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積薄發看房山“一區一城”新發展
來源:北京日報  |  2022-06-13 09:15:00

  北京城市總體規劃賦予房山區“三區一節點”的功能定位,包括西南部重點生態保育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科技金融創新轉型發展示範區、歷史文化和地質遺跡相融合的國際旅遊休閒區、京津冀區域京保石發展軸上的重要節點。

  五年多來,帶著“厚積薄發看房山”的期許,房山區委堅持以“六為”工作思路引領全區發展,“一區一城”新房山高品質發展勢能不斷蓄積涌動——

  累計完成新一輪百萬畝造林9.4萬畝,青龍湖森林公園、琉璃河濕地公園等相繼建成,房山的“綠色版圖”不斷擴大;産業結構由“二三一”轉向“三二一”,中關村房山園匯聚“兩基地三園區”融合發展新動能,“2+1+1”高精尖産業結構加快構建;城南行動計劃實現投資725億元,奧特萊斯二期、熙悅天街等開業運營,長陽商圈活力度排名全市第4,“廣陽經驗”、“王家磨做法”引領城鄉治理,群眾的生活更加幸福多彩。

厚積薄發看房山“一區一城”新發展

  良鄉大學城

  【“數説”房山五年成就】

  黨建為魂

  為群眾辦實事5251項

  生態為基

  修復廢棄礦山1008公頃

  轉型為要

  高精尖産業産值佔比達到47%

  創新為源

  “兩區”入庫項目達241個

  整治為先

  群眾訴求滿意率上升至91.9%

  惠民為本

  74件歷史遺留問題得到化解

厚積薄發看房山“一區一城”新發展

牛口峪濕地公園景色如畫

  黨建為魂

  近4萬名黨員“上一線、做貢獻”

  病毒狡猾,疫情反復。今年4月下旬以來,房山區突發疫情。房山區委第一時間向全區黨員幹部發出“上一線、做貢獻”號召。黨員幹部迅速響應,紛紛走出機關、走上一線,全力以赴支援卡口值守、人員排查、核酸檢測等工作,攜手並肩共抗疫情。

  截至5月底,房山日均選派7900余名黨員幹部下沉一線。在疫情防控一線,黨員們用日夜奮戰、忘我奉獻的實際行動,讓鮮紅的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

  區委的號召力,廣大黨員團結起來的巨大力量,不光體現在疫情防控方面。據統計,截至目前,房山區已有2800余個黨組織、近4萬名黨員深度參與基層常態化疫情防控、全國文明城區創建、文明交通宣傳引導、垃圾分類桶前值守等重點工作,有效確保了各項任務的順利開展。

  房山區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各街鄉指導社區(村)建立需求清單、在職黨員特長清單、意願清單,根據“三個清單”,將在職黨員安排到合適的崗位,確保人盡其才、各盡其用。

  生態為基

  70多只“國寶”黑鸛安居房山

  4月9日,北京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的野保隊員們,在房山大石河流域監測到,當地黑鸛種群中編號為“12號”的黑鸛夫妻,成功將1隻黑鸛寶寶孵化出來。這是房山今年監測到的首只黑鸛寶寶。

  黑鸛被稱為“鳥中大熊貓”,是我國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早在2000年,為保護棲息在房山十渡的黑鸛,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在拒馬河邊成立。20多年寒來暑往,拒馬河流域黑鸛的數量已從當初的個位數增長到高峰期的70多只。黑鸛種群還擴散至大石河流域以及周邊大興、門頭溝等多個區,北京的黑鸛數量目前已近百隻。“這直接證明了,房山的生態環境變得越來越好。”黑豹野生動物保護站站長李理説。

  作為首都西南生態屏障,房山區水網密布,59條河道如同一根根脈管,佈局在造型如同綠葉一般的房山地圖上。通過不懈努力,境內的永定河、大石河等11條河流已經陸續從無水變有水。這背後,房山區五年多來總計清理整治永定河房山段建築垃圾堆體172萬立方米,建成60座污水廠(站),國考、市考斷面實現穩定達標。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行動計劃順利完成。

  越來越多的綠色開始在首都西南延展——過去五年來,房山區累計完成新一輪百萬畝造林9.4萬畝,建成口袋公園221萬平方米,新增公園及小微綠地117萬平方米,青龍湖森林公園、琉璃河濕地公園等相繼建成,公園數增至85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37%,公園綠地500米服務半徑覆蓋率達到86%……

