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泥瓦匠”灶花媲美西洋壁畫

2017-05-23 10:12:47|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鍋底草灰作顏料 蘆葦竹根當畫筆 崇明“泥瓦匠”灶花媲美西洋壁畫

  在崇明區向化鎮,今年63歲的黃漢生是遠近聞名的崇明灶花非遺傳人。畫了40多年的灶花,灶頭是他的畫板、鍋底灰是他的顏料。妙筆生花中,花鳥魚蟲就活靈活現地來到了鄉間的灶臺上。

  如今,隨著城鎮化的加速,農村燒柴火的灶頭已被潔凈衛生的液化氣灶所代替,灶花也淡出崇明人的日常生活,走進了博物館,灶花技藝卻成為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得以保留。黃漢生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學習畫灶花,讓崇明灶花藝術得到推廣、傳承。

  圖片默認標題

■黃漢生在課堂上傳授灶花技藝

  從泥瓦匠到非遺傳人

  大灶臺的飯菜香,是崇明人的集體記憶。炊煙每天從農家的柴火灶頭裏飄逸而出,深褐色的棉花秸稈在紅紅的灶膛裏劈啪作響,飯香便溢滿了整間屋子。“大灶燒的菜就是香,哪怕是炒個青菜也能讓整個屋子飄蕩著好聞的菜香。”黃漢生説。

  灶花就生長在這樣接地氣的飲食文化中。黃漢生回憶,小時候,因為怕燒火時的秸稈煙灰從灶口飛出落到灶臺的鑊子或灶臺上的盆碗內,所以家裏做飯的灶臺都與灶口間砌一垛墻加以遮擋,這墻很高,墻面空著不好看,每戶人家都會在砌灶的時候在上面畫各種各樣的圖案作為裝飾,這就是灶花的由來。

  黃漢生從小就喜歡畫畫,鄉村裏的小夥伴一起隨便“涂兩筆”,就他畫的飛鳥和花草最像。然而,天賦再高,農村娃想要以畫為生在當時還是奢望。初中畢業,黃漢生就做起了泥瓦工,幫別人家裏新砌一個灶頭 ,別人收工回家了,他喜歡留下來看老師傅畫灶花,一邊看一邊臨摹。沒過多久,黃漢生就成了村裏最年輕的灶花師傅,“只要告訴我想要什麼題材,我就能畫出來。畫一幅灶花短則幾個小時,長的需要一兩天。”

  黃漢生畫得最多的就是“年年有餘”、“五穀豐登”、“龍鳳呈祥”等象徵著美好的花鳥魚蟲、山川河海。一隻小鳥、一朵小花,在黃師傅的精心勾勒下,很快就初具雛形,稍加修飾,就變得惟妙惟肖起來。

  舊時,農村對灶臺十分重視,“誰家灶頭沒有灶花會被鄙夷為‘光頭灶’,傳説這種‘豆腐灶’會惹灶君老爺生氣”。而好的灶花是一直保留的,就是灶燒老化了主人家也不讓拆,幾經修繕翻建也要保留灶壁上的灶花圖畫。

  民以食為先,食以灶為前。黃漢生説自己最忙的時候,附近人家排著隊請他去家裏畫灶花。

  如今,黃漢生的頭銜有很多:上海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協會會員、上海市市級灶花代表性傳承人、崇明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上海崇明灶文化研究會理事。近年來,他多次代表崇明參加上海市和全國的比賽和表演,其作品在蘇浙滬地區和歷屆南江風韻杯崇明灶花藝術節上多次得獎。  

  圖片默認標題

■“泥瓦匠”黃漢生在畫灶花

  灶花技藝堪比歐洲文藝復興

  灶花退出了崇明人的生活,黃漢生現在也只是偶爾才畫,但“手上功夫”還在,他每次畫灶花,都讓圍觀的人佩服不已。

  最正宗的灶花,都是在農村就地取材,不用專業的美術材料,“畫筆用崇明最常見的蘆葦、竹根、白山羊鬃毛等製成的蟹爪筆,顏料則是鍋底灰,以及用米酒和草頭、磚頭等有色物自製。”黃漢生介紹。

  崇明人的灶臺上,沒有重復的灶花。黃漢生畫的灶花都是即興之作,不打草稿,不作修改,下筆為準。“因為灶花所用的顏料很特別,顏色一旦被吸收進灰泥中,是不可能修改的。”

