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大V手記:探尋北京的“文化地圖” 了解中國設計的現代主義理念
國際在線消息:文化是增強社會凝聚力和提高經濟進步的重要因素。近年來,中國正在通過綜合措施來發展文化産業。
北京正在實施一項宏偉的計劃,將整座城市打造成全中國一流的文化中心。11月15日,我與其他國家大V受邀來到北京,組成“絲路大V參訪團“,在3天的時間裏探索北京的“文化地圖”。我們行程的第一站是首都博物館。這座博物館有著先進的設計理念,集中展示了北京的歷史文化。
11月15日,北京的天氣非常好,道路交通十分順暢,秋末時節,北京道路兩旁的銀杏樹被染得金黃。去往首都博物館的路上,我看到了一座巨大的軍事博物館,它的後面佇立著一座有著後現代建築風格的大廈。街邊的建築與公共綠地錯落有致地排列著,遠遠看去,起伏的屋頂就像柔和的旋律一樣。
首都博物館裏展示的花轎(攝影 杜甫溫)
首都博物館的建築設計風格與德國著名建築師密斯·凡·德·羅設計的巴塞羅那國際博覽會德國館十分相似。博物館的頂層有一個北京婚俗用品展館,向我們展示了老北京的民俗風情 。其他幾層的展館則通過古建築等社會元素,展示了北京悠久的歷史。
北京琉璃古文化街邊傳統的建築與貼著卡通圖案貼紙的汽車(攝影 杜甫溫)
離開首都博物館之後,我們來到了北京琉璃廠古文化街,參觀了榮寶齋。北京琉璃廠古文化街是一條充滿創意的街道,它並未在發展中失去原有的特色,而是逐漸成為了一個集傳統與現代為一體的創意産業中心。通過傳統與現代的融合,北京琉璃廠古文化街既展示了老北京的風貌,也反映了北京作為一座現代化大都會的魅力。
燒賣的形狀像花朵一樣(攝影 杜甫溫)
午飯時,我們吃到了經典的老北京美食——燒賣。一個個燒賣有著花朵一樣的形狀,十分有趣。午飯結束之後,我們來到了北京坊。北京坊幾經重建,如今,古老的街區煥然一新。狹窄的街道變得寬敞整潔,古老的建築被重新修繕,原始的建築風格也被保留下來。
北京坊的城市規劃沙盤(攝影 杜甫溫)
如何確保古建築的完整性以及原始風貌不被破壞一直是當前城市規劃中存在的難題。現代的城市規劃強調了街區規劃設計的完整性而非統一性。我認為,北京坊在不破壞建築原始設計的基礎上成功地實現了整個區域建築體系的協調與統一。在這裡,一座1906年建成的展覽館在經過重建後,與旁邊現代時尚的書店以及咖啡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絲毫不顯突兀。
月壇傳藝薈裏的傢具都是在傳統傢具的基礎上改良而成(攝影 杜甫溫)
行程的最後,我們參觀了月壇傳藝薈。月壇傳藝薈是一個有著博物館規模的藝術展館。這裡的展品都由傳統手工藝製成。在展覽館裏漫步,我感覺自己好像穿越到了一間擺滿大量藝術傑作的古代書畫院裏。長廊裏陳列著精美的瓷器、玉器等藝術品。展館裏擺放的傢具都是在中國傳統傢具的基礎上改良而成,體現了中國現代主義的理念。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這些傢具會被廣泛地應用於日常生活。(作者:澳大利亞迪肯大學教授杜甫溫 翻譯:葛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