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公共教育活動如何“出圈”

2019-08-12 16:01:56|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劉徵宇 |責編:李勝蘭

  受颱風“利奇馬”影響,為保障極端惡劣天氣下的參觀安全,上週末,本市不少美術館、博物館臨時閉館。閉館了,是否意味著美術館公共教育活動也隨之停止?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將原定於前日下午進行的“詩歌來到美術館第59期:孫磊詩歌朗讀交流會”現場活動取消,改為同一時間線上直播。記者從市文旅局獲悉,今年第二季度本市美術館開展公教活動701場,美育普及形式更加豐富多樣,除了傳統的語音導覽外,滬上美術館的重要展覽均配備二維碼導覽,觀眾通過手機等移動設備獲取展覽和作品信息逐漸成為常態。如今,美術館公教正突破物理空間限制,用更加多元的方式走入觀眾,傳播美育種子。隨著公教活動逐漸“出圈”,也給了人們“打卡”展覽之外深入美術館的理由。

  用一些細節去感染觀眾

  美術館公教打破了暴風雨的“結界”,讓詩歌給這座城市帶來了溫度。這種大膽的嘗試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最近,民生現代美術館剛搬入靜安新業坊,改造後的老廠房儘管提供了良好的展陳空間,但總讓人覺得有點“冷冰冰”。前不久,美術館公教部根據最近的“宮島達男:如來”展覽設計了LED工作坊,指導老師根據現場空間用很多白色氣球做了一個互動裝置,輕輕觸碰,氣球就會由暗變亮。活動已經結束,原本打算拆掉的氣球卻還挂在天花板上。

  “我們發現有了氣球後,現場的氛圍被改變了。”民生現代美術館公教部負責人黃蓓蓉表示,這啟發美術館公教在拓寬形式上進行新的思考。“等這些氣球沒氣了,我們考慮設計徵集活動,請公眾對美術館的天花板做佈置和展示,增加空間趣味性。”

  如今,美術館的觀眾人群結構越來越年輕,他們喜歡在展覽中拍照,但如何讓他們在拍照之餘能夠有所獲得和思考?業內人士指出,美術館不同於網紅打卡點或者商場,培養觀眾如何觀展,如何在美術館這個公共場域裏規範自己的行為,這些都是公教的目的。

  公教除了具體的活動,也體現在美術館的細節上。觀眾進入美術館後所看到的,包括工作人員的行為、言語,都要能體現出美術館的特殊屬性。某位美術館的保安會開心地跟現場觀眾分享場館的淵源和設計理念;有些美術館前臺也會給出熱心指引和介紹觀展須知等,這些都是一種無形的美術館公教,增加了美術館溫度。“我們的美術館相比國外起步較晚,更加需要用一些細節去感染觀眾,讓教育這件事不再只是自上而下。美術館需要的不是一次性觀眾,而是多次來到美術館的觀眾,要讓他們每次都能獲得更好的體驗。”黃蓓蓉認為,要讓公教“出圈”,意味著美術館公教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公教主體不限于美術館

  目前,全市有89家美術館,但公眾對許多美術館的知曉度並不高。劉海粟美術館公共教育專員朱慧勤發現,很多觀眾誤以為劉海粟美術館是私立美術館,對於劉海粟的人生和藝術也缺乏了解。“我們必須多做一些事情,推廣美術館和海老的精神。”

  去年,劉海粟美術館發起“粟上海·公共藝術與社區營造計劃”,將藝術植入上海的街巷里弄,激發社區活力,首個項目已經在愚園路社區成功開設。今年由2019“海上文博”上海創意設計大賽延伸出的文創開發“雙C認證”平臺,也有望獨立運作,為上海文創産業注入新的活力。

  劉海粟美術館教育推廣部副主任趙姝萍介紹,藝術家工作營項目主要在設計領域,通常為期五到七天,是面向專業人士的研究項目。但去年以來,該項目走出安全區,到館外尋找合作力量。“其實粟上海原本只是建築主題的工作營,沒想到在多方助力下,反而有了‘小題大做’的機會。現在,我們也開始轉變思路,在公教活動上尋求更多館外合作,讓路走得更寬一點,也會衍生出不同的亮點。”

  去年,上海雙年展開啟了館校合作模式,由復旦哲學院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一起舉辦開幕論壇,做深度文化討論,相關學術成果通過院校的力量出版和保存。業內人士指出,不少美術館的公教活動觀眾往往囿于固定的小圈子,輻射面有限,通過不同機構合作的方式,可以互相利用現有品牌,將活動輻射得更廣。

  想要進一步“出圈”,必須在公教活動上有更多的思考,活動時間和活動方式等都是需要考慮的細節。此前,劉海粟美術館開出工作日的夜場活動,正是在觀察到週末以親子和老年人群為主的情況下,為拓展觀眾群所作出的嘗試。“存天雅集”則是一種新的公教活動形式,通過邀請專業人士和招募愛好者在展廳裏近距離交流,打破了傳統你説我聽的模式,每個人都可以分享自己對藝術的體會。

  業內人士指出,美術館公教越來越強調參與性,從單項輸入變為公眾切身參與,身體力行去體驗,才能真的讓觀眾受感動、被影響。比如大英博物館和BBC合作的“百物看世界”節目播出期間,還聯合開放了特別網站“世界的歷史”,除了展出來自英國350家博物館的文物外,還鼓勵使用者上傳自己所有的物品,講述這些物品對世界的意義。這種讓觀眾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的方式,無疑也是公教活動的一部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