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上海活化石丨邂逅江南水鄉 循跡千年青浦
編者按:文化是城市發展的根和脈,是體現城市競爭力的核心資源。如何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産,講好城市故事,留住城市記憶,是城市管理的重要課題。上海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38處,區級文物保護單位423處,文物保護點2745處,共計不可移動文物3435處。作為承載城市發展記憶的“活化石”,在記錄上海進步與發展的同時,他 們也在時刻更新著“自我介紹”......
朱家角
在淀山湖之濱,有塊47公里成折扇形的小鎮,鑲嵌在湖光山色之中。同時由於地處江、浙、滬,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原汁原味的天然景觀,許多人在這裡回歸自然,逃離城市的喧囂,享受野趣。
圖片來源網絡(下同)
我是千年古鎮朱家角,由於位於淀山湖下游,因此水資源豐富,鎮內河港縱橫,九條長街沿河而伸,千棟明清建築依水而立,36座古橋連接著大大小小的古道小徑,小橋流水,清淳幽靜。
自古以來,獲益於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及便捷的水路交通,這裡商賈雲集,曾以布業著稱江南,號稱“衣被天下”。明末清初時期,這裡米業突起,帶動了小鎮的經濟飛速發展,當時“長街三里,店舖千家”,商店林立,南北百貨,各業齊全,遂有“三涇(朱涇、楓涇、泗涇)不如一角(朱家角)”之説。
時至今日,我成為了上海首批四大文化名鎮之一,向世人展現著古鎮文化。在真山真水之間,顯現江南水鄉特色。淀山和淀山湖,一山一湖,相映成趣。若你有空來我這裡做客,可以乘一葉扁舟,輕輕蕩過蘆葦區,在茫茫水天一色之間,欣賞渾然天成的湖光美景,感受溫婉的水鄉風情。
我這兒可不止有美麗的自然風光,在千年的歷史積澱中,一橋、一街、一寺、一廟、一廳、一館、二園、三灣、二十六弄,這些都組成了一道道亮麗的人文風景線。 富貴人家和文人雅士紛紛在此建園造宅,故此全鎮古建築有四、五百處之多,沿著街弄望去還有許多明清建築,飛檐翹角,黛瓦粉墻,組成了一幅美麗的水墨畫卷。
不臨其境,難言奇妙,聽我説了這麼多,你是不是也想到我這兒走走,踏過石板老街,探秘深巷幽弄,乘坐一艘咿呀小舟,體驗一把“船在水上行,人在畫中游”的感覺呢?
金澤
在青浦西南部,有這樣一個小鎮,北傍淀山湖,東與西岑鎮接壤,西與商塌鎮毗鄰,南靠太浦河與浙江省嘉善縣大舜鎮交界。一條南北流向的市河貫穿了整個小鎮, 多條支流匯集而來。鎮內湖塘星羅棋佈,河港縱橫交叉,是個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早在西元前960年(宋初)就已建鎮,相傳昔日有穡人獲石如金,故曾取名“金石”,而這“石”與“澤”為諧音,就稱作“金澤”,其含義是金色的稻穀,盛産魚米的水鄉澤國。
聽完對我的簡單介紹,你是不是已經對我有所了解了呢?
