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記憶守護者” 感受上海的“城市溫度”

2019-12-27 08:50:19|來源:東方網|編輯:李佳藝 |責編:石麗敏

走近“記憶守護者” 感受上海的“城市溫度”

  上海民政局日前公佈,截至12月初,上海所有“為老服務類”實事項目已經全部提前且超額完成,其中,老年認知障礙照護床位改建數達到1485張,是目標額1000張的近1.5倍。在床位數背後,上海還活躍著一群為認知症老人“守護記憶”的人,歲末年初,讓我們走近這群“記憶守護者”。

  認知症老人照護床位改造,改什麼?

  認知症是一種因腦部傷害或疾病所導致的漸進性認知功能退化,會影響到記憶、注意力、語言、解題能力。作為描述特定症狀的一個統稱術語,認知症的種類裏既包括了近年來逐漸為人所熟知的阿茨海默症,也包括亨廷頓氏病、帕金森病等特定可導致認知障礙的疾病。據民政部門估算,在上海,認知障礙老年群體約有20萬人。

  位於虹口區的銀康老年公寓,外表如同普通住宅小區一般,路過的行人不會想到裏面住著這麼多認知症老人。上海已連續兩年將“改建1000張認知症老人照護床位”列入市政府實事項目,其中,銀康老年公寓就“認領”了76張,可以説是上海認知症照護床位改造最多的機構。

  2012年,當銀康老年公寓收住第一位認知症長者楊奶奶時,並沒有意識到認知症照護的複雜程度。在經歷了迷茫、焦慮、慌亂後,院內的護理員們才逐漸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照護體系。

  如今17層的老年公寓入住率已超過70%。銀康老年公寓2015年專門開闢了認知症專區,逐漸形成4個分區、76張認知症養老床位的規模。目前,這裡住了60位認知症老人,由21位護理人員悉心照料。

  認知症照護床位如何改造?帶著這樣的疑問,記者踏入認知症專區。大三室一廳仿佛一個小家,有常規家庭中的小書房、迷你廚房、會客廳、休閒室等環境佈局,隨處可見的鐘錶、月曆提醒著認知症老人當下的時間,不同顏色的花藝門牌則提醒著老人自己所在的居所、復古的檯燈、1985年的《收穫》雜誌……銀康記憶家園負責人唐園秋告訴東方網記者,環境對認知症長者照護的影響不容小覷,許多認知症老人會忘記短期內發生的事情,但對長期記憶是有印象的,老物件能讓他們更有親切感。

  唐園秋説,認知症床位改造,不僅僅要有一張有圍欄的床,更多的是“軟體”上的跟進。“為認知症老人營造家庭式住養環境,提供針對認知症老人的日常生活照護、生活自理能力訓練、精神支持、社會交往等服務也要跟上。”唐園秋透露,認知症照護的壓力很大,按照《認知症照護床位設置指南》要求,專業護理員數量要跟床位數匹配,在銀康,這一人員配比達到1:3。

  唐園秋每天也有小擔心,目前在銀康認知症專區內的老人以中重度為主,走失的風險很高。為此,記憶小鎮內配備了“秘密武器”。“我們四個區域全部配有門禁系統,還有類似共享單車的電子圍欄系統,一旦發生情況護理人員第一時間就能知道。”

  “認知症友好社區”為老人留住寶貴記憶

  與居住在養老機構內的中重度認知症老人群體相比,居家的輕中度認知症老人數量更多。今年9月,上海開始在全市28個街鎮試點“認知症友好社區”,多股來自不同社會組織的力量形成合力,從社區動員到預防篩查,從早期干預到家庭支持,多角度地為認知症人群和他們的家屬提供幫助。

  “DaDaDa換上快樂舞步DaDaDa”,在塘橋街道綜合為老服務中心一樓的“盡美·塘橋記憶家”,十余位老人正跟隨著這首歡快的流行舞曲做手指操。在此之前,他們剛剛有説有笑地做完手工剪紙。週一諮詢接待,週二干預訓練,週三認知症篩查,週四腦健康存進活動,週五“記憶咖啡”……一旁的公告板上,與“守護記憶”相關的活動排得滿滿噹噹。

