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gui)原是古代貴族的食器或祭器,後來漸漸流傳到民間。古代的九大簋,有鮑、參、翅、肚、菰、飛(飛鳥)、潛(海鮮)、動(動物)及植九種材料,烹調方法則按廚師自由發揮,彰顯當時大富人家的身份與地位。

 

九大簋本無固定菜譜,在客家人手上更是演變出不同的版本。既有靠山吃山的「屏山九缽」,也有沿海客家人開創出加入海味的「海鮮九大簋」。共同的特點是氣勢撼人,豐盛盡興。

 

 

九大簋是昔日富貴人家喜慶筵席,以九道佳肴奉客,表示隆重,取其「長長久久」之意,被喻為「富貴版」盆菜。自古以來,和客家人有密切關係。據説,它是客家人傳統的元宵食品,以大碗盛載九味菜式,並稱為「九子碟」。

 

 

今日的九大簋菜式雖略加改變,但菜式數量終歸不變,也保留著客家「肥、鹹、香」的獨有風味。

 

九大簋是圍村過年的傳統菜式,放滿整張枱面,寓意盤滿缽滿。

 

 

來到元朗新田文氏,在路口走上彎彎曲曲的小路,沿著地板小階磚的指示才找到祠堂。「明德堂」,兩層高的建築物,灰色樸實,平日帶點寧靜的莊嚴。每逢村內喜事,如婚宴嫁娶、點燈添丁等,村民便會在這裡舉行宴席請客,表現著村民的好客之道。

 

這天正是新年前夕,二十圍紅紅的圓桌,好友共聚。炮竹一聲響,小朋友舞獅助興,熱熱鬧鬧,便開始這次的九大簋宴。

 

 

文村夜宴吃的是九缽,九缽即圍村的九大簋,由屏山傳統盆菜負責人鄧聯興操刀。

 

他是屏山圍村第二十六代傳人,鄧氏是新界原居民,其家族本是客家人,自北宋時代移居香港。他説,九缽沒有特別的菜譜,內容因人而異,「從前過年時每家每戶會自己做飯,用柴火開爐灶煮,大多數會吃九大簋,較富裕的會有蝦有肉,簡簡單單也可吃豬皮、魚蛋、蘿蔔等等。另外,以前婚慶會擺三天流水宴,頭尾兩日自己人吃多,簡簡單單,便以吃盆菜為主,中間一日因為外賓較多,要夠體面,便會正式煮九大簋。」

 

九缽中沒有明確的上菜次序,一般會先上用鐵盆盛載的鴨湯,以原只鴨加陳皮燉足六小時以上,一朝早便開始煲制,清甜中帶陳皮的甘香,再上其它菜式。

 

頭盤為菠蘿子姜,用新鮮貨腌制,味道和諧,更加帶出鴨肉鮮味。宴席不可缺少的雞和鴨,分別以黃酒煮及芋頭煮。黃酒雞是客家地道菜式,傳統上用糯米、酒曲釀造「客家黃老酒」,待婦女補身用,後來才運用到菜式上。

 

 

放置眾多菜式中間的小盆菜,內有五花腩、枝竹、豬皮、土魷魚、白蘿蔔等等,先吃麵層那肥瘦相間的豬肉,用的是豬前胛肉,每次一炒便是六十斤,吃到最後,燜豬肉的肉汁會流到底部的各種材料中,更入味。

 

「客家人的九大簋,沒有特定菜式,通常就地取材,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香港有部份圍村人是客家人,他們靠山而住,所以九大簋以肉類為主,而沿海客家人則另辟蹊徑,在海裏捉到甚麼便用來做九大簋,所以會較多海鮮類,但兩者都不少得豬肉,以前農村每逢新年前會有劏豬的習俗,部份會用來做臘肉,多了便分給同村村民,是很傳統的習俗。

 

客家人一般只會在祭祖及辦喪事時才會食盆菜,新年期間則以九大簋宴客,盆菜大廚漢哥説:「小時候,在村裏一煮便要動員全村長輩,在柴火灶房分開每個大鑊煮不同食物,在和堂(曬穀物的地方)擺上數圍,熱熱鬧鬧,好大陣仗。」

 

 

九大簋的菜式必備的燜豬肉,花的工夫特別多,要用豬踭位,貪脂肪分佈平均,肥而不膩,將肉加上豆豉、果皮、薑絲等同放于缽中,燜足兩日才大功告成。

 

 

炒粉絲,本身為下價的粉絲,用吊桶幹、蝦幹、洋蔥、紅蘿蔔絲、葫蘆瓜絲、炸魚片和冬菇來炒,材料豐厚,因粉絲比魚翅長得多,寓意長壽,是客家人「九大簋」內例有之菜。

 

 

至於魚鰾湯,魚鰾即魚卜,以粗鹽腌味,附上湯汁。昔日客家人會加工成海味留待喜慶節日拿來款客,以雞上湯燜,鹹香的魚鰾如海綿一樣,吸收湯汁變得飽滿。對樸實的客家人來説,地位好比鮑參翅肚。九大簋亦不乏手工菜式,一般客家菜會設有豬網油蠔豉,但漢哥的餡料版本則用大地魚、幹蔥、豬肉及馬蹄,蒸至半透明,油香四溢。

 

 

(選自“客家新故事”微信公眾號《客家九大簋》)

傳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