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精雕細琢演繹震撼之作

2022-09-05 10:32:47|來源:北京日報|編輯:趙春曉

  原標題:話劇《香山之夜》直播吸引超400萬人次觀看 北京人藝精雕細琢演繹震撼之作

  作為第十七屆文華獎參評劇目,北京人藝話劇《香山之夜》9月2日、3日在北京國際戲劇中心·曹禺劇場上演,二十余家網絡平臺對2日的演出進行了直播,吸引400余萬人次在線觀看。

  演出當天,北京國際戲劇中心內外氣氛熱烈,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主題背板和標識十分醒目,劇場前廳的《香山之夜》專題展全面回顧了該劇的創排歷程,為觀眾展現了一部藝術作品背後不斷打磨、精益求精的創作過程。

  《香山之夜》首演于2021年,由李寶群編劇,任鳴導演,王斑、方旭聯袂主演。該劇充分利用舞臺假定性,設定了毛澤東、蔣介石兩位歷史人物的隔空對話;以跳進跳出的戲中戲結構,實現演員、角色、講述人三重身份的轉換;以一桌二椅的寫意舞美,營造戲劇空間,濃縮歷史瞬間,這無疑是北京人藝對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創作的藝術開掘。

  經過去年53場演出,《香山之夜》在思想性、藝術性上的探索獲得各界觀眾廣泛認可,不僅在首都劇場的演出場場爆滿,更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熱門劇目,完成了高密度的基層巡演,備受基層觀眾歡迎。

  為在文華獎參評演出中展現出更好狀態,主創人員廣泛吸納來自觀眾、專家的反饋意見,提前制定方案、建組排練,精心打磨提升,力求在藝術呈現上再上臺階。

  專家觀點

  為紅色題材戲劇創作提供示範

  中國藝術研究院話劇研究所所長宋寶珍:

  解興衰之道,析存亡之理,在尊重歷史真實的前提下,《香山之夜》力求做到客觀物象的意象化、詩意化、象徵化,充分利用舞臺藝術的假定性,讓毛主席和蔣介石隔空對話,談成敗、論得失、數風流、看歷史,讓歷史更迭中的兩位關鍵人物展開了靈魂對話、歷史回望、精神對比、意志較量,為紅色題材、真實人物的戲劇創作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示範。

  《文藝報》新聞部主任、戲劇評論家徐健:

  《香山之夜》從香山雙清別墅切入,以詩的結構、詩的蘊含、詩的氣象回溯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追求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最終建立新中國的歷史,它的創作實踐不僅豐富了此類題材的講述方式、呈現樣態,同時也為當下同類題材創作帶來了不少新的啟示。

  戲劇評論家楊道全:

  人物的高度決定了歷史的高度,對立的高度也決定了歷史的高度。《香山之夜》選取了一個高位,為展現黨的歷史提供了富於領袖個性色彩和思想論戰特質的戲劇衝突場景,高屋建瓴的主題把握濃縮出中國共産黨的勝利歷程。《香山之夜》結構工整,主題鮮明,演繹流暢,黨史脈絡清晰,領袖情懷真切。這一夜,兩位歷史人物的所思所想,不僅刻寫出歷史人物的形象魅力,更涵蓋了中國歷史命運的思索和走向。

  (北京日報記者 李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