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品味|“環城圓路”:老城廂的幾多城門
老城是一座城市文化的源頭。上海老城廂以幾個城門名命名的、叫作“環城圓路”的11路公交環線,堪稱全世界獨一無二。那輛商業化超級電容車,沿著環城轉啊轉啊,永不停息。跟著電車,一路走來,環城圓路上的有些具有歷史痕跡的老建築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現代化的大樓與綠地,也有很多優秀的老建築依然矗立,成為歷史文化符號。當城市煥然一新,一條“環城圓路”、一條公交線路,卻帶你尋找著城市人文源頭,歷史文化印跡,更讓人展望未來。
我家的老宅就在人民路環城線上,一個名為小東門的地方。推窗而望,就能看到11路電車,不時從窗下開過,緩緩駛向不遠處王大有銅響器商店門口的站頭。上下客後,關上車門,又向前方的中華路駛去,直至消失在視線中。那條環城線路由中華路與人民路連接而成,是早先填了護城河建起來的,護城河的內側就是上海城的城墻。那城墻是何時拆除的,不得而知。只是老祖母曾告訴我,屋前的那條路以前叫民國路。
當年,人民路上的機動車不多,那來來回回的大多是11路電車,電車的間距又不密,於是電車開過時的沙沙聲,並不讓人煩躁,有時還成了一道流動的風景。
小東門:商賈匯集之地
小東門原稱寶帶門,站點在環城線上也算大站,因為站的東面就是十六鋪碼頭及對江輪渡站,四週還設了多條公交線路。那時沒有樞紐站的理念,特別是客輪到時,或者對江輪渡高峰時,站頭上就會站滿了人。黃昏時分從我家的窗口向南遠遠望去,只見黑壓壓的一片。原先的小東門,借十六鋪開埠之光,不僅是上海的水上門戶,在明清之時就已成各地商賈匯集之地,後經不斷發展,更成了老南市區的商業集聚和熱鬧之地,在全市頗有些小名氣。我在老宅住了20多年,直到結婚成家才搬離。那時小東門旁邊的東門路商業街,兩邊商鋪林立,不僅有食品、南北貨、鞋帽、理髮、照相、文具、車行等商店,還有市級的第五百貨商店與百年老店德興館。在中百五店的斜對面有家規模不小的舊貨店,離舊貨店不遠,開著家著名的綢布店。穿過十字路口,就是大名鼎鼎的裘天寶銀樓和童涵春國藥堂。
小東門車站的對面,在方浜路、真如路、楓涇路之間是全市赫赫有名的小東門菜場,整整佔了好幾條馬路。那年頭,菜場都是露天的。每天清晨四五點鐘,開秤時間一到,在昏暗的燈光下,叫聲、喊聲,吆喝聲、吵鬧聲匯成一片,天天如此。菜場頂頭,靠著人民路,是一家聯合診所,後更名為小東門地段醫院,附近居民老老小小凡生病,都會去醫院診治。那時的醫生態度和藹,醫患關係密切,能叫出許多居民的小名。
小東門的北面是人民路第一小學,附近的孩子一茬茬都在這兒唸書,老師與家長都很熟識。小學校的邊上是一家名為“滬南”的電影院,這家建造于1929年的大戲院,曾先後冠名為“東南”與“銀都”,五十年代解放婦女勞動力時,成為唯一一家由婦女管理的影院。據説電影院也是頭輪影院,每有新片,它與南京路上的大光明會同一時間放映。
小東門的西面,穿過方浜路不遠,就是名聞遐邇的城隍廟。我們小時候,進廟不用買票,大殿兩邊還有許多用蘆席搭起來的小吃攤,那面筋百葉、雞鴨血湯、春卷魷魚等,都是令人垂涎的美味。只是廟內的明代豫園花園我們不大進去,因捨不得花錢買門票。
從我家的馬路對面,穿過彎彎曲曲的梧桐路、寶帶路的彈硌路,也能抄小路進入城隍廟的後門。我們一般都是從小路去玩城隍廟的,不但少走路,一路還能領略路兩邊普通百姓的市井生活。
新開河:從麵粉交易所到圓珠筆廠