我是金澤,作為典型的江南水鄉古鎮,我這兒水道密布,各式橋梁連接著街道巷弄,舊時遺存下來的古橋眾多,因此享有"江南第一橋鄉"的美譽。著名書法、篆刻 家錢君匋就曾為我題寫“金澤古橋甲天下”7個大字。我這兒原有“六觀、一塔、十三坊、四十二虹橋”,且有“廟廟有橋,橋橋有廟”之諺,每一座橋梁不僅各有特色,而且都與寺閣庵廟有關。現如今,絕大多數寺廟已經廢棄拆除,但當年的橋卻大多都被保留了下來,風姿猶存。
全鎮現存的21座古橋,向世人展示著古鎮的悠久歷史。其中建於宋代的“萬安橋”、“普濟橋”,元代的“迎祥橋”、“林老橋”,明代的“放生橋”、“天皇閣橋”,清代的“如意橋”,這七座古橋靜靜佇立著,訴説著跨越四個時代的歷史故事。
我這兒沒有如織的遊人,但鎮上的居民倒也過得閒適自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臨水的臺階上洗菜濯衣,在清澈的河水裏捕魚撈蝦,時光悠長緩慢,讓人心安。 你若有空,不妨來我這兒走走,在一個陽光和煦的午後,沿著河邊散散步,踏過橋上滄桑的石板,遠離城市的喧囂,歲月靜好,心靈澄凈。
福泉山遺址
青浦歷史悠久,早在7000年前已成陸,6000年前已有先民居住,他們在這塊土地山繁衍生息,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1951年,松江專署文教科申世銘來此文物調查,在重固福泉山周圍發現印文硬陶和原始瓷片,這是我第一次出現在世人的眼前。經過多次挖掘,考古學家們仔細考察,在我這發現了宋、 唐、漢、戰國、良渚文化、崧澤文化墓葬共154座和良渚文化祭壇和崧澤文化居址等重要遺跡多處,至此,福泉山遺址這個名字便被世人所熟知。
我的名字叫福泉山遺址,曾名覆船山,又名薛道山,位於青浦重固鎮西側。考古學家多次發掘,在我這裡發現了約7000平方米的歷史古文化遺跡,其中良渚文化 高臺的發現讓考古學家們頗為驚喜,黃褐、灰褐、灰蘭、青灰、黃土等五色土層的文化疊壓遺存,被他們譽為“古上海的歷史年表”、“中國的土建金字塔”。
夾雜著各種文化土層色澤的壁面,猶如一幅新石器時期以來由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及封建社會的歷史年表,其中最底層呈青灰色的為馬家浜文化層,中間的黑色土層 是崧澤文化層,上面的灰色土是早期的良渚文化層,接近地面的黃褐色土是晚期的良渚文化層。這樣完整的古文化土層堆積,是田野考古不可多得的地層遺留,見證 了遠古時期的上海人——福泉山人的生活足跡。
我見證了歷史的變遷,人類文明的進步,如今作為遺址而存在的我,更是肩負著古文化傳承的使命。每當學者或遊客來此學習觀摩,我都會向他們細細訴説這段古文化歷史:在遙遠的六千多年前,有這樣一群人……
崧澤遺址
遠古時期的上海,瀕臨江海,湖澤眾多,因此成陸很晚。約6000年前,馬家浜文化的人群來到上海,於是這塊水邊高地便成了他們最初生活的地方,我的名字“崧澤”便是由此而來,意為“吳淞江流域濕地中的一塊高地”。在這片土地上,先民們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狩獵採果,馴養動物,栽培植物。他們在生活中展現智慧,磨制石器,改進生産技術;製作陶器,方便儲存和飲用食物;發明炊器,方便烹調食物。在這裡,他們代代相續,生生不息,留下了幾千年的文化堆積。
在漫長的歲月中,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在我這裡得到發展,成為環太湖流域的主要文化,繼馬家浜文化之後産生的崧澤文化,在生産、生活、文化等方面都有創新性的發展,崧澤文化成為中華文明起源與形成的標誌性文化。
崧澤文化上承馬家浜文化,下接良渚文化,距今約6000-5300年,屬新石器時期母系社會向父系社會過度階段,以首次在青浦區宋澤村發現而命名。在崧澤文化時期出現的石犁,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為後續的良渚文化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和動力。出土的祭祀禮器和遺跡顯示,社會已不再平等,已分化為平民和貴族等不同階層,文明時代已經到來。
諸多“上海第一”在我這裡發掘:“上海第一人”、“上海第一村”、“上海第一房”、“上海第一井”和“上海第一稻”,追源溯頭,這些“第一”共同構成了古今上海的起點。如今,人們建立了崧澤遺址博物館,在這裡集中展示上海先民生活的點點滴滴,向更多的人講述這段與我有關的歷史。
