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研學旅行 身體和心靈都在路上

2018-08-03 09:54:03|來源:文匯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曾有業內人士坦言,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場域比較單一,實踐教育環節薄弱甚至缺失,已成為制約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瓶頸。學校應該 “給學生更寬廣的教育”,那就是要創設條件,讓學生們多見識,多歷練、多體驗, “行而後知”。

  古語雲: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於年輕學子來説,走出教室這一狹小天地,瞭望廣闊無邊的外部世界,是內心的嚮往,也是成長的需求。

  2016年,教育部等11個部門聯合發佈 《關於推進中小學生研學旅行的意見》 (簡稱 《意見》),其中明確要求,中小學要將研學旅行活動納入教學計劃。至此,中小學生們走出校門感受 “立體式學習”有了依據和規範。現在,每逢寒暑假,越來越多的學子背上行囊,踏上了驚奇與感動並存的研學之旅。

  這是一段身體和心靈都在路上的獨特經歷——鄉野小路兩側,除了稻田如茵的田園畫面,還有歷史變遷的痕跡遺存;大山村落盡頭,除了炊煙嫋嫋的閒適生活,還有不為人知的革命往事;花葉脈絡之下,除了老師教過的生物知識,還有奇妙未知的自然規律。

  如果説以前書本是孩子的世界,那麼現在世界就是孩子的書本。

  促進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相互融合

  今年7月初,晉元高級中學的387名高一學生和教師兵分兩路,一隊前往抗日名將謝晉元將軍的故鄉廣東,一隊前往新四軍老戰士、老校長石剛的故鄉江蘇泗洪,開啟為期七天的紅色研學之旅。這群孩子就讀于一所擁有紅色血脈的學校,又熟讀過抗日戰爭的歷史,但真正踏足革命老區時,他們才感到歷史 “活”了起來。

  高一學生王因時參加了廣東之行,除了造訪葉劍英元帥故居、黃埔軍校舊址等紅色基地,在梅州蕉嶺縣,她和同學們還一起重走了謝晉元將軍的求學之路。 “那條路來回一共14公里,現在有橋和路可以走,當時可沒有這麼好的條件。”那一刻,率領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將軍這個出現在歷史書中的名字和形象真正鮮活了起來。

  在江蘇研學旅行的最後一天,晉元高級中學的師生來到了大包乾制度的發源地——安徽省滁州市鳳陽縣小崗村。平坦的柏油馬路,蔥鬱的行道樹,現代化的農業大棚…… “村”似乎只作為一個名字停留在歷史中,如今已看不到太多痕跡。若非親臨此地,誰又能想到,這裡曾是一個人均收入只有幾十元的小村,食物靠國家配給,土地荒置,生活困難,正是大包乾制度的實踐和改革開放改變了這片土地。

  “平面文字和圖片再翔實清晰,也難重現一段激昂、艱苦的往昔歲月。”晉元高級中學德育處主任姜煒感慨,“書本知識和生活經驗需要呼應,而我們的孩子離這些歷史太遠了,要讓他們親自走上那一片片承載時光和記憶的土地,感受它們的今天,回望它們的昨天。”

  同樣將研學旅行延伸為 “立體式學習”的還有上海市銅川學校。最近,學校組織了36名四至七年級的學生奔赴陜西省銅川市,當地擁有的特殊丹霞地貌成了學生們的一大研究課題。

  在中學地理課本上,丹霞地貌被定義為以陸相為主的、紅層發育的、具有陡崖坡的地貌。在銅川,大家看到的丹霞地貌卻是 “黑色”的。難道書本知識錯了?當地的一位地理學專家為孩子們揭秘:原來,丹霞地貌的形成也分為不同年代。黑色的丹霞地貌屬於 “青壯年”,再經過若干年的發展才會逐漸轉紅。

  “在研學過程中,孩子可以將地理、生物等各科知識融會貫通,並且通過現實體驗,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激發好奇心和主動尋求答案的慾望。”上海市銅川學校校長夏時勇這樣説。

  離開城市,認識真正的中國鄉村

  苧麻、楓香、醉魚草、魚腥草、透莖冷水花;金腰燕、領雀嘴鵯、黑短腳鵯、山麻雀、煙腹毛腳燕……這些很難在城市中見到的草木花鳥,往往隱于自然深處。通過研學旅行,自小成長在高樓大廈間的孩子得以窺見城市之外的美麗鄉村景致。