  事實上,這些老人們,包括教剪紙的老師在內都是認知症老人。雖病情輕重不同,但他們都是主動前來社區參與訓練。在塘橋街道,盡美長者服務中心承擔了街道建設認知症友好社區的部分工作。中心創始人之一的徐淡墨告訴記者,團隊從海外引入了先進的認知症篩查、介入體系,並且進行了本土化的落地,讓它更適合上海的老人及其家庭。

  科普宣導、篩查轉診、居家上門服務和社區支持,以及專業機構託管,是目前提供的服務內容。徐淡墨介紹,目前該中心幫助街道共同設計了三個不同層次的篩查測試,包括用於家庭自查的腦健康自評問卷、用於快速篩查認知功能異常的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以及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的專業診斷,可以讓老人在家門口就得到初步診斷。

  “我們還有對於家庭照料者的培訓,針對非專業照料者在家庭環境下如何照料認知症老人;對於老人出行不便的,我們也提供上門干預。”徐淡墨表示,當老人的病程進入中後期,機構還能為老人對接適合的服務資源。

  老人“變笨”了卻更幸福

  “在一些做的比較好的社區,認知症老人在餐廳吃完飯,相熟的店主會主動給家屬電話,告知老人已從店裏離開。如果老人付錢,不管多少,他們都會欣然收下,再如數退還給家屬。”徐淡墨與記者分享了她在海外看到的案例,在她看來,認知症老人渴望被尊重,渴望融入社會、回歸生活,因此認知症的治療要靠藥物、靠照護,更要靠社會的支持和關愛。

  “95後”年輕社工谷東雪的經歷從另一方面證明了徐淡墨的説法。作為新生代的認知症家庭顧問,小谷坦言,許多老人有“病恥感”,會堅持生活自理,更不希望被人稱作“老年癡呆”,即使這麼稱呼的是他們的家人。

  “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我們會盡可能多讓老人有更多的活動和社交。”銀康記憶家園負責人唐園秋告訴記者,這樣做其實成本很高,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但即使這樣,園方還是會讓老人有更多機會自己去實踐。

  已經年過六旬的王女士是一位認知症老人,在發現時病程已進入了中後期。“我們總有一天要變老的,我希望老了以後還能活得有尊嚴、有品質。”王女士説,她會定期會進行體檢和認知症篩查,並且有志於成為社區“記憶家”的低齡老人志願者,幫助更多的認知症老人。

  事實上,對於認知症老人的關懷,往往是由此及彼蔓延開來的。“我們一開始只是互助,到後來發現認知症家庭實在是太多了,才慢慢開始了我們的故事。”徐淡墨説,通過一段時間的推進,目前塘橋街道內的不少超市、銀行、餐飲店等社區單位也已經加入了認知症友好社區的建設,共同幫助老人留住珍貴的記憶。

  記者手記:

  這是一個略為沉重的選題。由於家裏有老人曾患認知症,帶著這樣的“經驗”去做採訪,就會發現,不少“記憶守護者”的故事説來輕鬆,細細思考卻能品出背後的艱辛。

  上海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認知症老人的照護工作,是一項長期且日益增長的社會需求。可喜的是,這一點正形成共識。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華東醫院等醫療機構開設“記憶門診”、認知症養老床位改建連續納入實事項目、認知友好社區的試點推進……上海在認知症照護服務體系領域的變化正慢慢傳遞社會的溫情。

  根據《上海市深化養老服務實施方案(2019-2022年)》,2022年滬上認知症床位要達到8000張;上海將探索形成老年認知障礙評估標準,建立基本情況數據庫;同時構建分層分類的干預和照護體系,培育專業組織和護理員隊伍,開展老年認知障礙友好社區建設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今年的上海電影節上,日本導演中野量太新片《漫長的告別》展映現場座無虛席,影片講述了家人與患阿爾茲海默症的爸爸七年間歡笑、哭泣與煩惱的故事,散場時很多人的眼眶都紅紅的。

  生活不是電影,我們希望,在不遠的未來,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們會感嘆記憶的走遠,但會堅信,愛永遠不會被忘記。(記者汪偉秋、熊芳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