  轉型為要

  高精尖産業産值佔比提升至47%

  綠水青山,既是房山區的靚麗底色,也是轉型發展的金名片。過去,房山依靠資源開採,是離不開煤炭、石板、漢白玉的“灰姑娘”;如今,堅持生態為本,發展的是“高精尖”。結合“三區一節點”的功能定位,房山區已明確“2+1+1”高精尖産業發展方向,以高端裝備、新材料、醫藥健康等為代表的高精尖産業集群加快形成,高精尖産業産值佔規上工業總産值比重達到47%。

  帶柔順臂的機器人穿針引線,無人駕駛汽車在路上安全行駛,滅火無人直升機進行撲火訓練,船舶除銹機器人緊緊貼住測試鋼板……在中關村房山園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這類充滿未來感、科幻感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

  欣欣向榮的智慧製造産業背後,是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推出的“前店後廠”發展模式:對於那些暫時沒有財力“買地”建廠的智慧製造企業,園區既提供研發空間,也提供廠房空間,而且彼此之間相隔不遠,從而最大限度激發初創型企業活力,讓科研成果就地實現産業化。通過“前店後廠”的園區新模式,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近年來已引來15家頭部企業、12家隱形冠軍企業入駐,累計實現工業總産值超千億元,累計實繳稅金近80億元。

  今後五年,房山區要做強做大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積極發展智慧應急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等産業細分領域,打造雙百億級高端製造産業集群;做強做大北京新材料科技産業基地,培育壯大石墨烯、氫能、新型顯示材料等産業,打造雙百億級新材料産業集群。

  創新為源

  打造兩個雙百億級産業集群

  目前,房山區“兩區”入庫項目達241個,15家頭部企業、12家“隱形冠軍”企業、44家專精特新企業實現入駐。成功舉辦首屆全球智慧應急裝備大賽、京津冀石墨烯大會、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等活動。完成中關村房山園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中關村新興産業前沿技術研究院全面運營。

  未來五年,房山區將做強做大北京高端製造業基地,積極發展智慧應急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等産業細分領域,打造雙百億級高端製造産業集群。深化“前店後廠”發展模式,既為企業提供研發空間,也提供廠房空間,大大提高智慧製造企業從産品創意到實現産業化的效率。

  另一個雙百億級産業集群位於房山的燕山地區。今後五年,房山區要做強做大北京新材料科技産業基地,培育壯大石墨烯、氫能、新型顯示材料等産業,打造雙百億級新材料産業集群。新材料在航空、航天、電子、生物醫藥等領域將會有眾多應用,有望解決“卡脖子”難題。

  良鄉大學城校地合作也會更加緊密,目前已有3個新型研發中心建成入駐。文旅融合發展深入推進,週口店、琉璃河、雲居寺“三大文化組團”建設取得突破,發佈琉璃河遺址保護規劃;國際葡萄酒小鎮博覽館等重大文旅項目順利推進,建成民宿院落313個。

  整治為先

  百個基層治理示範點推廣“廣陽經驗”

  因地鐵房山線的修建而整村上樓的房山拱辰街道南廣陽城村,回遷五年多來,車輛不亂停,地上沒痰漬,電梯無廣告,車庫像展廳,12345熱線投訴屈指可數。井然有序的秘密,是黨支部帶領村民在民主協商中制定了一系列契約管理辦法,並在民主監督中一絲不茍地執行下去。在這個小區,“違約必罰,違約認罰,自己的家自己管”已經形成共識。

  目前,房山區已在100個基層治理示範點推廣“廣陽經驗”,實現小事不出樓門、大事不出小區。五年來,房山區通過持續推動黨建引領“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設立“您來提、我來辦”基層工作站,堅持“每月一題”,強化主動治理、未訴先辦,解決率和滿意率上升到87.7%、91.9%。

  五年來,房山區始終堅持整治為先,每年制定行動方案,每月組織拉練檢查,累計拆除違法建設1646萬平方米,騰退土地2488萬平方米,疏解一般製造業207家,留白增綠6246畝,PM2.5年均濃度由2016年83微克/立方米降至目前的34微克/立方米,實現有監測數據以來最低值。居民身邊,綠色多了、空氣品質好了,幸福感得到了明顯提升。

