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垃圾分類公益宣講”進上海愛心暑托班 培養學以致用環保習慣
垃圾為什麼要分類?如何分類?分類有什麼好處?8月22日上午,在靜安區彭浦鎮的愛心暑托點,孩子們圍坐在一起,仔細聆聽老師的講解,並通過“卡牌投遞”小遊戲、問答題環節等,學習垃圾分類知識。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孩子們對垃圾分類的知識點學習領悟得很快,有些孩子在學校也學過,然而問及在學校、家裏是否已經“學以致用”,一些孩子坦言“還沒有”。
圖説:垃圾分類公益宣講走進上海愛心暑托班 新民晚報記者 裘穎瓊 攝
團市委社會工作部副部長吳凱銘介紹,垃圾分類公益宣講從2014年愛心暑托班開辦伊始,一路陪伴愛心暑托班的成長而日趨完善,從最初的100場宣講擴充至今年的500場;從最初簡單的講解到現在配合多媒體課件的多彩化展示;從原先簡單的字紙簍到專門訂做符合統一分類標準的垃圾桶教學道具,“垃圾分類從娃娃抓起”的初心從未改變。
今年,市綠化市容局聯手團市委,打造“專業化訂制課件”“項目化專職執行”“社會化講師招募”的活動模式。自7月6日宣講活動啟動以來,截至8月21日,150名志願者已完成了537場宣講,超過預期500場的目標,累計服務時長740多小時,直接服務小學生28000余人。
在愛心暑托班開展“垃圾分類公益宣講”,是為了從小培養起孩子的綠色環保意識,進而養成習慣,再來以“小手牽大手”的方式帶動大人。不過,記者在採訪中發現,在孩子們時間待的最多的學校和家裏,垃圾分類的實際應用還不算太理想。一位四年級學生坦言,雖然自己會分,但學校和家裏都不怎麼分。“班級裏只有紙簍,一般同學都扔些紙張。有時候有課外活動才帶點吃的,吃剩下就只能偷偷扔。在家裏,有時候我想分類扔垃圾,爸爸媽媽總催促我快點扔,別分了。”
一位志願者老師告訴記者,對於孩子來説,學會垃圾分類並不難,關鍵是要學以致用,這就需要社會和孩子身邊的“榜樣”們一起行動起來,為他們創造條件和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