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錢月芳:半繡半繪 成就古雅之美
錢月芳(左)在指導顧繡。(受訪者供圖)
錢月芳:上海松江顧繡研究所副所長,中國刺繡藝術大師,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項目顧繡上海代表性傳承人。她從事顧繡四十多年,掌握顧繡工藝的全部流程和技能,繡制100多幅作品。
“四大繡種”———蘇繡、湘繡、粵繡、蜀繡,皆由屬地命名。顧繡,卻由姓氏命名,在全國28個繡種中獨樹一幟。還有一點特殊的是,顧繡並非用來穿的,而是用來欣賞的。顧繡用刺繡作“畫”的歷史,距今已有400多年。
對顧繡身世著迷的朋友大可去讀一讀王安憶的《天香》,從第一代錦衣玉食時期的閨閣自娛,及至家道中落後為度生計的商品之作,寫出了一段繡品傳播天下的歷史。
如今到哪兒去盼顧這難判是畫是繡的藝術?毫不誇張地説,唯松江顧繡研究所是爾。因為,發軔于明代嘉靖年間的顧繡,不僅是一門土生土長的上海手藝,更為松江府的繡中瑰寶。
走進松江顧繡研究所,空氣是熏熱的———繡娘要保持通體尤其是雙手的溫度,指尖下的飛針走線才會秀麗健逸,空調暖風比一般場所要開得高;繡娘的服裝是別致的———旗袍為工作服,每人兩套,一為天藍、一為緋紅,擇場合穿著。
迎接記者的繡娘———松江顧繡研究所副所長錢月芳,和以往新聞照片中的裝扮一樣,挽起發髻、素心淡脂、一襲旗袍,交談中和顏悅色,輕柔細語,舉手投足折射出內心的一片平靜。
凡墨有暈缺,則線能補齊
説來顧繡是有些“任性”的———擇時而繡,也就是説心情好時才繡,生怕不好的心情“染”到畫繡上。天氣晴好時,將繡架置於自然光下,狀態尤佳。繡制前需洗手,但切忌塗抹護手霜,會“污”了絲線。這些準備妥當,才入了正題。
製作顧繡的第一步是選擇臨摹的藍本,往往取材于山水、花鳥、人物等文人繪畫。繡娘根據畫作將繡布平鋪於透出光亮的玻璃案上,用毛筆勾勒出線條,為之後“以線上色”做準備。再準備不同顏色的絲線,以模擬原畫中的各類色彩。所謂,凡筆不足,則針能獨到;凡墨有暈缺,則線能補齊。如此以線代墨,便可點染渾成。
比起其他刺繡作品,出身於大戶人家的顧繡帶著一種天然的婉約端莊氣質。錢月芳介紹,顧繡是文人畫的選稿、細膩的針法、精工細作的手藝共同造就,用幾個字來表達就是———平、齊、勻、松、光、澤、密。顧繡針法細密,施、摟、搶、摘、鋪、齊、套針等有數十種,使得顧繡的細節極為豐富,從而成就了顧繡的三絕———絲如毫、色如畫、針如發。
用色考究,選用的繡線更是另有玄機。繡娘們掌握著一手絕活,能將一根絲線劈成1/32、1/48、1/64,那絲線若是顏色較淡,捻于指尖似若不見。錢月芳向記者展示了一個蠶絲線劈到1/256的極致,已淡得好似與空氣融為一體。
不僅是巧奪天工的針法,繡線的選擇同樣是造就顧繡獨特氣質的根源之一。“繡花容易,配色難,繡娘要熟知每種色彩。顧繡所選用的繡線往往顏色淡雅純粹。如果挑的顏色稍有偏差,整幅作品的味道就變了,只能拆了重來。”錢月芳説。
來到繡娘的工作間,她們正埋首于繡架前,一手扶著繡布、一手扯著針線。躍躍欲試下,記者當了一回“繡娘”。線密,因此針也比一般的繡針小而細。記者面對繡架下線時甚至無從下手,還因自作聰明去補足走線的缺口,繡錯一針,被老師發現,“勒令”拆除來過。這還真是個考驗耐性的活,但繡娘就是用這細若遊絲的纖毫,耗費半年乃至幾年完成一幅作品,將顧繡傳承著。
想學繡,先練心。錢月芳説,繡娘要練就好眼力,一旦一天不幹活,再度拿起繡針,眼睛便無法迅速聚光。這正應驗了那句古語,“無他,唯手熟爾”。
十指起春風,雲錦落人間
顧繡得名,緣起于一則故事。明代嘉靖年間有一位進士名叫顧名世,晚年在松江購置了一處園林,取名“露香園”。他的眷族後裔精於刺繡,繡品精美典雅,技法獨到,因此稱之“露香園顧繡”,又為“顧繡”。明代著名畫家董其昌對“顧繡”極為讚賞,稱它“繡彩絢麗,良絲點染精工,遂使同儕不能望其項背……人巧極天功,錯奇矣”;文學家陳子龍言顧繡為“天孫織錦手出人間耶”。
面對如此“奢侈”的明清古藝,今人並沒有將其遺忘、丟棄。和許多老一代繡娘一樣,錢月芳這輩子就做了一件事———從19歲學起,到現在一做就是40多年。
上世紀70年代,在周恩來總理指示發掘傳統工藝美術品後,當時小有名氣的松江設計師梁景惠等人建議重拾顧繡,松江縣領導召回了散落在民間的繡娘。就這樣,松江工藝品廠裏開設了顧繡車間。也就是從這時起,錢月芳一頭扎進了顧繡的世界,師從當時顧繡唯一的國家級傳承人戴明教———新中國第一幅顧繡作品《紅蓼水禽圖》的製作者,併發展出顧繡歷史上不曾有過的雙面繡。
而後,繡娘們迎來了屬於自己的春天。在2006年第一批國家級非遺名錄上,顧繡得到了高規格保護,松江顧繡研究所在同一年成立。十餘年間,由錢月芳親自帶教,一批心靈手巧的年輕繡娘不斷涌現。在深圳第二屆國際文化産業博覽會上,她與夥伴繡制的郎世寧16幅《仙萼長春圖》系列作品榮獲金獎,她本人也多次被邀請赴日本、美國、以色列、意大利等地,參加民間傳統文化交流。
一針一線,傾注對顧繡的感情
今日的繡娘早已不姓顧,但她們精細的工藝不失顧繡品格,把這項技藝發揚傳承著。去年是大世界100週年重開之日,在二樓“非遺原生態展廳”內,錢月芳展出的顧繡作品中有一件尺幅尤為巨大,臨摹的是唐代韓滉所作的傳世名畫《五牛圖》,牛的神態、姿態、毛色均與原畫無異。這件作品花了她兩年時間。她曾多次騎自行車到奶牛場觀察牛的神態、姿勢,回到繡架上創作時,再把實際的圖景結合到畫理以內、融入到創作之中。單看這牛的眼睛,就十分漂亮———眼睫毛都被繡得活靈活現。
這些繡娘和她們的作品不僅僅止于被看到,更應該被記住。春節前夕,一個壞消息給了錢月芳狠狠一擊———戴明教老師仙逝了。錢月芳深知,顧繡于她而言早已跨越了個人喜好,還有一份傳承人的責任。多年前,她曾參與到培養顧繡接班人的項目,當時班上有20多個學生,但由於種種原因,留下的繡娘寥寥無幾。令她稍稍欣慰的是,如今已有七八位學生可以獨當一面,扛起新中國第三代顧繡傳承人的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