”第三種方法,則是從日本收藏中國書畫的歷史中,尋找中國同時期古畫的參照物。

 

用這樣的方法,徐小虎發現台北“故宮博物院”許多珍藏作品並非真跡,被專業機構和學術刊物排斥在外。《被遺忘的真跡》和《畫語錄》二書在台灣的出版,也因此而頗費週折。

 

即便如此,學術圈外“流浪”的徐小虎依舊心懷感激:“把每一件似乎不愉快的事兒都用感恩的心去接受,這是一堂很棒的新課程,世界萬般美好會一一地被體會。”

 

她記得漫長歲月裏溫暖的姑姑:“很冷的班寧頓,有天下雪了,忽然有人敲門,姑姑姑父來了,晚上哦也沒打電話,我們正好坐在桌子上要吃晚餐,姑姑拿了一隻鴨子壓在胳膊底下,説你看,我已經烤好了,拿個盤子我給你切,她就是那樣的人……台灣有很大的水梨,姑姑説,我們不能這麼分,我不要跟你分梨(分離)。你完全把它吃光吧。你吃一個,我吃一個。”

 

平靜的訴説裏,有一種別樣的美。這種美,大概也存在於徐小虎與王季遷對談“筆墨”之美時的點滴瞬間吧。

 

《畫語錄》:一場筆墨之美的對談

畫語錄:聽王季遷談中國書畫的筆墨

作者:徐小虎 著,王美祈 譯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4-1-1

內容推薦:1971年至1978年,徐小虎就中國書畫筆墨問題對旅美書畫收藏家、鑒賞家、畫家王季遷先生進行了一場馬拉松式的採訪。在徐小虎的巧妙追問下,王季遷盡最大努力解釋了中國傳統書畫中“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大問題。二人以時而犀利時而風趣的問答,對中國古代書畫的時代風格、筆墨特質、用筆技法、構圖佈局提出了各種精闢的觀點。

傳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