穿越時空隧道,追溯文明起源,上海古文化需要傳承與銘記,在這日新月異的匆忙城市裏,希望你偶爾也能回顧一下遙遠的千年前,有這樣一群人來到上海繁衍生息,希望你還能記得我的名字——崧澤遺址。
普濟橋
始建於宋鹹淳三年(1267年)弧形單孔,橋長26.7米,寬2.75米,單孔,拱徑10.5米,橋身較窄,坡度平緩,具宋代橋梁特點。以上就是對我的官 方介紹。我就是普濟橋,出生於宋代的我被稱為“上海最古的石橋”之一。當代橋梁專家唐寰澄先生曾説:“論上海古橋之大,惟朱家角放生橋;論上海古橋之古,當推金澤普濟橋。”由此可見,我也算是古橋中的元老級人物了。
我的別名叫紫石橋,因橋身所用石料與上海松江縣方塔公園內的望仙橋相同,都用珍貴的紫石,有紫色的光彩所得名。在古時,橋頂處有木框架子,裝置木門,晚間關閉木門,用這樣的措施來保障兩岸鎮民的安全。我的建橋設計,也很有講究,拱圈砌置與河北省著名的趙州橋相同。
每當雨過天晴時,陽光照射橋面,映射出晶瑩光澤,宛如一座用紫石鑲嵌的寶石橋,美哉妙哉。可惜因經歷的年代久遠,歷朝歷代的人們在對我進行維修的同時雜以青石,花崗石等石材,現在的我面容早已滄桑斑駁,不復當年光景。
橫跨金澤鎮東西市河,我靜靜守護著這座小鎮上的人們。孩童嬉笑打鬧著跑過,小鎮居民在橋頭閒話家常,潺潺的流水伴著鳥兒嘰嘰喳喳的啼叫,流光易逝,日月如梭。時光如白駒過隙,彈指之間七百年多過去了,我依舊佇立。如果哪天,你從我這兒走過,不妨放慢腳步,在橋頭眺望,微風輕拂過臉龐,橋上斑駁的印跡將會向 你訴説這段百年曆史。
陳雲故居
青浦練塘是偉大的無産階級革命家、政治家——陳雲同志的誕生地。在他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為國家、民族的解放,為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作出卓越的貢獻。陳雲同志將畢生的心血和精力都貢獻給了黨和人民,他的業績、思想集中在他的文選、文集中,是留給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
1996年11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下發通知,批准在原青浦練塘鎮的"青浦革命歷史陳列館"的基礎上,進一步充實相關資料,建立"陳雲故居暨青浦革命歷史紀念館",於是我在陳雲誕辰95週年(2000年)時正式開放。
高14米高,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我的建築風格樸素而莊重。在一樓、二樓的四個展廳裏,基本按時間順序展出著陳雲同志光輝一生的圖片、文獻、實物等史料。地下一層則充分展示了在黨的領導下,青浦人民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程。序廳中矗立著高3.6米的陳雲漢白玉雕像,雕像背後生機勃發的雨後春筍, 寓意著老一輩無産階級革命家開創的事業蓬勃發展。
陳雲同志的一生為了黨、國家和人民,始終任勞任怨,戰鬥在最前線,體現了一個無線階級革命家的寬廣胸懷。他那“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精神,都是值得廣大人民去學習的。這些年來,人們來我這裡瞻仰這位無産階級革命家,從他身上學習追求真理、實事求是的精神;學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學習求真務實,開拓進取的精神。陳雲同志用自己的行動感染了一代代人,激發了他們自強不息的精神,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鬥。
曲水園
據《青浦縣誌》記載,清乾隆十年(1745年)、十一年(1746年)間,在邑廟之東,建有覺堂、得月軒、歌熏樓、迎暉閣,並有花徑小溪,頗有景色,然規模不大,僅供香客小坐休憩。以後逐漸添建亭、臺、樓、閣,並挖池植蓮,疊山種樹。規模不斷擴大,景色日益增多。這邊是我的前身——靈園。據説當時為了建造此園,曾向城中每位居民徵募一文錢,用作維修的經費,故有“一文園”之稱。
嘉慶三年(1798年),邑侯楊東屏觴劉雲房學使于園內,見其風水佳景,就借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曲水流觴的典故,將靈園易名為“曲水園”。我的名字便由此而來,是不是獨具詩意呢?