  記者從上海師範大學附屬外國語中學了解到,這個暑假,12名有生物學特長的高一學生在兩位生物教師的帶領下,前往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浙江天目山開展為期四天的生物學野外考察,其間考察隊每天人均步行約25000步,上下海拔近500米,但孩子們樂此不疲——白天,他們津津有味地觀察各種草本植物,細心記錄下每一種鳥兒鳴叫的聲音,並把收集到的植物和昆蟲製作成標本;夜晚,考察隊則拿著手電筒外出 “探險”,他們在夜遊中見到了螢火蟲在黑暗中美麗又魔幻的身姿,還偶遇了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原矛頭蝮 (俗稱 “烙鐵頭”)。

  考察隊成員汪嘉怡驚嘆于大自然的神奇奧秘,她説: “我常聽媽媽説起,小時候在鄉下的老家,每到夏天的晚上就能看到螢火蟲,但我在城市裏從未見過。夜遊那天,螢火蟲漫天飛舞的一幕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中。”

  深入鄉村、了解鄉村,目的是為將來的農村發展做出貢獻。在曹楊二中,有一條名為 “鄉村三部曲”的研學路線貫穿了每個學生高一、高二的學習過程。

  據悉,學校每年都會組織高一博雅班的學生前往社會學家費孝通曾經寫成 《江村經濟》一文的江蘇省江村,開展寒假社會調查活動。學生們需要確立一個研究課題,之後走進每一家農戶,感受真實的中國鄉村,最終報告成文、彙報答辯。針對高二學生,2012年至今,學校將學農地點聚焦在甘肅省會寧、榆中、定西等貧困縣,通過參加貧困農戶三天的農業生産勞動,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農業生産勞動技能,懂得勞動的價值;同時通過 “走進農家”等各類實踐活動,幫助學生了解當今中國農村變化和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同時,更加關注貧困地區農業、農村、農民的現狀。

  提供更寬廣的教育場域,實施素質教育

  在研學旅行被納入中小學教學計劃之前,曾有業內人士坦言,長期以來,我國的教育場域比較單一,實踐教育環節薄弱甚至缺失,已成為制約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的瓶頸。

  放眼國際,研學旅行並不是一個新鮮詞。據了解,日本在小學、初中、高中階段,會分別組織一次修學旅行。小學的修學旅行主要以體驗鄉土文化和自然環境為主,中學以上的修學旅行大多以傳統文化體驗、職場體驗為主,也有自然體驗、生活文化體驗等。

  復旦大學第二附屬中學黨支部書記瞿麗紅認為,學校應該 “給學生更寬廣的教育”,那就是要創設條件,讓學生們多見識、多歷練、多體驗,“行而後知”。據了解,該校探索研學旅行模式已有十餘年。近年來,學校將傳統的春、秋遊活動調整為 “行走基地+親近自然”實踐活動,每年組織學生前往國家機動車檢驗檢測中心、通用汽車集團、中國極地研究所、四行倉庫等已簽約的 “學生綜合素質培育基地”開展主題活動。

  與此同時,學校先後與雲南、貴州、寧夏、青海、山東、浙江、江蘇、香港等地的十一所學校建立合作聯盟,加強實踐育人基地建設,培養學生擁有胸懷天下的責任意識、文化視野。瞿麗紅説,幾年來,孩子們的行走足跡遍及六省一市,並按學段由近及遠的梯度推進。如預備年級赴浙江省義烏市望道中學,初一年級赴山東省臨沂市實驗中學,初二年級赴寧夏回族自治區西吉縣平峰中學。三個年級的“行走系列”現已成為學校的 “移動課堂”被固定下來,每一次行走,都留下了堅實的腳印。

  普陀區教育局長范以綱表示,研學旅行是一種聚焦核心素養的創新育人模式,因為研學旅行讓學生接觸自然和社會,豐富了學生社會學習的經歷,促進了學生社會化的進程。學生在研學過程中,將課內知識運用於社會行走,在培育愛國情懷的同時,鍛鍊了實踐能力,培養了自立意識,提升了科學素養,豐厚了文化底蘊,而這些是學生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