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高校教師擔使命 融合專業與思政教學

2018-01-18 10:44:28|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專業課裏也有育人“小切口”滬上高校教師自覺擔當“育人”使命,將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

  不久前,同濟大學年逾八旬的汪品先院士主動請纓,為全校學子開設《科學、文化與海洋》的公選課,激勵青年深耕創新文化土壤,勇於投身科創實踐。開講三場,場場爆滿、未講先熱,受到大批學子追捧。

  大學生思政教育,僅僅只是思政老師和輔導員的事嗎?在滬上高校,一批專業教師自覺擔當“育人”使命,將專業教學與思政教育有機融合,在“課程思政”領域創新探索,贏得學子紛紛點讚。

  學會把知識化為己用

  “國際關係導論”是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實驗班一年級的專業基礎課,不少同學第一次上課往往有些意外。原來,授課老師、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蘇長和一上來不是講結論,而是講概念。“我認為只要學生不偏于西方知識一隅,能形成客觀平衡知識的視野,同時掌握我國知識傳統中的會通法,就會逐步認知一個更全面的國際關係世界。”蘇長和説。在這門一年級學生必選課中,他特別希望學生從一開始就能掌握知識轉化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他最常對學生説,要學會把學得的知識捏碎了變成自己的,而不能把自己捏碎了變成別人或所學知識的一部分。

  “在我以前的認知中,‘經濟’一詞,不過是滿足自我物質需求的定義,但在上課中就逐漸明白那種想法太過狹隘和‘小我’,仿佛推開了新的大門……”這段課程反饋留言,來自上海大學電影學院一年級新生陳妍。系列課程策劃人、社會學院教授顧駿,與思政課名師顧曉英和經濟學院常務副院長聶永有聯袂,與200多位“90後”大學生一起,用中國話語破解“中國之謎”,闡明中國效率背後的中國道理。

  體悟為了什麼而學習

  “以和為貴,和而不同”這句話最恰當的英文表達是什麼?“Harmonyismostprecious;harmonybut notuniformity.”

  這是在同濟大學英語系本科生必修課上的授課內容之一。在同濟講授這門基礎英語的黃立鶴副教授看來,語言學習的意義,不僅僅停留在掌握一門具有海外文化思維的工具,而在於一個“用”字。

  “在老師教育理念的熏陶下,我們漸漸明白,英語專業學生的責任,不僅僅在於國際交流和了解外國文明,更重要的在於深諳中國國情,並且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國新形象。”英語系大一學生毛欣越説。

  對於同濟大學德語專業研究生、黨員史若彤來説,完成德漢科技翻譯課作業——閱讀並翻譯德文原版的《共産黨宣言》是一種愉快的學習體驗。據了解,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共産黨宣言》幾年前就進入了德語翻譯碩士的課堂。“能夠憑藉所學的知識,德語漢語對照通讀原文,對它的感悟更深了。”

  開啟人生更深層的思考

  將學習的層級,從“技”,提升為“道”,啟發學生更深入思考,成為許多專業課程的育人“小切口”。上海應用技術大學日前開出的《中國古代技術》課上,建築學教授來講中國古代的鬥拱技術,講古代匠人的地位;化學專家從釀酒説起,分析古代技術失傳的原因……學生張瑾説,“這門課程有很多有意思的東西,第一講就已經讓我對中國古代技術的歷史地位和對當今世界的影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主導課程策劃的校長陸靖眼中,這也是大學思政教育“鹽溶在湯裏”的一次嘗試。“鹽溶在水裏,只是一杯鹽開水,跟湯結合,才能燒出更適口的營養湯。”他説,“我們學校能燒什麼湯?一定是跟學科特點有關的。”在他看來,應用技術的學科背景,就是一鍋優質底湯,通過多元視野和專業的解讀,可以讓更多年輕人走近中華技術文明史,在學習和思考中提升文化自信,激發創新動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