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品嘗非遺美食,體驗手工技藝,參觀文物建築……親近非遺,上海開啟全城“非遺嘉年華”
市級非遺傳承人周若妹在“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主會場活動現場介紹海派剪紙技藝。本報記者葉辰亮攝
在寶山區,經過不斷的研發和調試,幾近消失的非遺美食“羅店天花玉露霜”被成功復原,重回人們的視線。在閔行區,“上海民族樂器製作技藝”“七寶皮影藝術”“莘莊鉤針編結”“顓橋剪紙藝術”“上海細刻”等30多個國家級和市級非遺項目齊聚華漕手工技藝體驗基地,向人們展示傳統技藝之美……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産日”,上海開啟全城 “非遺嘉年華”,350多名傳承人走進全市250多個文化設施開展800余場非遺活動,涵蓋互動體驗、講座培訓、展演展映、專題展覽等多種形式。同時,全市近百處文物建築集中向公眾免費開放。其中,首次敞開大門的黃浦區原法租界會審公廨及警務處舊址和靜安區德萊蒙德住宅,更是吸引了市民競相前往參觀。
從“進社區”到“在社區”,讓非遺回歸民眾生活
9日上午,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産系列活動主會場活動在大世界舉行。活動現場,五位非遺傳承人代表共同啟動 “非遺在社區”活動,一項覆蓋全市的非遺社區傳承傳播工作由此正式拉開序幕。
“非遺的本質,是以人為核心、以生活為載體的活態傳承實踐,是一個民族、一個地區、一個鄉村乃至一個社區的生活方式。非遺源於民間,我們要讓它們回歸民間。”市文廣局公共文化處(非遺處)處長楊慶紅如是表達了“非遺在社區”活動的舉辦初衷。
據透露,得益於得天獨厚的歷史、地理和人文環境,上海的非遺融合古今、交匯東西,呈現鮮明的近現代工商業文明特徵,在以農耕文明為主體的中國非遺體系中獨具特色。截至目前,上海建立了較為完備的非遺項目和傳承人三級名錄體系,現有國家級項目55項、市級項目 220項、區級項目 400余項,國家級傳承人 120名、市級傳承人647名、區級傳承人800余名。
“各區近些年已陸續開展‘非遺進社區’活動。進與在,雖僅一字之差,但‘進’強調的是時效性,而‘在’則是讓非遺在社區紮根。總結上海十餘年來的非遺保護歷程,我們意識到:在現代城市環境中開展非遺保護的關鍵,是回歸當地民眾的生活,使之在千家萬戶的日常生活中得到傳承。”楊慶紅説。
在9日的大世界主會場上,除了在舞臺上呈現各自的非遺絕活,本市16個區還專門設置了展位,邀請傳承人現場演示,通過展板、圖文、宣傳資料、傳承人作品立體呈現非遺家底。現場互動頻繁,十分熱鬧。
非遺體驗集市全天候不間斷開放
全市250多個文化設施也推出了各項非遺傳承活動,市民隨意走進一個社區,就能參與、體驗。比如,寶山區12個街鎮與35名傳承人約定,6月8日至10日,每個街鎮的社區文化活動中心每天都要開展培訓、展覽等“非遺在社區”活動。在黃浦區,四個非遺傳習基地和15個傳承點迎來海派燈彩、上海剪紙、面塑等多項非遺體驗活動。
在嘉定新城西雲樓廣場,嘉定區非物質文化遺産體驗集市全天候不間斷向市民開放。市民們吃著熱騰騰的南翔小籠、徐行蒸糕,聽著悠遠多彩的嘉定竹刻歷史,看著草編、篾竹等傳統技藝精妙手法,體會著非遺為生活帶來的實實在在的美好。
今年恰逢嘉定建縣800年。做好非遺保護與傳承,是發揮嘉定“教化之城”的底蘊和特色、擦亮“教化嘉定”文化名片的有效途徑。五位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獲頒嘉定區“非遺在社區”非遺名師聘書。未來,他們將在學校、社區的各個角落,常態化開展演、講、示、教等公益性傳承傳播活動,從而形成“每個街鎮有非遺、每個社區有傳人、每個設施有活動”的活態傳承局面。
“形”“魂”並重,讓“鄉村振興”底氣更足
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還成了彰顯鄉村文化魅力的舞臺。昨天,長三角地區的十支蓮湘隊伍齊聚金山區廊下生態園,參加2018金山區鄉村藝術節開幕式暨“廊下杯”長三角蓮湘展演,帶動了長三角文化交流。在廊下生態園廣場、山塘村古戲臺、廊下小學、特色民居等地,有民間達人、民俗文化集中展示,也有各類風味小吃挑動味蕾,還有廣場舞大賽、大型滬劇《新娘奇冤》等人氣集聚。
據了解,金山區為落實成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區”要求,正實施鄉村文脈傳承工程,將通過三年時間(2018-2020年)開展上海金山鄉村藝術節活動(自“文化和自然遺産日”至中秋節),全面發掘“八個一”鄉土文化資源,即:一批生動、精彩、讓人印象深刻的民間故事;一批可以展示鄉村風采的非遺表演項目;一批傳統手工技藝;一批具有特色的傳統節慶;一批讓人難忘的傳統風味小吃;一批讓人聽過會有點感動或感觸的歷史人物;一批體現傳統價值觀的族規家訓;一批體現鄉村歷史的遺址遺跡。同時,挖掘鄉村的記憶、文脈和能人,深入培育“五個百”項目——發現百位民間文化達人,創作百篇民間傳統故事,發掘百種民間鄉土記憶,打造百處鄉村文化景觀,建設百個百姓文化展示平臺。努力留住鄉愁和風情,在風貌塑造上留住鄉村的“形”,在文化傳承上留住鄉村的“魂”,讓“鄉村振興”底氣更足。
從文物建築中近距離感知歷史
6月9日,全市近百處文物建築向市民敞開大門。早上九點不到,建國中路22號門口已排起了長隊。這裡是原法租界會審公廨及警務處舊址,為外廊式建築,三層磚木結構,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底層水泥倣石飾面,有外置石梯,開拱形窗洞;一至二層採用清水紅磚砌築,磚工精美。“嗲!”前來參觀的市民紛紛在建築前合影留念。該文物建築建成于1918年,今年正值建成 100週年,是第一次向公眾開放。昨天的參觀需提前通過上海文化雲預約,但現場依然有不少沒來得及預約的市民前來碰運氣。“我看到介紹裏説這裡最初是原法租界依據不平等條約設立的司法機構,曾關押了陳獨秀、七君子等進步人士,更見證了中國共産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的風雲往事。這麼重要的歷史建築,有了機會一定要來看看。”市民張先生説。
另一處首次對外開放的文物建築是靜安區德萊蒙德住宅。它由上海的白禮氏礦燭公司購地投資興建,于1917年落成,因外僑德萊蒙德在此居住而得名,是一幢三層三開間的英國文藝復興風格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