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社區卡激活校園體育場地資源

2017-01-23 16:26:10|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去年11月,上海理工大學對田徑場部分時段實行收費開放,引發爭議。學校場地收費,一些周邊居民無法接受;但校內體育設施首先是確保教學,學校方面也無法回避免費開放帶來的安全維護和管理成本問題。

  一邊是居民日益高漲的體育健身需求,一邊卻是校方對安全管理的顧慮——學校體育場地開放,究竟如何破題?在上海松江區,一張小小的“松江社區卡”解開了“上理工式困惑”,徹底激活社區校園場地資源的有效開放。

  半年鍛鍊人次增三成

  傍晚6時,居民劉小萍掏出松江社區卡,在上師大附屬外國語小學門口的刷卡機前輕輕一劃,便踏上彈性十足的紅色塑膠跑道,“我們老人想鍛鍊苦於沒有場地,現在學校資源讓居民共享,這是為民服務的最好體現。”

  在松江世紀新城居委會辦理點,記者看到,前來辦卡的居民絡繹不絕。只需填寫信息,提供身份證複印件,當場就可以拿到一張綠色的松江區社區卡。憑此卡,居民可在規定時間段,前往附近14所中小學、幼兒園的體育健身場所,享受家門口的健身便利。

  這張小小的磁卡,讓校園場地免費開放變得不一樣。沒有卡,不能進校鍛鍊;有了卡,鍛鍊可獲積分,年底還可領取小獎品。卡片實名制,降低了免費開放帶來的安全隱患。有了這張磁卡,居民萬一在健身中受傷,也可由“學校場地保險”兜底。卡片還加入交通卡、銀行卡等多項複合功能,深受居民歡迎。

  全新的免費開放模式,激發了居民健身熱情。松江區體育局群體科趙權説,自去年6月引入第三方專業管理以來,僅半年就有近23萬人次刷卡鍛鍊,增幅超三成。“以前體育場地開放,大多是老年人來健步走、跳廣場舞;現在隨著管理的專業化和精細化,籃球場、足球場、乒乓球館等場地充分利用起來,來鍛鍊的青少年和白領人群不斷上升。”

  專業管理提升滿意度

  “無論是場地面積還是經費投入,學校體育場地佔到各社區相關資源的50%以上。”松江區社會治理辦公室科長孫亮表示,學校體育場地對社會免費開放,過去的管理比較粗放。“之前,我們對松江參與開放的學校有補貼,但類似撒‘胡椒粉’辦法。不管參與鍛鍊的居民多不多,每個學校最後拿到的補貼都一樣。因為還要承擔場地開放後的安全責任,學校的積極性不高,管理的專業性也不夠。”

  後來,松江區探索實行統一的開放標準和管理模式,採用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委託第三方上海泉健體育科技有限公司來管理全區公辦中小學體育場地向社區開放工作,目前區內參與的中小學近50所。第三方成為具體管理方,學校甩掉心理包袱:一旦居民鍛鍊出現意外傷害事故,相關協議明確學校免責,第三方成為出面協調、履行保險服務的主體。

  松江區九亭鎮社區辦工作人員俞陳俊坦言:“政府把體育健身作為一種福利發放,專業管理也讓鍛鍊文明程度提升,讓社區共治共享的氛圍更好,居民的滿意度提升了。”

  可微信預約免費場地

  家住松江新橋鎮的球迷小宋,最近每個週末都會開車前往松江城區踢球,他説:“通過微信預約學校場地很方便,還免費。既鍛鍊身體,又能和隊友交流,增進感情。”

  除免費開放學校場地,相關第三方還開展“三微”項目:“微預約”,對於籃球場、足球場、羽毛球場等緊俏場地,通過APP實名制預約;“微課程”,每次利用20至30分鐘,為前來體育鍛鍊的人講解科學鍛鍊方法、心肺復蘇急救等課程;“微調研”,定期抽取持卡居民調研,了解居民健身需求和場地服務情況,不斷改善服務。

  政府購買服務、第三方專業管理的松江模式,讓體育場地開放在松江迎來更多類型的探索。如今,松江體育局借鑒學校體育場地免費開放模式,對部分社會經營體育場館進行購買服務,讓居民有更多免費健身場地。“比如,松江體育局向一些社會游泳館、體育館購買服務,一個月補貼1000元,讓場館拿出早上兩個小時,向附近居民免費開放。”據透露,目前越來越多企業願意加入,提供場地並組織比賽和活動。(解放日報記者 陳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