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下午三四點放學,可家長們五六點才下班,這批無處安置的小學生誰來接、誰來管?這個令人糾結的“三點半難題”擊中了無數上海家庭的“痛點”。對此,本學期開學之初,上海市教委就進行規劃:包含“快樂30分”綜合活動和看護服務兩項內容的“快樂活動日”拓展,將在本學期推廣至滬上所有公辦小學,為放學後看護確有困難的家庭提供服務。
問題接踵而來:“快樂活動日”的拓展課程從哪來?如何讓孩子不虛度寶貴的“放學後的時光”?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開“腦洞”、破“圍墻”、開“大門”,與社會共享課程資源,成為不少學校的應對之道。
課程設置要有“用戶思維”
在徐匯區匯師小學,語文教師施萍在學校“快樂活動日”中開設了“少年瑜伽”課程,頗受歡迎。“起初我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和所長開設了硬筆書法課程,結果發現孩子們不感興趣,我也教得索然無味。”施萍回憶説,這時候就倒逼教師去思考,怎樣的課程才是學生的課餘所愛?後來她發現,科技、體育健身類等促進身體靈巧性的活動,反倒讓孩子們“玩”得特別開心。
在上海市科學藝術中心培訓部主任劉華看來,課程建設需要“用戶思維”,以學生為中心,想孩子們所想,從學生需求、參與感和體驗度三方面入手。因此,“每每開發、策劃一門新課程,老師們都要站在學生的角度想一想,主題是不是能打動他們,內容是否讓孩子們‘走心’。”
長寧區復旦小學在週一至週五放學後的時間裏,開設了17門拓展課程,供學生們自主選擇。這些課程怎麼選?校長董海佳説,挑選過去學校拓展類課程中最受學生歡迎的、供不應求的課程,再由學校通過自主設計、購買服務等形式規劃到放學後的活動中。而在綠苑小學,每開設一門課,學校都會聘請第三方數據公司對學生、家長、教師進行問卷調查,據此決定課程的去留。
敞開大門,尋求資源共享
豐富放學後的校園生活,學校裏活躍的教師團隊首先成了課程內容的開發者。王琳是綠苑小學的體育老師,閒暇時就愛學習鑽研街舞、拉丁舞等時尚舞種,於是推出了一堂“男子舞蹈”課程,立刻在孩子中“圈粉”無數。
對一些不具備條件和師資開設的項目,不少學校則想到了購買社會服務。綠苑小學校長王晶告訴記者,兩年前開始,學校在長寧區體育局的幫助下,與專業高爾夫俱樂部合作,為學生們開設高爾夫課程。後來,學校專門在校內辟出了一塊小型場地供授課使用。這門“高大上”的體育課不僅點燃了孩子們的參與熱情,幾名學生還因此登上了上海市青少年高爾夫巡迴賽的積分榜。
在虹口區第三中心小學的“快樂30分”綜合活動中,除了本校在職教師負責開設的課程,還有一大批來自上海音樂學院、市圍棋協會、區少體校的專業“外援”加入進來,定期來校與學生們分享課業之外的興趣之樂。
劉華説,課外活動不僅僅是學校的“一家之事”,當學校敞開大門、尋求資源共享,就會發現視野一下子被打開了:無論是由社會機構主講的高爾夫、快樂農莊、媒介素養、手撕畫等課程,還是學生家長牽線或本色出演的“3D列印師”“律師爸爸”等小講臺,還有各區配送的少兒武術、舞向未來、外交足球等特色資源,都能陪伴孩子共度放學後的快樂時光。
設置主題場景體驗館,豐富職業體驗
虹口區第三中心小學曾嘗試利用豐富的家長資源,讓學生們不定期地走進各類社會場所,進行實景式的職業體驗,比如工廠、自然博物館等。後來發現,小學生不適合進行頻繁的校外活動,於是校方想出了“把社會搬到學校”的做法。校長錢偉青介紹,目前在兩個校區內,共設有32個主題場景體驗館,包括安全教育館、生活場景體驗館、飲食體驗館等,都是學生們進行拓展學習的“第二課堂”。
以生活場景體驗館為例,顧名思義,就是在校園中還原各種常見的日常生活場景,比如00後、10後們相對陌生的郵局。學生在“模擬郵局”中可以體驗從寫信到寄信的完整流程,既能感受這種傳統通訊方式的儀式感,又學會了一項實用的生活技能。錢偉青透露,目前學校正在和幾個郊區農場洽談合作,打算移栽一些五穀糧食、蔬菜瓜果進校園,創設一個“田園體驗館”。
上海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長楊雄認為,引入社會力量參與校內託管,是可行且需要的方式。不過從目前情況看來,社會組織和機構的接盤能力還有待提高。至於學校敞開大門引入社會課程服務的費用和成本,他認為,可在成本核算和民意調查的基礎上,通過政府購買或家長適當負擔的方式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