11路電車從小東門由南向北開去,是新開河站,即原來的新東門,又稱福佑門。從車內向西看去,在丹鳳路人民路的交匯處,曾聳立過一幢形態恢宏、氣度雍容的鋼砼結構的褐色五層歐式大廈。大廈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地基即是原城墻的丹鳳樓,當時是由榮氏創立的華裔麵粉交易所。解放後曾為邑廟區委、區府辦公地,後又由上海圓珠筆廠廠房與丹鳳路第一小學校舍合用。我曾就讀于丹鳳路一小,在那兒度過了少年時光,記憶中,那時從頂樓教室窗口探身出去,只見到地面上的人、物很小,耳邊刮過很大的風。
我中學畢業時,正值那場“大革命”,又在圓珠筆廠學了半年工,有幸與大廈親密接觸了六年多。據工人師傅講,當年厚德大樓大門口非常熱鬧,現工廠的食堂兼籃球場,就是那時交易所富麗堂皇的交易大廳,天天人聲鼎沸。只可惜此樓在城市變遷中被炸掉,原址已成一片綠地。
在車窗的北面,臨近黃浦江,矗立著一幢石頭房子,它的頂端豎著高高的塔形建築,在高塔的圓形塔頂下,四面有寬大的望口,這就是新開河救火會。據史料記載,1907年上海城廂內外總工程局倡議成立“上海救火聯合會”後,建立了一批望臺暨火警鐘樓,新開河救火會也列于其中。據説最近新開河結合“大十六鋪”景觀,正在改造,不知此樓是否還在。新北門:古玩業發達的地方
電車開過新開河,在新開發的古城公園邊上,就是新北門站,以前曾叫障川門。在新北門站的不遠處,穿過寬闊的麗水路,由一條通往方浜路城隍廟正門的舊校場路,中國年畫品種中,小校場年畫就出自這條路上。那時舊校場路窄窄的,路兩旁的屋檐對著屋檐,路邊全是一些好玩的小舖子,有賣小動物的,有賣蟲兒的、有賣小玩意的,當然也有賣小吃的。我在丹鳳路小學讀書時,放學後常會與同學結伴去兜城隍廟,在大殿和地藏菩薩殿玩完捉迷藏後,就會去逛舊校場路,雖常常是兜中無錢,但軋軋鬧猛過過眼癮,也快樂無比。
從舊校場路,拐入沉香閣路不遠,抬頭就能見到上海最大、最有特色的比丘尼寺院。沉香閣由原豫園主人潘允端所建,距今已400多年,寺中因供奉沉香木雕刻觀音佛像而得名。1983年寺院被國務院列為全國漢族地區142座重點佛教寺院之一。寺院雖幾經興衰,但香火終日興盛,已成為全國著名的比丘尼寺院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在麗水路的馬路對面,是四川南路的盡頭。站在路口,就能望見“若瑟堂”高高的塔尖。這座具有羅馬與哥特式風格的建築,建於清咸豐十年,曾是上海租界最早之一、經歷了157年風雨滄桑的天主教堂,是鴉片戰爭後,耶穌會傳教士,通過外國領事,向清上海道臺訛詐索得的産物。教堂後來創辦的教育,引來附近眾多孩子爭相入學。我的姐姐與幾位堂姐,都曾在教會學校念過小學與中學。
上海開埠後,新門北侯家路因鄰近城隍廟,逐漸成為古玩集市,由南京、蘇州遷滬的古玩商設立的玉業匯市公所,就設於此。後著名的四美軒、天寶齋、叢古齋、辟玉林等古玩店舖都先後在附近開設,最多時達數百家,使新北門一帶成為當時最大的古玩業匯市。
電車從新北門開過去,就是老北門站,以前稱晏海門。新、老北門,兩站相距不遠,站旁古城公園的綠樹還近在咫尺。在古城公園的深處,保留著滬南錢業會所的古建築。這座建於134年前清光緒九年上海最早的錢業公所,為三進式院落,又稱“集益堂”,當時為入會錢莊祭祀與議事的場所。據介紹,公所原址在大東門附近,2002年遷址重建,為古城公園的“古”,增添了不少文化內涵。
從緊挨車站旁邊的河南路進去,在福佑路一拐彎,就能看到臨街坐南朝北的“小桃園清真寺”。記得旁邊還有個書場,叫什麼名字已忘了,我小時候曾多次溜進去聽過評書。
