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鄉村“生態系統” 這裡有顏值更有氣質

2018-07-13 09:29:43|來源:解放日報|編輯:彭麗 |責編:劉徵宇

  原標題:從經濟薄弱村到成為首批市級“美麗鄉村”,剖析“張馬樣本”——重塑鄉村“生態系統”,這裡有顏值更有氣質

圖片默認標題_fororder_10

尋夢源·夢水鄉中的“網紅景點”幻橋。

  錯落有致的農居點綴在農田和綠樹之間,河道兩旁花紅柳綠,每個角落都散發出江南水鄉古鎮的神韻,讓人流連忘返——這是位於青浦區古鎮朱家角最南端的張馬村。以前,這裡是出了名的“窮村”,近十年來,這裡先後進行了村莊改造和美麗鄉村建設等,村莊面貌大為改觀。“早先有很多年輕人為了謀生和改善居住環境外出打工買房,這些年,年輕人回村的頻率越來越高,有的人還把家重新搬回了村子,村裏人氣越來越旺了。”張馬村黨支部書記朱惠根對記者感慨道。

  一個村子,就像一個小的“生態系統”:在一定空間內,村民和外來者、農業和旅遊業等其他産業、本村稟賦和外來資源、傳統發展理念和農村發展“新思維”等共同構成統一整體,兩兩相互影響,滲透乃至“成全”。鄉村建設不是簡單的“塗脂抹粉”,不是村幹部和政府部門的形象工程,也不僅僅是為了讓村落成為城裏人喜愛的景區,而是要讓鄉村“生態系統”達到相對穩定的動態平衡,讓鄉村更像鄉村。張馬村的“生態系統”是如何重塑的?

  好環境真可以“當飯吃”

  環境好了,風景就好,人的“精氣神”就會上來,經濟也會好起來。

  “‘好環境能當飯吃’,這句話這些年被説得比較多,有很多人當玩笑話説。不過在張馬,從村民到村幹部,每個人都對這句話深有體會,都知道這不是句空話。”見面伊始,朱惠根就對記者説。

  張馬村以前就像重點學校尖子班裏的平庸學生——青浦區生態環境資源稟賦好,朱家角更是有名的江南水鄉,可位於黃浦江水系源頭泖河邊的低窪地帶、面積只有3平方公里多、戶籍人口2000多的張馬村,長期以來都是朱家角鎮沈巷片區默默無聞的經濟薄弱村。朱惠根説:“我1996年開始就在村裏工作,以前人們説到張馬村,都會説一句話,‘潮來一片白茫茫,潮去一片爛泥塘’,實在沒啥看頭。”

  幾十年前的張馬村還談不上有“生態系統”,農民收入薄弱,村經濟發展緩慢,村民就靠種植水稻和茭白為生,看天吃飯,除了農業沒什麼別的産業。轉變始於近十年前,2009年,村子裏開始進行村莊改造。

  時至今日,朱惠根依然覺得當時“起手抓”的這項工作選對了。“鄉村發展千頭萬緒,先抓哪個好?環境提升、農村治理、産業引進、福利保障……選擇有很多。我認為有一項工作牽一髮動全身,那就是村莊環境的改善提升。環境好了,風景就好,人的‘精氣神’就會上來,經濟也會好起來。”

  2009年開始,張馬村通過路面硬化、墻面白化、路燈亮化、100%污水納管、100%完成拆違、100%規範土地流轉等工作,全面改善人居環境,為後期美麗鄉村建設打下良好基礎。2014年起,朱家角鎮美麗鄉村試點工作全面啟動,張馬村率先成為首批市級“美麗鄉村”。

  經過環境整治後的張馬村,和以往大不一樣。“過去,村裏河道‘臟亂差’,老百姓有句順口溜,‘走到河浜頭,都在皺眉頭,有的捏鼻頭,有的橫搖頭’;現在看到河水清澈,那真是‘鑰匙放在胸口——開心’!”有村民喜滋滋地説。通過對“臟亂差”河道的整治,近兩年張馬村村域水環境面貌發生很大變化。原先,村裏的兩條村級河道因為疏浚較少、流通不暢、公路攔腰築壩等原因存在黑臭情況,相關單位對這兩條河進行了污泥疏浚、開壩造橋與泖河貫通,水質大大改善。黑臭河道經整治後,河暢水清岸綠,河道裏自然生長的蘆葦和野茭白,讓不少上了年紀的村民感嘆“仿佛回到了小時候”。除了河道,村子裏的路面也寬闊了,路邊綠化整整齊齊,村民宅前屋後也不亂堆物了,河溝淺灘邊的“自然垃圾堆”隨著生活垃圾分類減量工作的推進,不見了蹤影。

