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平劇場:“上海之扇”展戲韻

2017-09-27 11:12:01|來源:解放網|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啟動改建,預計2019年下半年建成戲曲專業劇場

  ■設計方案中已預留出固定場所為普通市民服務

  未來,專業與親民將成為宛平劇場的兩大關鍵詞,它不僅是一個為各大戲曲院團服務的的專業演出平臺,還將成為市民走進戲曲文化的優質公共空間。宛平劇場總經理夏天透露“這是一個開放的舞臺,我們也會用更加開放的心態迎接市民,與市民互動。”

  晨報記者曾索狄

  在上海,去哪兒看傳統戲曲?對於不同劇種的戲迷而言,答案可能有很多。但很快,他們會擁有一個新選擇。誕生於1988年的宛平劇場將迎來一次改擴建工程並在未來成為具有上海地域文化特質和中國戲曲繁榮發展標誌的戲曲專業劇場。

  在接受晨報記者採訪時,宛平劇場總經理夏天透露,改擴建工程於今年8月下旬正式開工,預計于2019年下半年竣工並展開試運營。

  設計亮點多:立面恰似折扇徐徐展開

  作為具有上海地域文化特質的戲曲專業劇場,改擴建後的宛平劇場在設計上亮點頗多。據透露,劇場位於原址徐匯區中山南二路857、859號之上,總建築面積為2.9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築高24米,局部的臺塔高34.3米,地上高度5層,地下3層。

  從外形上看,宛平劇場整體造型如海派玉雕般玲瓏剔透,立面恰似徐徐展開的中國折扇,意境深遠。在有演出的時候,路過的市民還會收穫驚喜——主入口處的轉角立面可借助現代影像技術,投射出廳裏的表演內容,讓傳統戲曲成為扇面上的動態“書畫”。劇場的屋頂更將開闢扇形的綠化空間,在空中形成呼應。

  夏天説,劇場的建築和空間設計方案邀請了國內外很多優秀的團隊參與競標,最終同濟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的方案獲得了認可,“折扇是中國傳統戲曲中重要的道具和元素,這個設計將建築和傳統戲曲元素結合得比較好,而且在專業劇場的進出動線設計上也有優勢,很能凸顯亮點。”

  在內部空間佈置方面,宛平劇場同樣頗具戲韻。據夏天介紹,宛平劇場將擁有一個滿足大型戲曲劇目演出的1000座戲曲專業劇場和1個300座的戲曲小劇場,以及配套的藝術展覽展示用房、藝術交流用房、藝術普及教育用房、管理保障用房、停車及設備用房等功能用房。

  如何將這些空間更好地融合在一起?目前的設計方案在用地較為緊張的前提下,汲取了中國傳統合院建築中的靈感,將可建設範圍最大化地圍合起來,形成聚攏向內的空間格局。同時,劇場設計引入了中國傳統園林的造園手法,將多個表演交流場所立體佈局,多重展示交流教育空間穿插其中,提供處處有舞臺、層層可觀演的複合空間,呈現立體化的戲曲園林景象。

  舞臺有玄機:為戲曲演出定制聲效

  作為一個專業的戲曲劇場,宛平劇場與一般的演出場所有何不同?據夏天透露,在傳承的基礎上,很多不同劇種當下都著力發展新劇目,也有了更多新的演出需求。宛平劇場以建設全國一流、世界知名的專業化、現代化的戲曲劇場為發展目標,其演出空間不同於一般的大劇院、音樂廳,在設計時既要考慮不同劇種的演出特性和要求,也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匹配未來戲曲發展的新趨勢。

  為此,在正式動工前,宛平劇場的管理和設計團隊走訪了上海戲曲中心下屬的各大專業院團,還參考了國內其他城市的戲曲演齣劇場的經驗。“我們聽取了京、昆、越、滬、淮、評彈等專業院團的意見,比如他們對臺高、臺寬、臺深的想法,對演員上下場動線的安排的建議,還有舞臺的燈光音響、機械操作、樂隊音響的配備,目的就是在當前戲曲演出舞臺的最高標準之上,以未來的前瞻性將宛平打造成一個符合戲曲表演的專業劇場,吸引上海乃至於全國的院團。”她舉例説,不同的戲曲劇種對聽覺聲效有著不同的要求,“在一些老劇場,前幾排觀眾聽到的聲音會特別響。怎麼讓新劇場有更好的聲學效果,是我們最關注的。所以我們邀請了很專業的聲學團隊進行測試,照顧不同劇種的樂隊需求。”

  這種專業的態度,讓各大戲曲院團對宛平劇場都充滿了期待。“只要是能夠落地的專業性要求,我們都會努力滿足。而對院團而言,他們也希望擁有一個更好更專業的舞臺,希望能在宛平展示出自己最好的藝術狀態。”

  當然,1000座的戲曲專業劇場和300座的戲曲小劇場在設計上還充分考慮了觀眾的體驗。“我們事先進行了視線分析、模擬聲學測試,希望觀眾哪怕坐在最後一排,也能擁有好的視覺和聽覺效果。同時座椅的舒適度,也是我們綜合考慮的因素之一。”

  內容呈新意:傳統戲曲也能很好玩

  過去人們談到戲曲,似乎更多地認為這是中老年人的最愛;但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對戲曲文化産生了興趣,成為戲迷群體的中堅力量。未來建成的宛平劇場,也將衍生齣戲曲傳承體驗中心、教育推廣中心和文化交流中心等多重功能,成為戲曲專業人才和普通市民共享的文化地標。

  夏天表示,目前的設計方案中已經預留出了固定場所為普通市民服務,比如,一條景觀優美、空間豐富的垂直戲曲文化長廊,將成為市民戲曲文化交流的絕佳場所;比如,劇場裏的共享大廳,將成為戲迷近距離接觸戲曲表演藝術家的場所;還比如,各類創意的戲曲文化工坊將以生動有趣的活動項目,吸引更多人走近、了解戲曲。

  “我們需要不斷地展開交流和互動聚攏觀眾,目前大部分的劇場除了演出之外,可能一個季度只有一次開放日。但在未來,我們希望鋪設一條親民的路徑,讓市民可以在演出之外無界限地走進宛平劇場,看戲曲文化的展覽,看3D戲曲電影,看老的戲曲錄影,還可以在共享空間學習一些和戲曲文化有關的內容。”

  她透露,目前劇場的運營團隊正在研究具體方案,力爭開發出針對不同年齡層觀眾的內容,用豐富的元素吸引普通市民走進宛平。舉例來説,戲曲的戲服、頭飾、道具有著很高的藝術價值,但過去觀眾往往只能遠觀,罕有機會近距離接觸,而在宛平劇場建成後,劇場或將就此研發趣味十足的活動,不僅幕後的製作故事將一一揭曉,還可能進行相關的創意産品開發,“比如我們會考慮安排一些DIY工作坊,讓年輕人能觀摩製作過程,甚至親自嘗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