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樂團原創音樂現場《共同家園》亮相

2019-11-07 08:57:11|來源:解放日報|編輯:李佳藝 |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 67種中外樂器帶來世界“藝術之聲”

上海民族樂團原創音樂現場《共同家園》亮相

  距離正式演出只剩一個小時,演員們顧不上吃飯,還在緊張地走台中。“臨演出了,更要確保萬無一失。”數月來,打擊樂演奏家王音睿從早到晚練習,只為征服“世界上最難打的手鼓”塔布拉鼓,“演出前特意和南亞人切磋,發現自己打得比他們還好了,這才敢上臺。”

  這個稍顯陌生的樂器,出現在昨晚上音歌劇院舞臺上。作為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特邀項目,上海民族樂團原創音樂現場《共同家園》,時隔一年再度回歸,中國的琵琶、二胡,非洲金貝鼓,愛爾蘭錫笛,南亞塔布拉鼓,俄羅斯三角琴……67種不同樂器輪番上臺,帶來世界各大洲“藝術之聲”。

  各國傳統樂器“對話”

  2017年初,上海民族樂團就開始籌備《共同家園》。得益於“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主創團隊尋求展現中國式“和”的音樂表現形式。繼去年11月在上海國際藝術節首演後,《共同家園》又經過一年多打磨,最終以“萬物之源”“文明之光”“和合相諧”“共同家園”四個篇章亮相。

  “如果做個簡單的對應,可以理解為‘天地人和’,即山河之美、生命之愛、家國之情、和平之喚。”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説,不同國家的民樂雖形式各異,但都具有強大的張力和活躍的生命力,“既可以縱橫開闔,也可以小橋流水,各國傳統樂器的對話,其實也是文化的碰撞與交流。”

  首章“萬物之源”是對宇宙自然的思考,竹笛獨奏《風吟》、尺八與手碟合奏《水行》、打擊樂與非洲笛組合《火舞》分別對應“風水火”的表達;第二章“文明之光”展現來自四大文明古國以及歐洲大陸的傳統音樂,琵琶與塔布拉鼓合奏出的《天籟》、二胡與愛爾蘭錫笛帶來的《歡舞》,呈現了文明之光穿越千年曆久彌新的輝煌;第三章“和合相諧”打造了文明交相輝映的世界旋律,《踏浪》《相遇》中耳熟能詳的曲目得到別致的表達;第四章“共同家園”則在兩部大型民族管弦樂作品《風與鳥的密語》和《家園》中回歸“和”的主題理念,呼籲全人類共建共同家園。

  “好的融合”不失特點

  創作之初,《共同家園》的主創團隊就達成共識:用本民族樂器演奏其他民族樂曲,並不能稱為民族樂器的交流,“這只是拼湊”。團隊為此聽了多達上千首樂器演奏曲,根據已有四大篇章的邏輯,一一篩選適合的樂器種類。

  在“文明之光”篇章中,中國的琵琶與南亞塔布拉鼓合奏一曲《天籟》。這裡的琵琶是一把根據新疆克孜爾壁畫復原的五弦飛天琵琶。為此,琵琶演奏家俞冰往返北京多次,與工匠商議打磨,“五弦飛天琵琶更有融合度,寬度、厚度和亮度都超過一般琵琶,更能和塔布拉鼓配合在一起。”塔布拉鼓的演奏者是王音睿,對他來説,難的不是技巧,而是樂器所承載的文化。他邀請了南亞當地演奏家示範,去感受音樂精神的不同,“要把自己變成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播者和演繹者。”

  由奧西波夫俄羅斯民族樂團與上海民族樂團合作的《相遇》,改編自《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和《卡琳卡》,每次演出都能觸動羅小慈。“第一次演出時,很多演奏家都落淚了,俄羅斯三角琴和中國大阮是絕配的兩種樂器,但這之前沒有人嘗試把它們放在一起。”俄羅斯三角琴有高音、中音、低音的完整體系,整體較柔和,與大阮清亮、靈動的音樂幾乎完美互補。“好的融合應該就是這樣,聽起來很和諧,但各自的特點沒有被消減。”

  上海民族樂團從未停止對民樂新形式的探索,目前還在籌劃的新演出《紫禁城》,將以民樂的形式講述中國古老建築群的故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