  這幾年,張馬村先後榮獲“全國最美休閒鄉村”等榮譽,村民獲得的“生態紅利”越來越多,從種植水稻、茭白髮展到規模化種植香草、藍莓等經濟作物。如今,村子裏已形成“四園一島”的農事旅遊格局:有可欣賞薰衣草等不同類型香草的“尋夢源·夢水鄉”,有“浦江藍”藍莓園,有集蔬果採摘、水上森林、濕地公園等為一體的生態園,有可自由採摘蔬果的泖塔農情園,還有供人休閒度假的“太陽島”,都對市民遊客有很大的吸引力。去年,朱家角鎮提出以全域旅遊理念為引領,對接古鎮5A景區,打造張馬“美麗鄉村”4A級景區的目標。

  有“面子”更要有“裏子”

  遊客來了,人氣旺了,知名度高了,不再“酒香也怕巷子深”。

  環境的整治提升,整體激活了張馬村這個原本瀕臨崩潰的鄉村“生態系統”。“大掃除”完畢,村民們有了“面子”,開始更加關心“裏子”問題。村裏到底要怎麼發展經濟,讓老百姓的腰包鼓起來?生態系統為了維繫自身動態穩定需要不斷輸入能量,張馬村也是如此:借助社會力量,發展民宿産業等“鄉村旅遊經濟”。

  張馬村星光302號,原本是一棟平平常常的農家小屋,最近經過一番大改造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它如今的名字叫“紙玩家”。“這裡被設計成一棟以紙藝為主題的民宿,住戶在此可以玩摺紙,學習貼紙和便簽的相關知識、時尚用法,還能在這裡設計好圖案後委託專業公司進行凹凸印刷,把獨特的‘紙藝版畫’帶回家留念。”上海大司田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偉説,“司田”是古代管理農務的官職,大司田公司目前在張馬村拿下40棟鄉間民宅,計劃在這裡打造一片帶有濃郁文化氣息的民宿群。

  “紙玩家”一共有5個房間、8個床位,整棟房子都體現了“紙藝”主題,連房間墻紙都是由舊書籍撕成紙頁貼成的,有一種獨特的懷舊感和文藝感。張偉説,村裏的民宿項目都保留了張馬民居的原有風貌,在民居內部通過藝術化的手段加以佈置及裝飾,採用節能環保的建築材料實現建築被動式節能。每棟民宿的背後都包含一個産業文化內容的植入,“紙玩家”就是公司和一家紙藝公司合作的結果;以菌菇文化為主題的民宿引入一家大型菌菇生産、銷售企業,通過張馬民宿這一窗口平臺讓遊客更多地了解菌菇文化,體驗菌菇産品;以酒文化為主題的民宿背後是一家古法釀酒企業。“現在裝修好的有5棟,在建的有10棟,剩下的是員工宿舍、餐廳、超市、辦公樓等配套設施。村裏根據農戶意願,將合法閒置宅基及其附屬設施統一調配,公司和村裏簽合同,村民每年可拿到3萬元到4萬元租金,還有每年3%到5%的增幅。”

  民宿産業的發展,成了張馬村“生態系統”建立的典型案例:社會力量向村內輸入先進理念、資金和人力資源等打造民宿群,村莊面貌和知名度得到提升,公司可得到經營利潤,而村民除了每年的房屋租金,還能應聘成為民宿餐廳服務員、民宿保潔員等,另拿一份工資。目前,大司田公司有73名員工,其中49名是張馬村村民,有不少還是返鄉工作的年輕人。“通過民宿項目,村部、村民、公司、遊客能實現多贏。今年,村裏有意再在村民自願的基礎上拿下40棟民宅,整體達到80棟,開發更多有文化氣息的民宿。”朱惠根説,目前村裏有400多名60歲以上老人,80歲以上老人有117名,村里正準備籌建一個村級敬老院,讓這些老人們在自願的基礎上去村敬老院住,空置出來的房屋就能改造民宿。

