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紀念上海開埠180週年—講好上海故事系列活動”首場報告會在張江科學城舉辦。活動由教育部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大學江南文化研究中心(籌)、上海江南書院等共同主辦,希望展現上海“開放、創新、包容”的城市品格,以提升城市軟實力。
熊月之作《上海開埠初期的難事、趣事與意外事》專題報告 供圖 上海江南書院
當日,上海社科院研究員、中國城市史研究會會長、上海江南書院院長熊月之作《上海開埠初期的難事、趣事與意外事》專題報告。據介紹,1843年以後到1864年二十多年間,上海實際上有過兩次開放。第一次開放,即開埠通商,設立租界;第二次開放,即1853年以後租界向華人開放,華洋混處,上海城市重心北移,範圍擴大。第一次開放決定了上海與外部世界特別是歐美世界的聯繫,第二次開放決定了上海城市內部的結構,影響了上海在整個中國的城市地位。
熊月之指出,第一次開放,上海地方政府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前提下,平實地履行國際條約,通過華洋分處、分設海關、劃定租界、避免衝突等方式,平緩地度過了因開埠帶來的衝擊,在被動中有主動,營造了較為寬鬆的營商環境,也順應了江南地區投身國際貿易的內在需求。
第二次開放,因上海居民遭遇突如其來的戰亂,當租界成為華洋混處的共同空間後,國際、國內多種因素錯綜複雜作用的結果導致中外利益共同體的形成。熊月之認為,“這是寓居在上海的外國人與寓居在上海的江南人,講究實際的智慧結晶。這是一種自發的社會秩序,也可以説,這是當時寓居在上海的中外商人的智慧結晶。”
1853年,上海對英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已經超過廣州,躍居全國第一。到19世紀50年代末期,在中外經濟、政治、文化聯繫方面,上海在“五口”中已處於遙遙領先位置。據悉,到19世紀五十年代初,上海已有外僑二百多人,住宅一百多幢;建有英國倫敦會、美國美以美會、美國浸禮會等教堂;設立有英、美、法、葡、荷、丹、普魯士、漢堡、瑞典與挪威等國領事館;另有墨海書館、洋文書館、《字林西報》等文化機構;醫院、藥店、銀行、學校及娛樂場所也次第興建起來。五口通商,為何上海獨盛?熊月之認為,綜合而言,這與地方民情風俗、文化傳統,地方官處理事務的眼光與能力,都有關係。
上海開埠以後,也發生過一些現在看來的趣事。“最早抵達當時上海縣城的外國人,都是英國人,他們身材高大,皮膚白皙,高鼻、深目、卷髮,與中國人相貌頗為不同。開埠以後的上海本地人,第一反應是好奇、圍觀。上海人商業頭腦向來發達。見有那麼多人喜歡圍觀西洋人,有人就明白這是個商業機會,於是動了賺錢腦筋:賣票,有償參觀。”熊月之指出,“對於這則史料,不少人曾表示懷疑,但是,後來看了外國人的通信,特別是他們寫的筆記,這才得到證實確有其事。不光在上海城裏是有償參觀,在鄉下也是一樣。”究其原因,上海有經商傳統,但沒有仇洋傳統,所以沒有反入城鬥爭,也沒有發生強烈的中外衝突,除了好奇,就是賺錢。(文 彭麗 于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