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谷上有扶桑,十曰所浴,在黑齒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曰居下枝,一曰居上枝。

 

——《山海經·海外東經》

 

 

 

本期要説的扶桑,並不是《山海經》裏“十日”的居所——神樹扶桑,而是關乎嚴歌苓小説《扶桑》女主人公名字由來的那朵扶桑花。

 

扶桑,錦葵科,錦葵目,木槿屬,別名佛桑、佛槿、照殿紅、大紅花、月月紅、赤槿、朱槿、日及、花上花、中國薔薇等,因為和木槿同屬所以頗有一些相似之處。原産中國,不僅是中國的名花,還是馬來西亞、巴拿馬、蘇丹和斐濟群島共和國的國花,夏威夷的州花。扶桑品種繁多,全球目前有3000種以上,以夏威夷最多。

 

朱紅色是扶桑最有代表性的花色,而它的“近親”木槿卻是沒有這一花色的,木槿最具代表性的花色是粉色。在中國這個歷來“尚紅”的國度,能開出接近正紅色花朵的扶桑花,自古一直有著眾多的粉絲和擁躉。雖然它的花型有大有小、單瓣重瓣皆有,只有很少的品種花型神似牡丹,但人們還是喜歡將其和花王相提並論,哪怕是在今天,假牡丹、吊蘭牡丹、朱槿牡丹、扶桑牡丹仍然是它在尋常百姓口中慣用的別名。

 

李時珍《本草綱目·木三》對其有這樣的描述:扶桑産南方,乃木槿別種。其枝柯柔弱,葉深綠,微澀如桑。其花有紅、黃、白三色,紅者尤貴,呼為朱槿。晉代嵇含《草木狀》雲:朱槿一名赤槿,一名日及,出高涼郡。花、莖、葉皆如桑。其葉光而濃。木高四、五尺,而枝葉婆娑。其花深紅色,五齣,大如蜀葵,重敷柔澤。有蕊一條,長于花葉,上綴金屑,日光所爍,疑若焰生。一叢之上,日開數百朵,朝開暮落。自二月始,至中冬乃歇。插枝即活。

 

《草木狀》中“花、莖、葉皆如桑”的描述有待商榷,“葉”如桑很符合實際情況,這也是其別名“桑葉牡丹”的由來,也是其與木槿的一個明顯不同之處,木槿的葉子和桑樹並不相像。而“花、莖”亦如桑就有些謬誤了,先不説“莖”,有點植物常識的人都知道,桑樹是無論如何也開不出“大如蜀葵”的花朵的,桑之花低調到會讓人們忽視它的存在,甚至會有桑葚也屬於“無華”之果的錯覺。扶桑花的外表熱情豪放,某些大花品種花瓣長度可達25釐米,但它卻有一個別致獨特的花心,嵇含對扶桑花蕊的描述卻是十分恰當的,花心是由很多小蕊連結起來,包在大蕊外面所形成,結構相當典型細緻,就如同熱情外表下的纖細之心。

 

扶桑以紅色“朱槿”的根、葉、莖、花皆入藥。其中根、葉、莖全年可採,夏秋花季採花,曬乾或鮮用。用於調經、腮腺炎或關節炎則酒炒應用。通常作湯劑或燉劑,外用則以鮮花或葉搗爛敷患部。《本草綱目》對扶桑的介紹不多,認為其味甘性平,無毒,主治功用方面載有“癰疽腮腫,取葉或花,同白芙蓉葉、牛旁葉、白蜜研膏敷之,即散。”

 

與扶桑或灌木、或喬木不同,石竹和鳳仙花是更為尋常可見的普通草本,但它們的很多細節尤其是藥用價值並不為人所知。

 

 

石竹花也是中國傳統名花之一,因其莖具節,膨大似竹,故名。原産中國東北、華北及長江流域,又稱為中國石竹、洛陽石竹、石菊、繡竹、香石竹,是石竹科、石竹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同屬植物300余種,其中有一種從歐洲引進的品種叫香石竹,又名麝香石竹,産自歐洲南部,就是我們平常所熟知的花語代表“母愛”的康乃馨,以黃色者較名貴,另有深紅色、紅色、粉紅、紫色、白色、復色等,花色艷麗,芳香濃郁,有單瓣、重瓣、大花、小花之分。香石竹除了供盆栽觀賞、切花以外,還可以用來提煉香精,是美國俄亥俄州和南卡羅來納州的州花。

 

石竹在中國栽培歷史悠久,唐代司空曙在其詩作《雲陽寺石竹花》寫道:

一自幽山別,相逢此寺中。

高低俱出葉,深淺不分叢。

野蝶難爭白,庭榴暗讓紅。

誰憐芳最久,春露到秋風。

 

在詩人眼中,曼妙靈動的白蝶兒和火熱妖嬈的石榴花,都不及石竹花惹人憐愛。無獨有偶,宋代王安石也愛慕石竹之美,憐惜它不被人們所賞識,曾寫下《石竹花二首》:

春歸幽谷始成叢,地面芬敷淺淺紅。

車馬不臨誰見賞,可憐亦解度春風。

 

石竹可以全草或根入藥。全草含皂苷、揮髮油,具清熱利尿、活血、通經等功效。可用於治療尿道炎、膀胱炎、腎炎、高血壓、關節不利和毒蛇咬傷、瘡癤癰腫等病症。單味煎湯外洗能治濕疹瘙癢。《本草備要》説:“降心火,利小腸,逐膀胱邪熱,為治淋要藥。”

 

 

鳳仙花,又名指甲花、小桃紅、急性子,屬鳳仙花科一年生草本花卉。原産中國,印度和馬來群島,其花形似一隻頭、足、尾、翅都上翹的“鳳凰”,故名鳳仙花。全世界約有鳳仙花屬植物900種,中國有200多種。鳳仙花的花期也很長久,從每年6月一直開到深秋,花瓣有單瓣和重瓣之分,花色繁多,有紫、紅、粉紅、玫瑰紅、白等,也有一朵花有好幾種顏色的復色花。我國民間,自古以來就用鳳仙花花瓣染指甲,故“指甲花”是其更通用的名字。而在美國,鳳仙花有個十分風趣的英文名字,叫“Touchmenot”。(意為“不要碰我”)的確,成熟的鳳仙花果實因內有天生的彈射機構,只要輕輕一碰,果實會馬上“炸”開,能把種子彈出很遠。

 

鳳仙花也是全草入藥。祛風,活血,消腫,止痛。治關節風濕痛,跌打損傷,咽中骨鯁,瘰疬癰疽,蛇咬傷,療瘡。內服煎湯,外用搗敷或煎水熏洗。種子微苦性溫,有小毒。其花味甘滑,性溫無毒。根、葉味苦、甘、辛,有小毒。乾燥莖為“透骨草”藥材之一種,夏、秋采收。古人汪連仕(生平不詳)所撰《採藥書》載:“鳳仙白花者亦名透骨白,追風散氣;紅花者名透骨紅,破血墮胎。”

 

其實,所謂草藥,不僅能給人續命健體療傷,更重要的是可以治愈心病,陶冶心靈,不管是它們的花,它們的葉,還是它們的姿態與芬芳。

傳承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