二百多年來,幾經興廢。時至今日,我以小巧玲瓏、典雅古樸著稱。坐北朝南,佔地三十畝,各景區環湖而營,青瓦、白墻、青磚構成整體建築,樹林密布更顯風雅之氣。園內四個各具特色的景區各具特色,一石一水,一亭一閣,相映成趣。以湖區為中心進行佈局,環湖而增景,堂堂近水,亭亭靠池,山架二池水,遊園必繞池,故來此的有人或許會有"深深院落重重水,庭院深深深幾許"之感。
如今,我已成為人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老人們三三兩兩攜伴而來進行晨練,志同道合的棋友相約來此對弈,還有頑皮好動的孩童嬉戲玩耍,更為我添了幾分煙火氣。曲水流觴,聚集文人雅士,歡聲笑語,貼近萬家煙火,或許這就是我存在的意義吧。
頤浩寺遺址
相傳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以宰相呂頤浩故宅為寺,因而得名“頤浩寺”。這是我第一次出現在歷史上。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建大雄寶殿等,元元貞元年(1295年),成宗賜額“頤浩禪寺”,由大書法家趙孟頫題寺額。時有鴛鴦樓、大山門、貝多林等殿閣樓院20余處,規模宏大,世稱古剎。
民間有“寺屋一藏,5048間,為江南之冠”的説法,《松江府志》有“雖杭之靈隱,蘇之承天,莫匹其偉”的記載,意思是説杭州靈隱寺、蘇州承天寺也比不上頤浩禪寺。寺自大山門起到寺界橋,幾乎佔了半個金澤鎮,這是我最輝煌的時期。作為江南名剎,自元至清,許多名人都來我這兒駐足遊寓,並留下了珍貴的書畫墨蹟和吟咏詩文,據記載,寺內樣有各朝名人撰寫的碑刻15放和匾額28塊,可謂墨寶薈萃。
自明洪武十四到十六年(1381—1383年),僧大淵曾加從修葺,以後迭經兵燹,屢毀屢建。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倭寇從金山衛登陸,侵入松江、 蘇州地區,到處放火搶掠,我也未能倖免。這段日子裏,我幾經波折,規模大不如前,更添幾分蕭瑟。正如青浦縣諸生張汝遇在《頤浩寺懷古》一詩中所寫“寺古非全勝,蔥蔥氣尚佳。禪房余曲折,殘碣半沉埋。草長魚池岸,榆深鶴頭街。尋吟不覺久,暮鼓出蕭齋。”1938年,日軍的炮火蔓延,寺廟又遭破壞,僅存天王殿、大山口。1958年寺廟拆移,僅存“頤浩禪寺”記碑一方,古銀杏樹數株,“不斷雲”石刻斷石14塊,殿宇柱腳16塊及少許假山石等。
不復曾經的輝煌,顛沛流離的七百多年,在我身上鐫刻下歷史的痕跡。1992年7月,經批准,我正式開放成為佛教活動場所,並陸續重建了觀音殿、山門、寮房等寺宇建築,寺廟又有了新的生機。如今,每到三月十八和九月初九的廟會,慕名而來的人們集結前來,我這兒便會非常熱鬧,仿若昔日光景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