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節水抗旱稻“滬旱61”:節水50% 節肥20%

2018-10-22 08:58:58|來源:新民晚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上海節水抗旱稻“滬旱61”:節水50% 節肥20%

圖説:節水抗旱稻新品種“滬旱61” 農科院供圖(下同)

  秋高氣爽,稻穀飄香。10月19日上午,節水抗旱稻新品種“滬旱61”綠色生産現場觀摩會在崇明齊茂糧食合作社召開。觀摩會現場,300畝連片種植的“滬旱61”田間長勢喜人,沉甸甸的稻穗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引來大家爭相稱讚。齊茂糧食合作社的老宋挽著沉甸甸的稻穗,興奮地説,今年種植“滬旱61”採用水種旱管的種植方式,在節水50%,節肥20%的情況下,還能有這麼好的産量……

  水稻是上海郊區的主要農作物,“水種水管”的傳統種植方式伴隨著大量淡水資源的消耗和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導致了嚴重的面源污染和稻田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等環境問題。目前,上海的水稻生産已從追求産量第一,轉變為以品質和生態環保為重。節水抗旱稻能實現節水抗旱、優質穩産、省肥省藥、綠色生態,適應水稻生産綠色、優質、高效的要求,符合上海都市農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上海節水抗旱稻“滬旱61”:節水50% 節肥20%

上海節水抗旱稻“滬旱61”:節水50% 節肥20%

  “滬旱61”是上海市自主選育的節水抗旱稻新品種,2016年通過上海市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去年開始在郊區推廣,通過近幾年田間的綜合表現來看,該品種的産量與目前大面積推廣的源於浙江的“秀水”系列品種相當甚至增産,並具有節水抗旱、省肥省藥、優質穩産的品種優勢和綠色生態和輕簡化栽培的技術特點。

  在上海,“滬旱61”品種最適合採用水種旱管的種植方式。與常規水稻“水種水管”的種植方式相比,“水種旱管”能夠減少農田灌溉用水,減少肥水流失,減少了傳統水稻種植所産生的甲烷氣體,節能環保,同時降低了紋枯病等病害發生的機率,減少了農藥的施用量。由於節水抗旱稻比一般水稻根系更加發達,紮根深,吸水吸肥能力比較強,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在生産上,節水抗旱稻可與目前上海正在推廣的機穴直播結合起來,大幅度減少生産成本。

  作為兼具水稻高産優質和旱稻節水抗旱的一種新型水稻品種類型,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經過近二十年的潛心探索,在節水抗旱稻的遺傳研究、品種培育和推廣應用中取得巨大進展。各項科研成果獲得2010年上海市技術發明一等獎和2013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並分別於 2005 年、2007年、2015年三次獲得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首席科學家羅利軍告訴記者,節水抗旱稻的品種特性符合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理念的要求,已逐步走出上海,在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等地表現優異,而且已經走出國門,在一帶一路國家如烏干達、肯尼亞、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和印度、印度尼西亞、緬甸、巴基斯坦等亞洲國家開展節水抗旱稻的試種示範,表現較強的增産優勢。

  與此同時,上海天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市“育繁推”一體化重點培育企業,與上海市農業生物基因中心開展産學研合作,共同致力於節水抗旱稻從種源創新到産業化的發展。目前已在沿淮河、長江流域和華南、西南等區域推廣節水抗旱稻品種,2017年實現單個雜交節水抗旱稻組合種子銷量突破300萬公斤,推廣面積逾百萬畝。同時天谷公司已在東北、西北及非洲和東南亞國家開展節水抗旱稻的推廣,使“節水抗旱稻”立足上海,面向全國,走向世界。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