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節“帶貨能力”強 文旅融合更有魅力

2019-11-18 11:29:26|來源:解放日報|編輯:石麗敏 |責編:李勝蘭

  原標題:今年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歷時31天,線上線下惠及觀眾560多萬人次  藝術節“帶貨能力”強 文旅融合更有魅力

藝術節“帶貨能力”強 文旅融合更有魅力

上芭《茶花女》在文化廣場上演。男女主角戚冰雪(左)和吳虎生(右)在演出。蔣迪雯 攝

  市民張翔宇書桌上的臺曆,過去31天密密麻麻地寫著行程和備註,最多一天連軸趕四場演出和展覽。對上海的文藝愛好者來説,這一個月是幸福的。

  昨天閉幕的第二十一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歷時31天,舞臺演出共計42台中外劇目,其中7台全球首演,6台亞洲首演,8台上海原創,平均出票率和上座率近九成;藝術天空系列演出涵蓋全市16個區的3個戶外和近30個室內場地,獻演48台111場精彩節目,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欣賞頂級演出;65個國家和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及港澳臺地區1.5萬餘藝術工作者匯聚上海,舉辦各類活動350多項,線上線下惠及觀眾560多萬人次;44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450余家機構參與交易會,推介演出26台,創投項目14項,交易雙方達成510個意向……

  臺曆翻過新一頁,記事欄裏一片空白,這讓張翔宇感到有些失落。藝術節之後,上海的文化生活和文化市場,又會在這空白處留下怎樣的痕跡?

  不少紅色題材都是“上海出品”

  今年藝術節將雜技劇《戰上海》定為開幕劇。消息一齣,有人不理解:“紅色”作品國際性夠不夠?年輕人會喜歡嗎?

  演出時,總編導李春燕悄悄觀察觀眾的反應:英雄腳踩繩梯驚險攀爬,有觀眾忍不住驚呼;革命伴侶空中相擁,有人情不自禁落淚……以一部“紅色”作品拉開藝術節帷幕絕非偶然。本屆藝術節適逢新中國成立七十週年,家國夢想、英雄情懷在人們心中激蕩,文藝作品無疑是承載這份激情的最佳載體。紅色,為今年藝術節留下最鮮艷的一筆。

  《沂蒙山》謝幕之時,觀眾秦晴發現自己竟然能跟著主演們哼出唱段。作曲家欒凱特意將人們熟悉的山東民間音樂《沂蒙山小調》融入全劇音樂,還加入戲曲板腔體,觀眾耳熟能詳又耳目一新。“創作者必須明確,是在向當代中國的觀眾講述中國歷史故事,必須具有中國人的辨識度,必須關注中國觀眾的審美習慣。”《沂蒙山》總導演黃定山説,無論什麼樣的題材,都要“有筋骨、有血肉、有溫度”。

  好故事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卻會在地裡長出來。《三灣,那一夜》全劇組赴江西永新實地考察,一遍遍打磨作品。放棄時下流行的多媒體特效,劇組在舞臺搭起柴堆、農具、門樓和土坯房,用最樸實的方式把觀眾帶回那一夜。導演殷弘毅説:“這部劇講的是一群年輕人的故事,我們回歸戲劇本體,讓現在的年輕人看看當年那群年輕人的初心。”

  眾多紅色題材藝術作品中,“上海出品”格外引人注目。《永不消逝的電波》以舞姿揮灑革命激情,《戰上海》用驚險動作再現革命艱苦,《一號機密》用滬語唱出驚心動魄……“紅色基因”猶如編入上海城市靈魂的密碼。

  一座偉大的城市總能給予創作無限靈感。交響曲《潮》以寫實的潮水聲開篇,在江邊汽笛和外灘鐘聲中徐徐拉開一幅上海的城市畫卷。“寫實的浪潮是交響曲的音色,寫意的浪潮是我作為年輕人對家國的情感傾訴。”創作者龔天鵬説,“‘中國上海’四個字就是作品的核心。這是以年輕人的視角看待新時代的中國。”

  演藝大世界“有點百老匯意思”

  藝術節期間,出入地鐵大世界站,演出、展覽海報撲面而來,張翔宇隱約覺得環人民廣場的演藝大世界“有點百老匯的意思”。

  開門迎接世界頂級演出和展覽,必須有與之匹配的國際水準服務保障能力。擁有兩百多年曆史、被譽為“歌劇航母”的意大利斯卡拉歌劇院首次集結最全陣容,帶著《假扮園丁的姑娘》《魔笛》兩部作品來滬舉行亞洲首演,光舞美道具就帶了22個40尺集裝箱,是一般演出的10倍。為提高效率,兩部歌劇交替排練,這意味著舞臺要隨時拆裝換景。“‘一台兩劇’對劇場的硬體條件和管理運營有很高的要求。”斯卡拉歌劇院藝術總監亞歷山大·佩雷拉盛讚上海的專業,“我要為上音歌劇院豎大拇指!”

  從大世界到上海大劇院,從上音歌劇院到草坪音樂廣場,從外灘百年建築到文化廣場,演藝大世界形態豐富的演出場地資源,標誌著上海的城市內涵、品質和特色。在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化産業研究中心主任花建眼中,演藝大世界每一寸空間都訴説著中國和上海的演藝故事,每一塊磚都記錄著上海邁向亞洲演藝之都的步伐。

  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生態鏈

  這個藝術節,文藝愛好者們糾結的不是演出票價,而是好演出“撞車”。張翔宇説:“即使最頂級的演出,藝術節也提供惠民優惠票。”過去,藝術節優惠票僅限于參演劇目,今年基本全覆蓋,票量佔演出項目總票量的10%。

  藝術節為觀眾帶來國際最頂級的演出和不同的文化。“程派”張火丁攜《霸王別姬》和《鎖麟囊》來滬,觀眾反響熱烈;上海京劇院新版京劇《大唐貴妃》與藝術節再續前緣,美輪美奐;荷蘭國家芭蕾舞團的漢斯·范·曼倫作品集《大師頌》,代表歐洲現代舞最新最高水準;世界級男高音何塞·庫拉音樂會《今夜無人入眠》,歌劇天后芮內·弗萊明的經典藝術歌曲,德國班貝格交響樂團音樂會……都給觀眾留下難忘回憶。而挪威用冰製作的樂器、意大利克服重力的舞蹈,更讓不少觀眾感慨:“若非藝術節,能同時一睹這些新奇獨特演出幾乎不可能。”

  藝術節期間,不少中外專業人士都談到藝術與城市、社區共同成長。“劇院為誰建?為人建!”北京市文聯主席、國家大劇院首任院長陳平直言,如果不能讓觀眾走進劇院,那劇院就是個空殼。

  在一些市民看來,劇場、文藝院團是上海的文化符號,其中有許多上海經典建築。“即使沒有演出,這些地方如果能常設展覽、組織培訓和藝術家交流活動,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將進一步增強。”上海文廣演藝集團總裁助理趙晨琳坦言,年輕人已不滿足“觀看”,他們更渴望交流互動。“我們面臨的挑戰是摸索並引領他們的文化需求,提供更好的劇場服務和劇場‘周邊’,探索上海打造‘亞洲演藝之都’的生態鏈。”

  文藝演出的“帶貨能力”不容小覷。藝術節舉辦之時,申城許多商場也紛紛推出全新藝術季,以“藝術+商業”吸引消費者。一些市民渴望兩者結合開發出全新消費産品,讓物質和精神都得到滿足。(記者 簡工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