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三十年如一日,視每件標本都重如生命
長三角患者“看病一日行”
■2015年到2017年,中山醫院檢驗項目逐年攀升,卻實現了檢驗品質有口皆碑,檢驗速度“上海第一”——急診報告1小時即可取,門診生化報告不超過2小時,門診免疫項目報告僅需4小時,實現了長三角患者“看病一日行”的心願。這一切,離不開中山醫院檢驗科前主任潘柏申教授20多年的努力。在這家大型三甲醫院,潘柏申始終心懷病人,帶領團隊不斷優化流程
人物小傳
潘柏申,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教授。在中國規模最大的三甲醫院之一,他見證了中山醫院檢驗科一步步發展為中國最佳檢驗醫學專科之一,將“不斷提高檢驗品質,不斷加快檢測速度,不斷改善服務態度”作為自己的座右銘。在他帶領下,中山醫院檢驗科建成上海首家通過ISO15189認可的實驗室,獲得首批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成為檢驗醫學的“亞洲標杆”。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門診大樓的電梯裏,曾有病家這般對話:家屬説陪父母看病,以前至少得請假兩次,如今一天就能看完病了……在旁的潘柏申聽著很欣慰。
2015年到2017年,三年間,中山醫院檢驗項目逐年攀升,年檢驗項次數由3000多萬項次升至4000多萬項次、5000多萬項次……面對如此龐大的工作量,中山醫院卻實現了檢驗品質有口皆碑,檢驗速度“上海第一”——急診報告1小時即可取,門診生化報告不超過2小時,門診免疫項目報告僅需4小時,實現了長三角患者“看病一日行”的心願。
這一切,離不開中山醫院檢驗科前主任潘柏申教授20多年的努力。在這家大型三甲醫院,潘柏申始終心懷病人,帶領團隊不斷優化流程,“讓標本走最短的路,讓檢驗人員做最少的動作”,與時間賽跑,更與生命賽跑。
把每份標本都“當作自己母親的標本來處理”
血液、尿液、糞便……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檢驗科就是與這些打著交道,殊不知這些標本性命攸關——70%的臨床診斷與治療決策源自臨床實驗室對它們的檢測結果,這在全世界都是如此。
所以關乎檢驗品質的問題,潘柏申從來寸步不讓,他還有一句名言:“檢驗科工作人員對待每份檢驗標本,都應當作是自己母親的標本來處理。”“檢驗品質”四個字説來容易,恪守不易。對潘柏申與同事來説,“每一份標本背後都是一條鮮活的生命”,追逐檢驗品質成為一條“生死匠心”。
在中山醫院檢驗科,工作人員每天都要通過質控工作將檢測系統調整到最佳狀態。在這裡,建有兩套核查制度:一組人員負責核查檢測過程有無異常,另一組人員負責判別檢測結果是否符合病人病情,及時將檢測結果發佈給臨床。同時,科室還有一條規矩:檢驗人員一旦發現特殊情況,必須親自打電話給開具化驗的臨床醫生,仔細告知病人詳細的檢驗結果,以免誤診和漏診。
“確保檢驗品質,最重要的還是檢驗人員重不重視。”潘柏申説,除了人的重視,還要制定規範完善的檢測體系,採用優良的儀器、試劑和方法,對技術人員進行規範培訓,參加國內外品質評價,讓檢測品質保持在穩定水準。
檢驗大提速,讓生命別再等待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病人做一次肝功能檢查,要等三天才能拿報告,這意味著外地來滬就醫病人要在上海住兩晚,本地病人也要跑兩次才能拿到報告。 “遲到”的檢驗報告造成病人確診難,精準及時的治療也難以跟上。
面對逐漸攀升的檢驗工作量,潘柏申決定要啃下“提速”這塊硬骨頭。經他不斷分析發現,這裡頭有很多工作可做。比如,縮短標本檢測批次週期。過去以100個標本為一個批次進行檢驗,現在縮小標本數,每收集10份標本就開始檢測;過去檢驗工勤人員每小時送一次標本,如今縮短為每15分鐘送一次。這類改變無疑有利於病人,但也確實增加了檢驗人員的工作量。
“首先要樹立觀念,調動人員積極性,問大家有沒有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其次是發揮檢驗技術優勢,加快檢驗速度;第三就是改善流程,使標本走最短的路,每個工作人員做最少的動作。”潘柏申還請來在滬訪問的美國管理專家,用攝像頭記錄並測算檢驗人員每個動作需要的時間。結果發現,檢驗人員在實驗室裏每天要走很多回頭路、重復路,可以進行簡化;每天累計要花費20多分鐘找筆取紙記錄數據,這個習慣可以改變……潘柏申開始帶領科室同事將檢測工作分解至逐個環節,每個環節的耗時用秒錶去卡算和分析。
在一系列提速工作推動下,中山醫院生化報告的超時率從0.28%下降到0.05%,人力成本下降50%。檢驗科也通過了一系列品質管理體系認證,實現了檢測速度“上海第一”,許多成功的經驗與方法被推廣至全國。
檢測大提速,是為了讓生命不再等待!潘柏申説,縮短檢測時間對醫生及時判斷病情、挽救生命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幫助。
機器時代,人始終是最重要的觀察者
自1982年從上海第一醫學院(今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醫學系畢業後進入中山醫院,到1987年調入檢驗科,潘柏申在醫學檢驗領域工作了30多年,見證了中山醫院檢驗科由弱到強的過程,也目睹了醫學檢驗從純手工操作走向如今的自動化時代。
先進的檢測項目大量開展,中山醫院檢驗科始終走在前列,成為行業的標杆。如今,科室又在潛心探索將人工智能引入醫學檢驗工作。但潘柏申堅信,不論機器在醫學領域如何發展,人始終是最重要的觀察者。
有一個案例令很多人印象深刻。有位病人因肝臟不適,此前已在多家醫院求診,多次化驗肝功能始終提示結果正常。最後,中山醫院肝腫瘤外科吳志全教授想到了潘柏申説過的一句話:“最簡單的血常規,也許能解決疑難雜症。”於是就給病人開了血常規檢驗單。
隨後,他接到了檢驗科工作人員的電話,告知病人可能患有血液系統疾病,因為在顯微鏡下觀察到了比較鬆散“幼稚”的非正常血液細胞。通過檢驗科的提示,他為病人開具了進一步檢查,才令病情得以明確診斷,使病人接受到正確有效的治療。
“檢驗科不應只停留在出具檢驗數據的階段。”潘柏申常説,診斷疾病的過程就像身處迷宮,病人對症狀的描述主觀而多變,混雜著一些無效或誤導的信息;而檢驗結果就好比 “指南針”,有助於醫生排除假像,抓住關鍵信息。
潘柏申相信,檢驗領域還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今天的成果是昨天努力的結果,一個人永遠不能駐足不前,一旦停下就等於停留在了昨天,而人應該做的是著眼于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