  惠民為本

  京昆高速韓村河檢查站實現外遷

  今年1月,京昆高速韓村河檢查站拆除當天,北京基金小鎮政務服務中心主任任國勝,從長溝回良鄉,開車少用了1小時。

  “當時修京昆高速時,京冀交界處沒有地理條件建設檢查站,為了能打擊非法盜採和治理超載,就借用韓村河服務區,搭建了臨時站。現在檢查站外遷了,歷史遺留問題終於解決了。”房山公安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新的檢查站建在毗鄰京冀交界的鎮江營收費站廣場平臺,總計6條檢查車道,12個安檢工位,比過去的韓村河檢查站通行效率提高不少。接下來,房山區將把108國道辛莊站外移到蒲洼鄉東村、淶寶路縣道雲居寺站前置到大石窩鎮、興陽線國道長溝站前置到長琉路西口,從而徹底解決12個鄉鎮、21萬居民以及來房山旅遊辦公市民的出行問題。

  引入北理工附屬實驗學校等一批優質教育資源;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站基本實現全覆蓋;建成8家養老照料中心和121家養老服務驛站;搬遷安置山區人口6775人,建成各類政策性住房25360套;完成1718戶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獲國務院督查獎勵……五年多來,房山區122項民生實事全部完成,冀、蒙、鄂3省區6個對口幫扶協作地區全部脫貧摘帽。房山區35個低收入村、1.28萬低收入戶全部實現脫低。(北京日報記者 陳強)

厚積薄發看房山“一區一城”新發展

 中關村新興産業前沿技術研究院內景。

厚積薄發看房山“一區一城”新發展

 中關村新興産業前沿技術研究院。

  百姓説變化

  陳國慶 (西潞街道蘇莊三里社區樓門長)

  我們住的這個小院,因為建成年代早,沒有物業,過去停車沒規矩,環境臟亂差,居民們如同一盤散沙。這幾年,在社區黨委“育網式”工作法的引領下,小院裏的8名黨員牽頭,結合小區實際情況,帶著居民組成了自治小組,每個樓門都有微信群,居民遇到啥難事,都可以在群裏求助。

  前不久,17號樓的下水道堵了,樓門群一響,沒等我挨個通知,小區裏的退休黨員、在職黨員、熱心居民就組成了一支緊急行動隊。有呼叫搶修的,有關水閘的,有墩地擦墻的,有噴灑消毒液的……忙活了半天兒,終於找到了堵住下水道的“元兇”——一塊凝得如同板磚的葷油。這件事後,居民自發往小院公約里加了一條——“不許把剩菜剩飯倒入下水道”。

  自治小組還給小院制定了好幾套“應急預案”,只要居民在群裏一招呼,能立馬解決的立馬解決,不能解決的上報社區層面,還是解決不了的,再上報街道“吹哨報到”。

  趙海行 (石樓鎮二站村村民)

  我年輕時候,開四輪、拉紅磚,媳婦在磚廠食堂工作。磚廠2005年關了,我們二人失了業,只能到周邊村鎮打零工。2016年,媳婦摔了腿,農村合作醫療報銷以後還得自費2萬多元,掏空了家底,孩子上大專一年還得花2萬多元,我家一下子成了低收入戶,感覺生活沒盼頭。

  2017年,二站村黨支部給村裏引來林下經濟,種天南星、藥用牡丹和蛋白桑茶樹,前兩樣都賠了錢,偏偏這蛋白桑茶樹,長得那叫一個好!往後,鎮裏又給我們找專家、找設備,建起了制茶廠。我也跟著拜師學藝,慢慢地竟然成了村裏桑葉茶産業的“技術總監”。現在,我不光摘掉了低收入戶的帽子,還攢下了好幾萬元。等兒子娶媳婦時候,婚禮上的“改口茶”,就用二站村産的桑葉茶!

