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3400萬人在上海走近科學

2017-04-07 13:56:53|來源:東方網|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東方網記者解敏、曹磊4月7日報道:“小朋友你們家裏有養貓的嗎?豹雖然和貓長得很像,但它的爪子卻不像貓一樣光滑,而是凹凸不平的,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這樣才能幫助獵豹在高速奔跑時更好地減速轉彎。”在上海科技館的動物世界展區,被孩子們團團圍住的王益熙正用最簡明直白的方式講解著獵豹腳爪的構造。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 被孩子們圍住的王益熙正進行科普講解

   每一場講解,王益熙都會仔細觀察參觀者的興趣愛好,應用自己的經驗知識,激發參觀者的科學好奇心。用她自己的話來説,一個好的講解員自身就是一座活的博物館,能引導孩子走進場館後不再是簡單地玩耍,而是在興趣驅動下學習、探究科學知識和科技精神。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十二五”期間,上海平均每年舉辦的各類科普活動達9萬次(場),參加人數超過3400萬人(次)。科技節(科技周)、全國科普日等大型科普活動影響廣泛。形式多樣的科普活動正逐漸成為上海科技創新發展的一扇窗口。

  當講解員轉身成為科學老師

  王益熙已經紮根科技館一線講解工作十多年。剛剛獲得2017年上海市“十佳科普使者”稱號的她告訴記者,這些年來她切身體會到了上海這座城市對科普越來越大的需求。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 工作中的“科學老師”王益熙

   “復讀機一般背誦簡介的方式再也不能滿足今時今日參觀者們的需求。大多數受眾,尤其是孩子,並不會對所有的科學知識都有興趣,他喜歡的可能只是眾多展品中的一枚昆蟲。”科學需要理性,但理解、傳播科學更多地需要感性。王益熙説,好的講解員,可以把展品講活、講透、講出趣味。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獵豹腳爪的構造,王益熙通過研究,將貓與豹的腳爪做對比,在講到“抓地力”這一概念時還啟發孩子聯想車子輪胎的花紋,加深理解。

  除了講解方式的轉變,上海科技館也開始通過教育課程的研發深度組合、挖掘展品的科普功能。2010年開設科學小講臺,2015年至2016年,相繼開設了“達人帶你逛”、”STEM科技館奇妙日”,”科迷工作坊”等教育課程。僅2016年,上海科技館就開發了基礎類、拓展類、綜合類三大類別的教育活動和10余個子項教育活動,對外實施的各類科普教育活動就達3861場,受益觀眾達6600余人次。

  “現在我們更多地被稱為科學老師”,王益熙説,課程開發已逐漸成為她工作的重點。在每一期新課程上線之前,轉型成為科學老師的她都要和團隊夥伴一起,先找到課程中的知識點、原理,配以新穎的講解表現形式,通過試講、專家評審才能向公眾推出。

  如果要問,申城週末最熱門的科普場館有哪些?上海自然博物館無疑名列其中。同樣是教育課程,自博館早在籌建之初,就把教育課程納入規劃體系之中。如今,一到週末,家長帶著孩子,手拿“任務單”走進博物館已經成為一種新的時尚。

  在自博館最有人氣的“小小博物家”教育活動項目中,參與者可在預約時間段內自由選擇1個主題資源包,利用博物館筆記、配套工具,仔細觀察包內提供的自然物,再動手操作,完成自主探究的學習過程。每完成一個任務,就能集一枚印章。

  “這種激勵對孩子充滿吸引力。”上海自然博物館展教服務處的徐蕾説,有的孩子僅僅用了2個月不到的時間,完成了全部11個任務,孩子們已經把博物館作為自己週末活動必去的地方。而在57個主題的自然探索移動課堂,孩子們可以通過實踐、授課、自我探索,學習到與自然相關的各種知識。

  作為自博館教育課程設計和研發者之一,徐蕾告訴記者,眼下,越來越多的青少年逐漸接受並喜歡上這樣的探究式學習方法。有教育專家認為,這種教育方式在國外廣泛應用,可以大大提升學生自主學習、探索發現綜合能力,而這一點,恰恰是當下國內學生最為缺乏的。

