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已形成至少四類野生動物生存環境

2017-03-14 15:24:31|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

  你有沒有想過,在上海這片鋼筋水泥森林裏,也會出現這樣的畫面:兩隻小禿鷲在同一地點逗留一週多,引來許多觀鳥愛好者遠遠圍觀;遷徙路過的鳳頭??留在了上海,帶著雛鳥在水裏游泳;還有貉和狐狸在近郊小區裏進進出出,列隊行走,被監控探頭拍下。

  而野生動物專家表示,上海已培育養護出至少四類適宜野生動物生存的環境,包括東灘濕地、橫沙濕地、松江天馬山、佘山以及幾大森林公園和郊區綠地林帶等等。

  遷徙鳥飛到上海便不走了

  前年年底和去年年初,上海出現3次觀測到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禿鷲的記錄,距離上一次觀察記錄竟然時隔150多年。

  2015年12月底,一名觀鳥愛好者在世紀公園上空發現一隻黑色巨鳥,拍下照片後經多方確認為大型猛禽禿鷲。而就在之後的3天,浦東宣橋地區的居民救助了一隻成年禿鷲,送到上海野生動物園暫養;又過了半個月,有人在崇明東灘一帶發現兩隻未成年禿鷲,它們逗留一週多時間,吸引了大批愛鳥人士前去觀察。

圖片默認標題

未成年禿鷲

  據上海市野生動植物保護管理站工作人員介紹,禿鷲在中國境內主要繁殖在新疆西部喀什及天山、青海、甘肅、寧夏等地,而在西藏南部、華中、華東等地區只有過零星出現。在華東地區,禿鷲屬於體態最大的猛禽之一,主要棲息于低山丘陵和高山荒原、山谷溪流和林緣地帶,常單獨活動,偶爾在食物豐富的地方形成小群。此前禿鷲在上海地區的記錄極為罕見,最近的要追溯到清代的太平天國時期。當時,愛爾蘭鳥類學家拉圖什在佘山島上採得一個標本,記載于1931年至1934年間陸續出版的《華東鳥類志》。據記載,當時長江流域戰亂的遺留物是吸引禿鷲的主要原因。

  專家分析,一個月內連續3次觀察到禿鷲極為難得。在上海中心城區被發現的禿鷲,可能是越冬離群的個體。去年入冬以來,在華東地區就不時有人發現猛禽超越其常規越冬區域,向更南方的地區越冬,這可能與北方地區的食物短缺或氣候嚴寒等因素有關。

  而從1922年至2013年,上海所有有確切文獻記載的鳥類有445種。從2000年至今,有確切觀察記錄的有383種,佔有確切文獻記載鳥類總種類數的八成。專家認為,禿鷲的偶爾出現,並不能證明是上海的生態環境有所改善,而另兩種鳥類習性的變化,或許能顯示出上海生態“吸引力”的增強。

  俗稱“浪裏白”的鳳頭??,在上海屬於131種“冬候鳥”之一,主要分佈在古北界(一個以歐亞大陸為主的動物地理分區)、非洲、印度、澳大利亞及新西蘭。每年都有一些鳳頭??飛到上海過冬,不少觀鳥者近年來在東灘濕地發現成年鳳頭??帶著雛鳥在游泳。據野保站專家分析,有可能少量的成年鳳頭??已經改變習性,把原來的“冬宮”上海變成一年四季常住的“家”,在此生兒育女。

  另一種是白鷺,在上海屬於52種“夏候鳥”中的一種。每當四五月份,會有白鷺飛到上海,在樹林、竹林中集群築巢生蛋。雛鳥出殼的時間也是插秧時節,有些成年白鷺會在周邊水田中捕捉食物來餵養雛鳥,等雛鳥長成,則會飛到遠一點、食物更豐富的沿海灘塗、沼澤等區域去覓食。近年來,整個冬天都有一定數量的白鷺在上海過冬,更有一些白鷺早在3月就已開始築窩孵蛋。

圖片默認標題

白鷺

  據悉,鳥類看重的棲息地條件一般有三個:一是隱蔽性足夠;二是食物充足;三是生存空間舒適。上海能長久地為鳥類提供這三種條件,能夠保持下去,的確會吸引和影響到一些鳥類,甚至改變它們原來的習性,成為新的上海“常住居民”。

  野生動物在小區列隊行走

  兩年前,家住閔行區燕南園的居民曾向媒體爆料,稱自家別墅小區內近來出現了數量龐大的貉群,還有黃鼠狼、狐狸等。有業主曾拍下照片,幾隻棕色的貉蹣跚走在小區通道和樹叢中,其中一隻口中還叼著食物。這些貉的體型與成年狗差不多,體態較胖,憨態可掬。而小區監控探頭也曾拍到過每天上半夜,成群的貉排著隊進入小區,遊到河道裏吃魚,快天亮時又排隊出小區。

  如今貉群越來越龐大,出洞時間也提早了,大白天也會大搖大擺地走在小區馬路上。物業人員説,小區的河道外面就是一片樹林,每天晚上,小區裏的貉還會與外面的貉隔岸“聊天”,裏面叫一聲,外面應一聲。

  這個小區綠化覆蓋率很高,綠化面積約有9萬多平方米。除了貉之外,小區內還有黃鼠狼、狐狸、錦雞等野生動物。據業主反映,有一窩三隻黃鼠狼將家安在了某幢別墅的平台下面,經常以田雞和錦雞為食物。還有業主反映,一天早晨開門,發現一隻獾被貓糧香味吸引,竟上門討食。

圖片默認標題

獐 資料圖

  還有一種動物,曾在上海絕跡,在“人工干預”下,近年又回歸了——它就是俗稱水鹿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獐。

  獐,曾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土著”。這種鹿科動物毛色棕黃,性情溫順,喜愛在灘塗、淺灘、多臨海、臨江或在泖田生活。據説,從新石器時代,獐就廣泛分佈于上海市郊。在松江的廣富林遺址中就有獐的骸骨。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獐逐漸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上世紀初在上海絕跡。

  直到八年前,松江區農委、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和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站一起組成“獐重引入種群擴繁技術和野化技術研究”項目組,從浙江舟山群島引進了17隻獐在上海野外林地放養,希望重新找回這個種群。

  放養的獐生活在松江區葉榭鎮黃浦江邊一塊約100畝的涵養林裏。這裡林地保護良好,喬木中有高大的香樟和復羽葉欒樹,灌木有梔子,草本植物有茜草科的豬殃殃、菊科的黃鵪菜和馬蘭、毛茛科的刺果毛茛、豆科的大巢菜等,初步構成了獐生活所需的植被多樣性環境,可供獐覓食的食源性植物就多達十幾種。

  項目組專家表示,上海各個林地內的樹木雖然鬱鬱蔥蔥,但林內生物多樣性還比較匱乏,完整的生態鏈還沒有完全建立,需要通過人工方法增加這種多樣性。處於生態鏈頂端的大型哺乳動物的引入,將成為生態建設的重要標誌。而據專家初步考察,上海已培育養護出至少四類適宜獐生存的環境,包括東灘濕地、橫沙濕地等濱海濕地在內的近自然棲息地;人為干擾較少的次生棲息地,如松江天馬山、佘山等次生林地;大型郊野公園等可控的半人工環境,如奉賢海灣國家森林公園、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等;四是包括環城綠帶等在內的郊區綠地林帶等半人工環境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