厚積薄發看房山“一區一城”新發展

 房山區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不見面審批”。

厚積薄發看房山“一區一城”新發展

 區內科技企業研發無接觸無人配送車,科技助力戰“疫”一線。

  基層築堡壘

  南廣陽城村用協商激發村莊治理活力

  契約治村 不訴自辦

  走進拱辰街道南廣陽城村回遷小區,門禁要“刷臉”,車輛不亂停,地上沒痰漬,電梯無廣告,車庫像展廳,樓梯像客廳……為什麼這麼有序?原因在於村子搬遷上樓前夕,全村18歲以上村民逐一簽字同意了一份小區管理辦法,並在民主監督中一絲不茍地執行下去。“違約必罰,違約認罰,自己的家自己管”成了村民的共識,回遷5年多來,12345熱線投訴屈指可數。

  小區管理辦法目前已經有8章25條,涉及治安管理、環境保護、清潔衛生管理、停車管理、消防和電梯管理、房屋使用及出租管理、懲罰。全村33名黨員按照“一人、一戶、一族”的模式,先管好自己,再管好自己一家人,再管好自己一族人,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在許多小區,物業和業主都有這樣那樣的糾紛,是12345熱線的“重災區”。而南廣陽城村居民和物業之所以沒糾紛,因為村“兩委”成員義務勞動,親自領導並參與小區物業管理。南廣陽城村黨支部書記石印起説,村裏的黨員自覺發揮先鋒模範作用,既分片包乾、與村民群眾打成一片、及時反映群眾意願、做群眾利益的忠實代表者,又責任到人、無條件執行村黨支部在充分尊重群眾意願基礎上做出的集體決策、做集體決策的堅定執行者。

  堅持精治共治法治,房山目前已經在全區範圍內100個基層治理示範點推廣拱辰街道南廣陽城村以“黨建引領群眾自治”為核心、以“協商民主、契約治村、群眾自治”為內涵的“廣陽經驗”,引導全區各社區、村自治從契約做起,精治從小事做起,共治從每家每戶做起,善治從人的心靈做起。

  全區推廣前,房山區還辦了一場專題研討會,與會專家紛紛認為,“廣陽經驗”是首都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成功探索,具有推廣價值。來自基層的黨員們表示,將把“廣陽經驗”與“接訴即辦”相結合,借鑒運用到街道各方面工作中,完善工作機制,向前一步、多邁一步、主動作為,解決好百姓的“三心事”。(北京日報記者 陳強)

  長陽鎮嘉州水郡北區社區黨支部

  “九元共治”讓超大社區良性運轉

  啞叭河與佃起河交匯處,坐落著房山最大的居民區——嘉州水郡北區。這裡有54棟居民樓,生活著2萬居民,商街、學校、藥店一應俱全。在社區黨支部的帶領下,這個超大社區形成了“黨建統籌,九元共治”的運轉模式,物管會、物業、轄區單位、居民等九類力量全都參與到社區治理中,實現良性互動。

  社區服務站裏,專門有個“我來辦”工位。居民有訴求,都可以來這兒反映。“這些數據每天都要匯總歸檔,跟接訴即辦數據一併作為績效考核依據,形成‘未訴先辦’常態化機制,實現‘降量提率’。”社區黨支部書記李雪東説,每一份訴求,都明確了解決時限——簡單問題社區自行處理,難度較大的及時上報長陽鎮,由鎮裏“吹哨”解決。此外,社區裏的每個樓門,還有“我來辦”微信群和“有事您説話”意見箱,方便居民更加含蓄地提出訴求。

  居委會的18名社工,為了更好地服務居民,現在全都變身成了“全能社工”,把所有與居民相關業務的辦理流程及政策製成電子版,方便每位社工既能準確回復,還能提高效率。每天都會有3人按照值班表在服務站為居民服務,剩下的社工全部下沉社區,包片入戶。

  在嘉州水郡北區,樓門長總共有140位,他們的所有努力,都是為了讓“矛盾不出樓”。社區黨支部把嘉州水郡北區劃為15個區域,由包片社工任“區長”,樓門長任“副區長”。大網格套著小網格,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不留縫隙和空白,實現“網中有格、格中有人、人在格上、事在格裏”。

  李雪東説,社區裏各方面力量、資源很多,但要把它們統籌起來、凝聚起來,並不容易。關鍵是要有一個主心骨,這個主心骨就是黨組織。“接訴即辦”工作也一樣,居民有公共利益的訴求,也有個性化的利益訴求,居委會自己能解決的問題並不多。只有依靠黨組織的力量,才能把各類治理主體凝聚到一起,大家共同出主意、想辦法,你出一把力,我出一把力,這日子才會越過越有滋味兒。(北京日報記者 陳強)

編輯:趙春曉
最新推薦
新聞
文娛
體育
環創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