老北門一帶,還曾是雷氏後代躲避戰亂、流浪到滬擺藥攤某生之地。150多年前,因太平軍進軍北上,蘇州城內一片戰火,雷氏族人所開藥鋪無法正常營業而關閉,遂將貴重藥品分付各房子孫相繼離鄉謀生。其中綺三房雷子純、松五房雷駿結伴來到上海,在城外新老北門一帶設攤賣藥維持生計,後各房子孫也到上海新老北門一帶,各自擺藥攤度日,在此形成市面,頗具特色。
一年後,流浪在上海的雷氏後代,生活逐漸安定,經合議籌資,在永勝路開設“雷涌芬堂申號”,後又擴展至民國路(今人民路)營業。現人民路上的“雷允上藥城”,就是由此發展而成。
小北門:有一段460多年的上海城墻
11路電車從新北門再往前開,就到了小北門站,原名拱辰門。車一靠站,迎面就是四明公所紅磚清水墻門坊。四明公所俗稱寧波會館,是旅滬寧波商人與手工業者的行會組織,初建於嘉慶二年,佔地30余畝,小刀會起義期間,毀於戰火,後重建,有正殿、後殿、土地祠等。1979年尚存的打唱臺、後殿拆卸移建於青浦大觀園,現僅存孤零零的門樓,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在四明公所馬路對面的大境路旁,有一座大境閣,在大境閣下,有
一段已有460多年曆史的、遺存的上海城墻。當初因為在老城墻上修建了大境關帝殿,使得這座城墻完好地保存了下來,在一些城墻上還能看到印有“咸豐五年造”、“上海縣城磚”、“同治五年造”的字樣。在大境閣的旁邊,有一座距今已有130多年的海上白雲觀,保存有靈宮殿、靈霄金殿、老君堂、雷祖殿等,現存七尊明代鎦金銅像,為全國其他道觀所未見。
小北門靠近雲南路口,那幢淡粉色的大樓,總給我留下夢中考試驚慌的場景。同一條路上小吃街上的各式美味,課間我們一直去品嘗,至今想來,仍暗流口水。
小北門的露香園路,因歷史名園露香園而得名。該園建於明代後期,佔地約40畝,為顧氏花園。建園時顧氏引進優良桃樹苗,露香園水蜜桃成為上海名産;顧氏孫媳善於繪畫、刺繡,“顧繡”為全國幾大刺繡之一。後顧氏家道中落,園林荒廢。清道光年間,上海知縣動員士紳捐款重修,為上海三大名園之一。1842年設在園內的火藥局火藥倉庫爆炸,露香園被夷為平地,此園遂廢。露香園周圍的青蓮街、阜春街、萬竹街等,均由露香園景點名稱而來。在萬竹街上的青蓮路上,有一座建於1911年的萬竹小學,因學校注重訓練、嚴謹治教,教育品質高,被社會推為上海小學之最。蔣氏經國、緯國兩公子,曾先後入萬竹小學就讀。1956年上海市政府命名萬竹小學為市實驗小學,為教育部所屬重點小學。
老西門:名店美味是鄉愁
電車過了小北門,就到了11路的終點站(也是起點站)老西門,過去也稱儀鳳門。老西門是當時南市區“三大”商業“重鎮”之一(老西門、小東門、豫園),與小東門一樣,也是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老西門中心商圈,有中百八店、全泰中老年服裝店、老同盛南北貨總號,還有冠生園食品店、大富貴酒樓、喬家柵(食府)等商鋪飯店。這些店舖在全市都是大名鼎鼎的,很多老上海就是吃著這些店家的美味菜肴長大的,它留下了整整一代人的味覺記憶。很多人遠涉重洋,這些美味往往成了他們對上海故鄉的“鄉愁”。
在冠生園食品店的旁邊,有一家出名的商店,那就是新華書店省版門市部。當時上海的新華書店賣的大多是本地版的圖書,這家書店匯集了全國各大出版社的主要圖書,就像一個小型的書市,吸引了全市愛書人前往,店堂內常常人頭攢動。省版書店門市部對面,還有一家興長髮糖炒栗子攤頭,每到秋天粟子上市,糖炒栗子的香味會飄過好幾條街,夜晚一盞大燈泡下的吆喝聲,更是成了老西門一景。
老西門周邊的夢花街、方斜路、儀鳳路等都是有歷史文化沉澱的街道,留存著許多有生動故事的老建築。在文廟路上,就有一幢建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很有特點的二層建築,房屋的主人據説是當時上海大享黃金榮弟子、燃料大王王偉雄。房子採用中國江南傳統的三合院形式,並糅合了挑出的混凝土陽臺及鑄鐵欄杆等西方式元素,體現了中西合璧折衷的建築風格。
我年輕時,曾在夢花街上一家幼兒園對面區傳染病醫院的肝炎病房,度過了幾個月的病房隔離生活。這也是一家中西合璧的大宅子,雖然幾經歲月的磨損,但那油亮的柚木,特別是院子裏及走廊上顏色鮮艷的彩釉面磚,讓我印象深刻。後來肝炎病房撤銷,宅子一度成了南市區政協的辦公地點。
在方斜路上,有聞名海外、創辦于1884年的紅房子婦産科醫院。這座由西方傳教士醫師創辦,從最初的門診部到後來的婦孺醫院,現在已經發展成為具有幾個分院的一流婦産科醫院。
離紅房子醫院不遠,還有建於1917年、最早由中國人自己建造的公共體育場———滬南體育場和斜橋游泳池。體育場曾多次舉行革命群眾集會,被市文保會立碑紀念。
小西門:在文廟的書海間遊蕩
電車從老西門開出的下一站,就是小西門(尚文路)站,原名為尚文
門。站頭旁邊就是蓬萊路,當年路兩邊全是賣皮革等鞋料的舖子,這就是全市聞名的蓬萊路皮革鞋料市場。走過短短的蓬萊路,就是蓬萊電影院,這是當時南市區三大電影院(滬南、蓬萊、南市)之一,每有新電影出來的週日或夜晚,影院門口總是人山人海,倒票的、等退票的,約人的,絡繹不絕。
從蓬萊路右拐,走沒多遠,就能看到一個牌樓,這是上海文廟的牌樓,穿過牌樓,就能看到上海中心城區唯一一座祭祀孔子的廟學合一的古建築群,這座建於元代的古代上海最高學府,在清咸豐三年小刀會起義中被毀,兩年後重建,文革中遭嚴重破壞,改革開放後政府撥款修葺,初步恢復面貌,成為市文物保護單位。後文廟內設立了全市最大的舊書市集,每到開市之日,眾多好書之人、收藏之士,從全市各個角落紛至遝來,在書海間遊蕩,樂此不疲。文廟是我文學愛好的起步之處,魁星閣下的賽詩會,曾留下了我青春的浪漫與夢想。
大南門:標誌性建築是郵電局大樓
電車繼續前行,小西門後一站是大南門,原名跨龍門。車站旁邊正好是大南門的標誌性建築,大南門郵電局大樓。這座建於1921年的古典主義市政建築,原為上海電話局大廈,大樓為三層混合結構專用建築,頂端設有鐘樓,外觀宏偉,具有時代特色。上海電話局大廈見證了上海電話的發展,是年末,上海電話用戶發展至681家。
電車從大南門向前開去,就是小南門站,古時叫朝陽門。還沒到站,就能看到矗立在車站對面高高的百年警鐘樓。為加強華界火政,1907年上海救火聯合會發起在中華路建造望臺暨火警鐘樓,由求新輪船廠創辦人朱志堯負責建造,是華界建立最早的火警樓。
鐘樓建造歷時3年,耗資7250兩白銀,于1910年6月落成。鐘樓高10.58丈,分作6層,每層相距百級,第四層懸警鐘,鳴時聲達數裏外。樓架全用鐵質水泥,中為旋螺梯,四週皆圍網,人行其中,幾忘登高之險。樓頂建望室,可清晰鳥瞰南市及浦東一帶。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鐘樓成為宣佈發動起義的信號樓,這也是迄今僅存的近代消防建築。
在鐘樓下面有一條黃家路,從中華路拐進去一直往裏走,你首先會路過南洋醫院,後更名滬南醫院,現已改名為區中西醫結合醫院。再往前走,可找到一條叫喬家路的老街,據説是由喬家浜填沒所築。
沿著喬家路至永泰街口,有一棵古銀杏樹,再向前步行沒多久,便是上海畫派大家王一亭私宅“梓園”,附近居民稱其為王家花園,當年園主人曾在園內的八角餐廳接待過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夫婦。
如今梓園的歐式古典風格門樓還依稀可辨,門樓上由著名書畫家吳昌碩所題“梓園”兩字,尚保存完好,但門樓後的建築已物況不佳。旁邊還有家小工廠,所佔地盤就是梓園的花園。
喬家路上的光啟南路曾出了個知名度頗高的居民,那就是明代著名科學家徐光啟。據考證,徐光啟出生並居住在喬家路上的“九間樓”,此樓一排九間,坐北朝南,為兩層磚木結構,略呈“凸”字形,全屋原有十三進。今存“九間樓”,僅是其中一進,後歷經戰火,已毀掉若干間,現僅存七間,外觀已與普通民宅無異。
在喬家路上的天燈弄,有一座距今250多年的名宅“書隱樓”,由清乾隆年間江西學政沈政所建,因樓址所在上海縣城中心地帶,故取“大隱隱于市”之意。
該樓共建了13年,作藏書與居住之用,為明清江南三大藏書樓之一。後由沈氏轉售趙氏,光緒七年又由航海貿易商郭氏購得,現為郭氏後裔私宅。整個建築分為兩部分,共五進,有70多個房間,結構為磚墻立柱,抬梁與穿鬥混合式木架構,榫卯組合,三合院型,樓內院落,處處可見精美的磚木雕刻藝術,尤為珍貴。因修繕需花費鉅資,郭氏後裔無力為之,只能守著舊屋度日,政府因其為文物保護單位,經常派人來小修小補,不讓其徹底倒塌。
大東門:老字號和優秀歷史建築
電車過了小南門,再往前開,就到了大東門。
大東門原名朝宗門,是當時老城廂的水門。肇家浜的河水流經大東門,經裏郎家橋、外郎家橋、龍德橋、裏關橋、大關橋,流入黃浦江。1915年水道填平,名為白渡路。
如今白渡路兩邊建起了很多高樓,走在路上的行人,很難會想起100多年前,就在自己腳下,從大東門水道進城的船隻排隊等候的盛況。
由於大東門是浦東菜農進入浦西的第一站,時間一長就出現了許多蔬菜攤販,逐漸在紫霞路外郎橋家一帶,形成了上海最早的馬路菜市場。紫霞路菜場的出現,在周邊又開出了許多商鋪,最出名的要數毛家路上的老牌醬園馮萬通,狹長的店堂裏有長長的櫃檯,山墻上大大的“醬”字,足有二層樓高。
在大東門老城廂內,復興東路旁邊的金壇路上,有一片式樣、結構、層數都不一樣的40多幢民宅,共計上萬建築平方米。此處原來是清道臺衙門,民國後曾為警察總廳,1933年被辛泰銀行規劃成十多塊出售,各業主購進後分別建成不同樣式的住宅,有的具有現代派風格,裝飾精美,有的比較簡約,裝飾簡潔。因這一批建築體現了滬上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建築發展特點,被列入上海市第四批優秀歷史建築。
從中華路復興東路向北不遠,還有一幢市優秀歷史建築。這座三層樓高,外加一個塔樓的大廈,是一座具有折衷主義風格、巴洛克細部特徵的鋼筋混凝土大樓,由糖業南北貨業領袖裘養志、淩勵成于1924年發起建造完工。初為聯市聯誼會大樓,1932年改為糖業南北貨同業聯合市場,1942年在此創辦過聯市補習夜校、聯市流通圖書館等,曾是上海地下黨重要活動場所。解放後被先後作為燈具廠、縫紉機廠的場所。我唸書的中學,就在離大廈不遠,一條名叫鹽碼頭街的小路上。
11路電車走完了環城園路,又兜回到了小東門。
從小東門出發,又回到了小東門的家。老宅早已拆除,老宅的土地上矗起了現代化的大廈,只有老宅原窗前的梧桐樹,依稀尚可辨認,仍然枝繁葉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