  民宿只是張馬村發展經濟、讓百姓“腰包更鼓”的一個方面,通過“四園一島”建設,張馬村的鄉村旅遊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以“尋夢源·夢水鄉”為例,這個佔地面積400多畝的觀光旅遊園區內種植了280畝各品種的薰衣草,還有向日葵、薔薇等各類觀賞植物,園內綠樹環繞,香草遍地,花海連片,清香四溢,深受都市遊客喜愛。“園子裏有幻橋等不少‘網紅景點’,節假日會有很多年輕人前來賞玩,還有不少新人預約在這裡拍婚紗照。”尋夢源·夢水鄉董事長邱華偉告訴記者,就在今年端午節,尋夢源·夢水鄉推出“水鄉看花海”主題旅遊活動,各類花卉和郊野美食吸引了逾萬遊客。

  鄉村旅遊經濟發展,進一步推動了張馬村的農業發展。目前,張馬村土地已實現100%流轉,多年來培育了一批懂經營、善管理的農戶,參與土地經營權承包,現有20多個家庭農場,有稻米、茭白、特色水果等5類合作社,申請註冊了泖塔、泖蕩、浦江藍等農産品商標,實現了銷售的品牌化。“遊客來了,人氣旺了,知名度高了,這些品牌農産品的銷售渠道也就更通暢了,不再是‘酒香也怕巷子深’。”

  生態系統要保持“穩定態”

  “一站兩中心”建設,讓村民辦事更便捷,村幹部服務更貼心。

  一個生態系統要保持在“穩定態”,系統內各主體間保持有序融洽的關係非常重要。鄉村建設不單是村幹部的事,必須要由村民做主,村幹部、村裏的工作人員和村民之間要有便利順暢的溝通渠道,這樣的鄉村建設才能獲得更多百姓的認同。這幾年,張馬村通過幾輪改造,已完成“一站兩中心”(黨建服務站、社區事務服務中心和綜治中心)建設,村民辦事更便捷,村幹部服務更貼心。

  “今年我父親的信息動態更新採集工作什麼時候開始?我要怎麼做?”50歲的朱紅英有一位肢殘4級的78歲老父親,昨天13時,她首次跨入啟用不久的張馬村社區事務服務中心,寬敞的大廳、舒適的環境讓她眼前一亮。大廳顯眼處擺放著一個“社區事務受理告知臺”,裏面放了辦理就醫記錄冊的申領須知、殘疾人居家養護服務申請須知、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請須知等數十種小冊子,朱紅英先拿了一些和助殘相關的冊子翻看,隨後向工作人員諮詢助殘事宜。村助殘員冷銀梅接待她,詳細解答她的問題。“很方便,家裏走過來抬抬腳就到了,助殘員解答得也很詳細。”朱紅英笑著説。

  朱惠根介紹,村裏的社區事務服務中心涵蓋人社(醫保、就業促進、職保、城鄉居保)、民政救助、殘聯、衛計、檔案查詢、經信委、公積金、消費維權、紅十字以及日常村務等80項服務事項,為村民提供就近服務。“村兩委班子全部‘下樓辦公’,老百姓過來就能找得到人、辦得了事,絕大多數事情都不用再跑到鎮上去。這樣的辦公方式,也為村委及時有效解決村民急事難事找到一個新窗口,幹部之間還能互相監督。”

  除了社區事務服務中心,村裏還在2016年2月啟用了黨建服務站,內設老黨員接訪室、三間談心室和“紅色書屋”,有15名老黨員、退休老幹部“駐紮”在此,以每天3人值班的形式直接面向群眾接訪。去年8月,村裏還組建了一支由老黨員、老幹部志願者組成的巡邏隊,分5個巡邏小組每週對17個村民小組進行巡查,每次巡查後將發現的問題列出清單,交由相關村幹部整治解決。此外,村裏還將原平安工作站升格為張馬村綜治中心,內部設置綜合治理、社區警務、人口服務、信訪接待和人民調解等服務窗口,及時反映、協調、解決百姓利益訴求,全面提升社會治理能力。

  談及未來發展,朱惠根説,村裏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人”,讓村民百姓的居住環境更美、辦事渠道更多更方便、“錢袋子”更鼓,是全體幹部群眾的共同願望。“這些年,我們嘗到了信息、資源、先進理念流入村裏的甜頭,也希望在將來能有更多社會力量參與張馬村的建設,讓張馬村‘顏值’更高、氣質更好。”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