  黃漢生擅長將工筆和寫意兩種畫法融于一體,同一灶花構圖上通常動物以工筆為主,花卉草木以寫意為主。作畫前,黃漢生會先在灶壁刷一遍白石灰水,灶壁被粉刷得雪白晃眼,然後用黑墨水畫邊紋線和畫框,再在每個畫框中繪圖填色,這個精美的彩色畫配以黑色的邊框,會在雪白的灶壁上顯得對比強烈,在遠處看過去可以讓灶花更富有立體感。

  “很多灶花師傅都是泥瓦匠,給人家砌灶頭後,在粉刷得雪白的灶壁上作畫。”

  2006年向化鎮開始舉辦灶花藝術節,灶花“登堂入室”,專家專門對此作了研究,結論讓黃漢生吃了一驚,灶花竟然被拿來與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壁畫做起比較。

  灶花的繪製方法,恰似舊時歐洲文藝復興以前畫家們常用的畫法之一——濕壁畫的作法。這是一種刷底壁畫,趁所粉刷的石灰還未乾燥時,立即揮筆在上面作畫,其顏料能滲透進粉層,以後隨著烘烤和自然揮發,灶山漸幹,上面的畫作能經歷幾十年不變形、不褪色。

  只是在灰底、顏料的選擇,以及繪畫技巧方面,崇明灶花和歐洲的技法有較大的差別。

  崇明的灶花寄託著人們的美好願望,如灶上畫“竹”寓意“祝(竹)報平安”,畫“魚”意味著“年年有餘(魚)”,畫“鷹、鴿”,反映人們心想“雄鷹展翅、和平吉祥”。不同時代,灶花的內容也有所不同,執筆者會將當時的“流行元素”呈現在畫中。比如建國初期,大家都普遍用旭日東昇、勞動最光榮、學大寨等圖案。

  走進校園開設灶花興趣課

  過去,在崇明10個泥瓦匠裏8個會畫灶花,可如今,隨著農村灶頭的日漸消失,灶花也漸漸淡出了人們日常生活的舞臺,黃漢生和幾個僅有的灶花師傅,都已年逾花甲,“我最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輕人學習畫灶花,讓崇明灶花藝術能夠更好地推動和傳承。”

  黃漢生現在是向化鎮向化小學的課外輔導員,他經常會來到小朋友中間,向該校灶花社團的孩子們傳授灶花技藝。向化小學從2011年開始開設灶花興趣課,並逐漸建立起一支由專家帶教團隊、項目骨幹研究團隊和校外輔導員組成的崇明灶文化研習和傳習團隊。去年上半年,向化小學“崇明灶花”項目還代表上海參加了全國第五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

  “泥瓦匠的活又累又苦,現在的年輕人都不願意去幹了,但希望老祖宗留下的灶花這門手藝不要失傳了,這裡面學問可大著哩。”黃漢生由衷地説道。

  為了保護灶花這一民間藝術,崇明從2006年起,每年都會舉辦灶花藝術節,2012年,崇明灶文化博物館開館。博物館由灶神傳説、灶具薈萃、灶花集錦、灶臺美食四個區域組成,收集了近500種不同的灶花。為了保持崇明灶花的原汁原味,在建館前工作人員挨家挨戶深入農家,將一幅幅農家灶花拍攝拓印,並邀請黃漢生等灶花傳承人進行指導。目前,“崇明灶花”已被列入上海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黃漢生作為崇明灶花的傳承人,對灶花藝術的熱愛始終如一,正是在他們的堅持下,這幾年,崇明灶花逐漸走上了轉型路,從過去單一的黑白色,發展成題材豐富的彩色灶花,作畫的形式也從灶頭搬到墻面、梁柱等。

  灶文化,留給我們的是一個對已逝歲月的難捨情結,是一份值得保存的珍貴遺産。記住它,我們就記住了農家生活的多姿風情。 (新民晚報記者 程績)

  相關連結

  崇明灶花

  崇明灶花是上海市崇明區的傳統民俗藝術,是上海市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灶花,是民居廚房的裝飾畫,在每家人家灶頭的“灶山”(裝樜、護煙囪和灶面的短墻)上,畫上各種圖畫與圖案,民間稱之謂“灶頭花”。它不但流行于上海,還流行于整個江南各地。灶花的內容主要有五穀豐登(以稻穀、麥穗等作裝飾圖案),六畜興旺、牡童嬉牛、雄雞鳴晨、神話傳説(嫦娥奔月、劉海灑金錢、福祿壽三星等),山川景物(湖光山水、花鳥魚蟲、梅蘭竹菊、奔鹿飛鶴)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