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良渚“琮王”“鉞王”同框 上博“實證中國”大展超三成文物首次亮相
東方網記者包永婷、柏可林6月19日報道:上海博物館“何以中國”文物考古大展系列第二展—— “實證中國:崧澤·良渚文明考古特展”6月20日將正式面向公眾開放。這是國內首次舉辦的、規模最大的長江下游史前考古文明大展,匯聚全國19家博物館、考古機構珍藏的出土文物358件,其中,三分之一以上為首次亮相的最新考古成果。
上博“實證中國”大展聚焦距今5800年到4300年,以崧澤文化、良渚文化為代表的中華文明第一個發展高峰中最偉大的成就,以考古實證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發展史。展覽從古國、稻作、手工業和玉器四大板塊入手,將帶領觀眾領略長江下游史前文化藝術的魅力。
“通過對考古出土文物的研究闡釋和活化利用,以展覽為載體,充分展示我國長江下游早期文明的一系列考古新發現、新成就。”上海博物館館長褚曉波表示,展覽明晰地回答了中華文明起源研究中的重要論題:五千多年前,長江下游先民就已創造出比肩世界的輝煌文明,建立了東亞最早的區域性國家,並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發展産生了深遠影響。
崧澤文化的典型器物人首陶瓶,目前我國考古發現的最早、形體最大和最重的淩家灘遺址石豬,良渚王的“三大神器”——“琮王”、“鉞王”和玉權杖……上海博物館將多家文博機構的“鎮館之寶”齊聚一堂,讓觀眾得以一飽眼福。褚曉波介紹,重約6.5公斤的“琮王”是浙江省博物館鎮館之寶,展期僅20天;淩家灘遺址出土、重達88公斤的石豬也只“出差”一個月,想要看這兩件文物的市民遊客要早點預約觀展。
在古國文明板塊,展現了崧澤文化時期的東山村遺址和淩家灘遺址,以及反映良渚文明的良渚古城遺址、反山遺址、福泉山遺址和寺墩遺址出土的文物。其中,在淩家灘考古發掘中出土的的石豬,豬的嘴、鼻孔、眼、耳俱全,並有一對獠牙,形態十分逼真。出土于反山王陵的良渚“三大神器”——“琮王”、“鉞王”和玉權杖同框亮相。器物上多組完整的“神人獸面紋”圖像令人驚嘆,反映出良渚文化微雕技藝之精湛,同時也是良渚社會最高的權力象徵。“這幾個重要遺址首次相聚在一起,我們把最精美的展品放在第一板塊呈現,並做了特別的設計。”褚曉波説。
“説起良渚文化,大家可能都比較熟悉。前幾天,第19屆杭州亞運會火種在杭州良渚古城遺址公園進行採集。”褚曉波介紹,此次“崧澤·良渚文明特展”還是從崧澤開始講起,“崧澤文化因發現于上海市青浦區崧澤遺址而得名,距今約5800-5300年,是分佈在太湖地區新石器時代具有一定典型性代表的文化,上承嘉興馬家浜文化,下接余杭良渚文化。”
在手工業文明板塊,展出了崧澤文化的典型器物人首陶瓶,整個器物造型奇特,生動古樸,在國內新石器時代遺址中首見,具有很高的研究和欣賞價值。還有上海青浦寺前村遺址出土的雙層鏤孔花瓣足陶壺,是新石器時代陶器中少見的精品,説明崧澤先民在追求器物實用功能的基礎上,已經開始了審美與藝術創作。
長江下游早期文明的最重要特徵就是玉器文明,開創性的禮玉制度對後世中華文明的發展産生了深遠的影響。玉器文明板塊展出的文物中,出土于淩家灘遺址的玉鷹,為“鷹—豬—太陽”合體的器物,造型獨特,內涵豐富。出土于趙陵山遺址的透雕玉人首形飾,是良渚文化玉器的珍品,乃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的人鳥獸圖案透雕精品。而在福泉山遺址出土的象牙權杖,堪稱史前最美的象牙製品,上海博物館藏有兩件,此次展出的為一件真品和一件複製品。
“正是歷代考古人櫛風沐雨、青燈黃卷,孜孜不倦的追求,才構成了我們今天去認識過去歷史重要的物質基礎。”策展人之一、上海博物館副館長陳傑説,在展覽的尾聲,我們向考古工作和考古人致敬,一面墻是以考古的報告為主,另一面墻以考古人的工作照為主。
配合“實證中國:崧澤·良渚文明考古特展”的開展,上博文創策劃“‘紋’以載道”“藏禮于器”“尋源奇想”三大系列近40種文創産品,涉及服飾、文具、飲食和生活實用等多方面。其中,具有趣味性的考古系列盲盒,將崧澤、良渚文化中典型的玉琮、玉璧、陶盉等文物藏入盒中。良渚文化玉器上經典的神人獸面紋,化身沁甜冰爽的神王雪糕。
本次展覽將於6月20日免費對公眾開放,並持續至10月8日。考慮到展覽期間,恰逢參觀客流高峰期,為了確保文物安全,併為觀眾提供良好觀展體驗,上海博物館將在特展期間實行全預約制入館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