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出書展示180件黑紫砂

2019-05-15 16:45:03|來源:北京日報|編輯:葛寧遠

  明清時期宜興窯廠在燒造紫砂壺時得到一種高溫黑色紫砂器,因是宮廷專用,民間很難一見。清乾隆後期,再無同款器物造出。一位繪畫藝術家經過10年鑽研試燒,“復活”了失傳200餘年的黑紫砂工藝。故宮出版社出書展示180件黑紫砂,揭秘古窯“重生”過程。

  黑紫砂器不僅外表黝黑,胎體斷面也是黑漆漆的。明清時,黑紫砂器均進貢皇家供宮廷使用。故宮博物院現藏35萬件古代陶瓷器中,有近400件宜興紫砂器,但是黑紫砂數量很少。目前已知,存世的黑紫砂器僅見於故宮收藏的黑紫砂壺及文房用品,還有日本一些機構的收藏。

  專家介紹,清乾隆後期,由於泥料配方和燒制工藝的失傳,黑紫砂器失傳了。道光年間,匠人採用一種捂灰工藝低溫燒成了“黑紫砂”,但是只能做到壺的表皮發黑。近代,也曾有工藝師和陶瓷廠多次嘗試,恢復燒制黑紫砂,但由於經費有限,工藝非常複雜,都沒有成功。

  2005年前後,繪畫藝術家袁野“跨行”研究黑紫砂,前後歷時十年,恢復了失傳已久的黑紫砂泥料配方和燒制工藝。“我使用的是還原焰燒制法,燒成之後的胎體具有獨特的雙氣孔結構”。袁野説,經過測試,普通紫砂泥在經受1200℃高溫後,往往會因過度燒結而出現瓷化現象,如果敲壺身可以聽到清脆的金屬聲。黑紫砂經過1300℃燒成,敲擊壺身,發出的是低沉的木聲。目前,黑紫砂工藝技藝被收入上海閔行區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袁野為代表性傳承人。

  此次故宮出版社編輯出版的《砂壺尚黑——袁野黑紫砂器作品集》,收錄180件黑紫砂精品,其中涵蓋茗壺,花器、香器等品類,書中還匯總了對黑紫砂的研究成果。(北京日報 記者 劉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