  各類科普教育活動帶來的最直觀體現是上海青少年的創新意識的不斷增強。數據顯示,上海每年約有30萬名青少年參加不同類別的科技創新活動。以剛剛收官的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為例,今年大賽共收到參賽選手提交的5753份申報材料,較上屆大賽增加40%,再次刷新紀錄。其中,青少年科技創新成果4438項、青少年科技創意1079項。近3年來,大賽參賽人數呈現兩位數增長。

  科普志願者:予人玫瑰,手留余香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 上海科普志願者總隊服務於國際自然保護周

  近年來,上海市區兩級政府持續加大科普投入,形成了以兩家綜合性科普場館為龍頭、50家專題性科普場館為骨幹、255家基礎性科普基地為支撐、79家社區創新屋等為補充的科普場館體系,為公眾提供豐富立體的科普資源。在上海舉行的每一場大型科普活動的現場,總有一支忙碌的志願者隊伍閃現其中。這支純公益性質的“體制外”志願者隊伍成立於2013年底。總隊下屬8個直屬分隊,其中6個分隊由來自高校的志願者組成。

  上海海洋大學研究生一年級的胡淩豪自大二起加入志願者服務總隊,至今已有4年。從一名普通志願者到現在成為高校分隊的負責人,加入志願者這個家庭,讓他發現自己所獲得的不僅僅是“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喜悅,更讓他看到了自己的成長。

  “學須以致用,知行須以合一”,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胡淩豪和團隊一起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摸索出了一套農産品有害殘留的快速檢測方法,該項目獲得了當年(2014年)上海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優秀項目。而長期參與科普志願者活動的經歷,也讓他意識到,好的科學方法應更貼近民生、更實用。此後他積極和專家、科普志願者們一起,將這一檢測方法在五角場、天目西路等街道面向社區居民推廣,介紹其中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令居民通過更科學的角度看待食品安全問題。

  除了學生志願者,總隊還與1500多名專家型志願者合作,開展不定期的流動科普。上海科普教育促進中心行政辦公室主任李靜俊介紹,其實許多領域的專家都有面向大眾做科普的意願,渴望把一些自身領域有用的知識向更多人傳播,卻往往苦於沒有平臺,而科普志願者服務總隊所做的正是將專家智庫與普通市民的求知需求連成了一條線。

  於是越來越多貼近民生時事的科普主題活動開展起來了,越來越多的互動交流成為科普活動的“必選項目”。李靜俊舉例説,總隊曾與上海東方醫院合作舉辦過應急救援的現場演示,由專家為市民講解心肺復蘇、心臟按摩等急救知識以及操作方式,廣受好評。“讓百姓真正接觸到他們需要的、對生活有益有助的科普知識,才是舉辦每一場科普活動的價值體現。”

圖片默認標題

圖片説明: 專家志願者進社區舉行公共安全科普活動

   李靜俊説,志願者服務總隊成立的初衷只是為開展科普活動搭建一個服務型的平臺,但經過3年多的實踐,總隊正在向一個不斷完善的科普教育提供方不斷轉型。整個城市被帶動起來的科普氛圍也讓他們自身意識到必須要不斷前行、發展。截至2016年底,總隊共開展了志願服務活動700余場,直接受益人群超過23000人次,間接受眾達數百萬,範圍覆蓋中外學者、科普教育工作者、學生、白領、社區居民等。

  在上海這座城市,每天都有人在許許多多個不為人知的角落從事著科普的工作,他們或是博物館裏的一名講解員、或是社區中的一名科學知識宣傳大使,他們向大眾傳播科學知識、澄清謬誤,幫孩子們打開未知世界的大門。科普工作者,可能只是這個城市中無數工種中很不起眼的一個,但正是因為有了他們,這個城市的科學精神才得以不斷傳播,這個城市人民的科學素養才得以不斷提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