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勝在工作中
那些在常人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胡勝卻早已習以為常了。比如,加工精密零部件,怎麼做到在1000多種刀具中快速準確選出最合適的一款?再比如,加工出的産品精度,誤差如何不超過0.004毫米?1974年出生的胡勝,是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十四研究所數控車高級技師、班組長。從一名職業高中畢業生成長為全國技術能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胡勝在車床上詮釋著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極致的工匠精神。日前,由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舉辦的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佈活動揭曉評選結果,胡勝等10位頂尖技術技能人才榮登榜單。
“在金屬上進行雕刻的藝術”
2009年國慶閱兵儀式上,我國自行研製的大型預警機首次亮相,機身上方安裝的雷達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這個雷達關鍵零部件的加工生産,是由胡勝帶領團隊完成的。其實,胡勝和同事們平時工作時,並不知道所加工的零部件是幹什麼用的。“我們的工作,就是按照圖紙要求進行零部件加工。”用電腦設定好程式,通過數控車對金屬進行雕刻,做成各種精緻的零件,被稱為“在金屬上進行雕刻的藝術”。雷達零部件對精度的要求非常“苛刻”,有的誤差要求不能超過一根頭髮絲的1/10(0.005毫米~0.008毫米),甚至要達到0.004毫米的精度,哪怕一絲劃痕也不能出現。
一次,某産品的研製進入加工階段,可幾位高級技師看到圖紙後紛紛搖頭:“從沒見過這麼小的波紋管,長徑比達10:1的內孔內竟然還有很多不規則的槽,所有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簡直無法加工。”胡勝與技術人員探討分析各種可能遇到的問題,甚至對每一刀的排屑方向、每個槽的切削速度都做了大量試驗,最終,通過巧妙設計的自製刀具、合理的切削方法,加工出了合格的産品。質檢人員剖開産品逐一對不規則槽的尺寸進行檢驗後,驚喜地對胡勝豎起了大拇指:精度完全符合要求。
近年來,胡勝在一系列具有國際先進水準的重點項目中承擔關鍵件、重要件加工70多項,攻克了某型裝備的波紋管一次車削成形、反射面加工變形等技術難題。初步統計,自2006年以來,胡勝加工品種600多項,提出技術革新和合理化建議30多項,尤其在數控車的宏程式編程模組、車銑一次性加工成形等方面提出許多獨特的方法,大大提高了生産效率,節約科研經費近千萬元。
“打磨刀具必須精心、靜心”
實現裝備零部件對精度的苛刻要求,首先需要加工者選取不同的刀具。胡勝將1000多種刀具按照使用功能及其材料構成加以分類,經過兩次篩選,剩下十幾種或幾種刀具備選,再結合加工材料的特性選擇刀具。但是,挑出來的刀具也常常不能滿足要求。“一些非標刀具,必須手工打磨。”胡勝告訴記者,打磨刀具必須精心、靜心,稍有不慎,不僅會毀了刀具,甚至會出現工傷事故。因為“磨功”好,胡勝打磨的刀具可以使用上千次,而有的人打磨的刀具往往只能使用十幾次。
雷達零部件加工的關鍵是精度,有的零部件要求加工精度不超過0.004毫米誤差,而現有機床的精度只能達到0.005毫米。怎麼辦?胡勝通過掌握材料的熱膨脹率,再了解加工、檢驗時的溫度,算出其中的溫差,最後將精度做到了0.003毫米。
胡勝將“精心、靜心”融入自己的職業生涯。職高畢業後,他進入一家國有工廠當車工,開始接觸數控車工技術,1999年,因為技藝精湛,作為特殊人才被引進到十四所,成為該所第一批數控機床操作工。
在某重點裝備研製過程中,用常規方法加工極易變形,此前國內尚無同類産品加工經驗和工藝規範。胡勝從工裝、刀具和高速切削入手,終於找到了技術加工的切入點,並且一次加工合格。現在,該方法已被確定為同類産品的標準工藝規範。
“假如我成了打雜的,只能説明大家的水準都高了”
記者在“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採訪胡勝時,不時有工友進來“打攪”,但似乎都是些“雞毛蒜皮”的事:不是來要個燈泡,就是説什麼做好了。胡勝的回應則是遞個燈泡,或者回答“好的”。“我是這麼想的,假如我成了打雜的,只能説明大家的水準都高了。”胡勝微笑著説。先後榮獲全國數控技能大賽職工組數控車第一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中華技能大獎……被譽為“工人院士”的胡勝,更高興的是“大家的水準都高了”。
2006年,胡勝和單位部分骨幹成立了“胡勝技能創新小組”。2009年,組建了由他任會長的精密加工廠技師協會。2011年他牽頭申報的江蘇省技能大師工作室獲批,2012年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獲批……多年來,在胡勝的指導下,單位涌現出一批批高技能人才,他們不僅成為技術骨幹,還在省市乃至全國的各項技能大賽中取得了優異成績。2019年,胡勝分別被兩所高校特聘為教授和思政課老師,他要在更大的舞臺上傳遞工匠精神。(記者 王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