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誦讀古詩詞 語感的背後是情感

2017-02-24 08:09:23|來源:新民晚報|編輯:陸晟琦 |責編:劉徵宇

  記憶力在人生的起步期,有一個黃金階段。兒童文學作家、語文教育學家張成新昨天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五六歲到十二三歲的年紀,是人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階段,錯過這個階段就是人一輩子的損失。”

  中央電視臺詩詞大會引發的“古詩詞熱潮”餘熱未消之際,長寧實驗小學昨天舉辦了一次別開生面的“書香閱讀”活動——全校師生一起參與的詩詞背誦大賽。990新聞播音員王濤在面對全校師生的講座上將“背誦”的重要性提到了首要位置。

  語感的背後是情感

  “小學裏是背誦的黃金年齡,記憶力比較強,多記誦,多背一點,對於初高中的學習很有幫助。”長寧實驗小學副校長、語文教學帶頭人沈健在賽場外告訴晚報記者,在她自己的教學經歷中發現,學生們都能夠跟上要求背誦的節奏,背過的古詩他們也都能記住,且背誦過的詩句還能夠運用得比較合理。

  這裡所謂的背誦,顯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死記硬背”,“孩子通過背誦,記憶的印痕留在了腦海中,背多了,自然也就理解領會了。”張成新在多年的兒童語文教育中悟出的就是:“讀古詩詞是培養語感的最佳手段。講解古詩詞後,孩子的背誦非常簡單,情感也就涌現出來了。”語感跟著情感而來。

  學生的背誦需選擇

  針對小學生背誦的詩歌當然應該有選擇性,沈健認為,要求小朋友背的詩歌都是琅琅上口的,不是太難的古詩詞,而不必過多解釋其中的意思,“古詩詞的意思,學生們都能夠通過朗讀基本理解讀懂,這樣慢慢品味到古詩詞當中的魅力。”而張成新給學生們挑選的詩歌都很強調故事性,一讀馬上就能理解的,比如十六字令“山,快馬加鞭未下鞍。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長寧實驗小學校長潘宗娟在大賽結束後表示:武亦姝的獲獎是個案,“傳統文化的熏陶從一年級小朋友開始已不算早,古人五六歲就開蒙了。”即,種下一顆種子,耐心等待,也許將來的某一天種子就會在孩子心中萌芽。

  馬上評 讓傳統文化生根發芽

  從一年級到五年級,小學生們在古詩詞面前表現出的活力與熱情令人驚訝,從他們生動的神情和抑揚有致的語調背誦中,透出他們能夠理解這些詩詞中古人寄予的情感。

  這些詩詞帶來的魅力,經過反復誦讀,讓兒童加深了對文字內涵的理解。古時的私塾中,孩子們的啟蒙首先便是誦讀,在背誦中慢慢理解,在人生起始的階段打下的印記,是最深的印記,並終身相隨。傳統的古詩詞,用傳統的方法來學習,才能讓傳統文化生根發芽,發揚光大。

分享到: