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營造“從育分到育人”教育生態圈

2018-04-23 09:18:0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除畢業證書外還有一張張“素養證書”,上海營造“從育分到育人”教育生態圈 讓孩子家門口享受有品質的教育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3

  莘城學校2014屆初三(1)班畢業生進入高中後,傳來了令班主任欣喜的消息:這個畢業班出了7名班長,分別在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普通高中和中職校。一個畢業班7個班長的故事,是學校關注學生綜合素養培育,追求多元發展的印證。2004年建校時,學校生源基本處於全區的後1/3,最少一個班級只有7名學生。一所薄弱學校如何找到一條從特色項目內涵發展的通道,形成獨特的路徑創建優質學校?14年來,以“小入口、零門檻”的書法教育為突破口,使學校逆襲成為百姓家門口的好學校,“莘城的經驗”正是上海中小學踐行素質教育理念,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一個縮影。

  從課堂到校園,從課內到校外,近年來,本市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城鄉一體化改革發展,努力辦好每一所家門口的學校,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品質的教育。上海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程度整體較高,目前,全市已建立學區和集團182個(其中集團128個),覆蓋學校1050所,市、區兩級新優質項目學校382所。

  畢業證書外收穫“素養證書”

  本學期末,莘城學校六年級(5)班學生張丹丹有望收到一張學校頒發的綠色素養證書。這是學校繼書法教育之後,在學生綜合素養培養方面的又一新舉措。除了書法學習,在武術老師張寅帶領下,同學們開始學習另一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武術,在“一動一靜”中提升素養。

  學校面向全體學生,將書法課納入整體課程計劃,確保每個年級“一週一課時”書法課;每天中午,和著悠揚的古箏樂,滿園翰墨書香,學生堅持15分鐘“書法天天練”。校園走廊上、櫥窗內匯集了歷代書法名帖發展介紹,“墨海無涯”書法教學網站展示師生書法作品。書法學習成了多元立體空間,師生時刻感受著文化熏陶。

  為何如此重視書法教育?校長祁建敏説,不是單純為創建學校特色,而是要讓學生在寫好字中讀好書、做好人。學校將書法教學與其他學科教學自然融合,實現多學科橫向關聯的課程統整,如説文解字、古詩詞韻、名家碑帖、書法操、韻律操等8個科目。

  美術課上,學生嘗試體驗水墨畫的樂趣,感悟書畫同源;歷史、科學課上,欣賞名家碑帖,提高鑒賞能力;體育課還編排了書法操,音樂、信息技術也有效融入,全方位培育學生品質。七年級張穎晟同學説:“練字需要屏息、靜心、沉穩,練書法的過程中,脾氣和心態都變好了,做事沒那麼急躁。”如今,全校學生2200多人,書法普及率達100%,至少每年有40%的同學通過國家書法升級考試,更重要的是綜合素養得到全面提高。在祁建敏看來,給莘城學子的不僅僅是一本升學需要的紅色畢業證書,還有一本終身發展的綠色素養證書。

  閔行區基礎教育總量已位居全市第二,通過深化新優質學校集群式發展建設,營造區域教育“新生態”,讓一所所薄弱學校實現了“底部翻身”。

  為學生體驗式課程開闢新路徑

  黃浦區第一中心小學兒童茶藝教室裏,古色古香的小課桌一半是茶桌,一半是棋盤,一桌兩用。中心城區校園“小空間”如何實現“再改造”?“童真創意”藝術課程空間擁有創意美術、陶藝製作、國畫書法等專業教室,成為創新素養培育的實驗場。教室外面的走廊,一側整面墻展示的是美術教師手繪的水墨畫,另一側是孩子的繪畫作品。學習的形式和場所不局限于課堂之內,而是擴展到整個校園,用學生作品創造教學環境,豐富教育內涵。

  上學期開學第一課,虹口區高中生出演原創情景劇《魯迅在上海》。連續3年,學生們深情演繹,以“角色扮演”搭建起“零起點美育”和“無痕跡德育”的創新平臺。全體高中生都要選修一門戲劇課程,學會一項戲劇技能,觀摩一場戲劇表演,參與一次戲劇排練,推出一部學生演出的新戲。澄衷高級中學學生徐麗婷説,作為一名“表演零基礎”的學生,雖然沒有最專業的水準,但有著最專業的態度。

  延伸課堂教學的“教育生態”,為學生體驗式課程開闢了新的路徑。從繡直線、曲線,到如今可以獨立繡出一幅完整的作品,經松江區文化館牽線搭橋,三新學校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顧繡藝術引入課堂,納入課程。學校平時每週開展一次顧繡社團活動,每週小學、初中各設一節顧繡拓展課。不少學生感到,顧繡可以修身養性。以文教結合,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推進歷史文化、戲曲藝術進校園,松江區為學生搭建了更寬廣的舞臺。

  從育分到育人的“招考教轉變”

  如今,市民家門口有特色、品質高的好學校越來越多。今年首次實施“幼升小”公民同招、推出中考改革新政,在政策積極引導下,民辦學校開放日上“打醬油”的家長少了,顯得日趨理性。不少家長説,沒必要捨近求遠。本市近94%的小學生就讀公辦小學,近85%的初中生就讀公辦初中,公辦學校成為多數學生和家長的選擇。

  近年來,上海著力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大力實施學區化集團化辦學、新優質學校集群發展、城鄉學校攜手共進計劃。作為教育綜改學區化集團化辦學項目先行試點區,徐匯區以首席教師負責制,實現學區內優質課程資源共享,構建師生“學習場”,已實現全區範圍內學區化辦學全覆蓋;楊浦區以集團化辦學,促進區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去年,全市還完成了近7000家教育培訓機構全覆蓋、無死角排摸,基本完成對不同類型培訓機構的分類規範,規範義務教育秩序,凈化教育環境。連續多年的上海“綠色指標”測評數據顯示,上海公民辦小學學業成績達標率均處於較高水準,超過99%。

  教育綜合改革亮點不斷:去年上海新高考為全國高考改革提供了試點經驗,今年發佈了新中考改革方案,並已啟動高本貫通培養模式改革,多渠道走通“中職—高職—應用型本科”職業教育縱向學歷上升通道。從育分到育人,學校踐行素質教育理念,關注孩子身心全面發展,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無論進入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普通高中,或是選擇中職校,學生都能在不同的學校得到綜合素養全面發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