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並舉 上海PM2.5年均濃度下降

2017-03-23 10:16:00|來源:解放日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圖片默認標題

  “世博藍”曾是許多上海市民心中的空氣品質標杆,但剛過去的2016年,卻用更多的“水晶天”實現了超越:上海環境空氣品質指數為“優”的日子多達78天、“良”的日子則為198天。

  這一年,上海創造了一項新紀錄:細顆粒物、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氮的年均濃度均達到有記錄以來的最低值。其中,PM2.5年均濃度降至45微克/立方米,對比2013年,降幅高達27.4%,提前一年完成PM2.5年均濃度降至50微克/立方米的目標。

  同時,45微克/立方米的年均濃度還在逼近上海市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十三五”規劃中的相關目標:到2020年年底,PM2.5年均濃度降至42微克/立方米左右。兩者之間,僅剩3微克/立方米的差距。

  儘管PM2.5的濃度越往下壓,下探的空間就越小,但上海瞄準年均濃度不高於35微克/立方米這一國家空氣品質二級標準,力爭2025年完成。

  堅守底線,加強源頭保護

  整個“十二五”期間,上海全社會環保投入佔全市生産總值的比例始終保持在3%左右。為實現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上海將在環保上投入約4400億元,比“十二五”期間增加了37.5%。

  “十二五”期間,上海環境治理和污染減排取得積極進展:中小燃煤鍋爐清潔能源替代等工作推進迅速,全市18家燃煤電廠全部實現脫硫、脫硝和高效除塵,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置體系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減排更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國家減排目標。上海加大環境治理力度的同時,也在源頭環境保護上發力。上海市環保局透露,經過兩年多的科學分析和評估,上海將在今年劃定生態保護紅線,用一條紅線管控重要生態空間,確保紅線內區域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崇明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九段沙濕地自然保護區,以及上海所有的飲用水水源一級保護區,都可能劃入生態保護紅線。

  其實,上海早在“十二五”期間,就已探索類似的源頭保護手段,在一些重點生態空間劃定生態管控線。比如,上海有20個被國家確定考核的河流斷面,近年來不斷淘汰兩岸的落後産能,許多水域還種植了涵養林,進一步提升當地的水質等生態環境品質。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應用生態研究所所長王敏表示,除了劃定生態保護紅線,上海還有意劃定一條“黃線”,黃線內的區域,並不一定按照紅線標準嚴格管理,但也會設置一些門檻,確保區域的生態功能不降低,一旦有開發行為影響區域未來生態服務功能,不予整改就要叫停。

  找準“病灶”,治理精準高效

  知霾從何而來,才能治霾,環境治理,要找準“病灶”才能對症下藥。

  整個“十二五”,和“十三五”開局年,上海都在為找準“病灶”竭盡全力。2015年,上海首張PM2.5“基因譜”出爐:本地污染排放的貢獻佔64%—84%,平均為74%;外來輸送及周邊區域影響的貢獻佔16%—36%,平均為26%。進一步分析PM2.5的本地排放源,機動車船、非道路移動機械等流動源佔29.2%,民用生活面源(如民用塗料、餐廚油煙)等其他源類佔15%。看似寥寥數個百分比數字,卻凝結了上海市環境監測中心數個團隊近三年的心血,他們鑽研出的不同污染源排放中PM2.5的採樣監測技術,還被國家源解析監測技術方法指南採用。

  找到了“病灶”,治污更加有的放矢。市環保局污防處副處長周軍表示,與此前積累的數據比對,PM2.5“基因譜”中區域影響對PM2.5的貢獻率有所上升,説明在充分做好本市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的基礎上,加強區域污染聯防聯控和重污染預警聯動,對於本地區空氣品質的同步改善將發揮積極作用;電廠、工業鍋爐與爐窯以及車船等流動源的貢獻有所下降,反映出近年來清潔能源替代和黃標車淘汰等措施初見成效;而工業源、民用生活面源、農業及生物質燃燒等比例略有上升,説明禁止秸稈焚燒、餐飲和幹洗行業污染整治等相關控制措施尚需進一步加強。

  切中“要害”,讓治理更加得心應手。仔細分析上海出臺的清潔空氣行動計劃(2013年—2017年)及後續實施情況,可以發現監管部門在選擇治污聚焦重點時,已著重參考了PM2.5“基因譜”的研究成果。針對流通源PM2.5貢獻率較高的問題,上海積極發展綠色交通,堅持公交優先戰略,嚴格控制機動車保有量,並大力推廣新能源車,2014年5月起提前實施了新車國Ⅴ排放標準,2016年更在全市全面供應符合國Ⅳ標準硫含量限值要求的普通柴油,並淘汰5.3萬輛高污染車輛。

  此後,《上海市大氣污染防治條例》、《上海市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上海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等為各類污染“量身定制”的政策相繼出爐,實現精準治理,這些都得益於上海持之以恒,在找準污染“病灶”上花的苦功夫。

  多元共治,用活“市場之手”

  國際經驗證明,依靠政府部門“單打獨鬥”的環境保護與治理模式是低效、不可持續的。上海環境日益改善,離不開政府、企業、公眾共治的多元環境治理體系。

  2015年,上海環保部門向市民公開徵集“身邊的百條小河”,並逐一對入圍河道進行體檢,有24條河道被監測出重度污染。在監管部門和公眾的監督下,每條黑臭河道都定制了有針對性的治理方案,治理責任落實到區鎮,明確治理責任單位、任務和時限,並向社會公開。這一社會多方參與的“一河一策”整治,吹響了申城新一輪水環境治理的號角,其“因河施策”、“責任人公開”等理念,被廣泛吸收到全市推廣的“河長制”,讓上海有了今年年底前基本消除中小河道黑臭的底氣。

  隨著多元環境治理體系的不斷完善,公眾參與環境保護的熱情越來越高。在許多上海市民的建議下,《上海市空氣重污染專項應急預案》實施近三年後進行了修訂,調整或降低了預警啟動門檻,同時豐富了各級預警對應的應急響應措施,讓預案的啟動更貼近實際空氣污染情況,更及時、靈活、有效地應對空氣污染過程。

  健全的市場化治污機制,能讓污染治理事半功倍。2015年底,上海正式啟動揮發性有機物排污收費試點,根據排污者污染治理情況和排放水準,實施差別化收費政策。比如,按要求完成廢氣治理,排放濃度不超出排放限值50%,且當年未受到環保部門處罰的排污者,按收費標準的一半計收排污費;列入國家和本市限制類、淘汰類名錄的相關企業,淘汰類的按收費標準的兩倍計收排污費,限制類的按收費標準的1.5倍計收排污費。據市環保局評估,利用這種獎優懲劣的收費杠桿,預計到2017年底,可使上海工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減少一半以上。

  除了讓排污收費發揮倒逼企業守法的威力,上海還在全國率先試點排污許可制度。排污許可相當於一份“合同”,標明企業每年允許排放污染物的種類、濃度、總量、排放方式和去向等內容,要求企業作出承諾。閔行區一家汽車用品加工企業的負責人坦言,近年來年均能排放的揮發性有機物總量在遞減,只能咬牙全面升級加工設備和工藝,並安裝污染處置能力更強的環保設施,才把排污許可證保住。與此同時,不少沒有能力控制污染排放水準和提高治理能力的企業,等待他們的是加倍的排污費、更嚴的超標排放處罰,直至無法獲得排污許可,被“市場之手”清退。(陳璽撼)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